夏季游泳时应该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游泳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对身体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8

1、游泳应注意水温

在户外游泳时,虽然长时间在水里浸泡身体不会觉得热,但头部在水面上连续几个小时受到太阳的暴晒,其温度有时能增高到39℃以上。

再加上游泳者体力消耗使排汗不畅,这样不仅达不到消暑作用,反而容易引发中暑,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动作不协调,严重者则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日射病表现。

2、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室内泳池所使用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大都采用氯消毒,人们游泳时,直接与氯接触,这种物质会从水中挥发并直接被皮肤吸收。

短时间少量氯的吸入对人体无大影响,但长时间泡在水中,氯元素过多对人体健康没有好处。

同时,室内泳池游人繁杂,难免会将皮肤排泄物、脱落的毛发、鼻涕,甚至尿液及泳衣染料等带入水中,受污染的水可导致眼、鼻、耳、喉、皮肤、胃肠道、生殖系统等疾病。

3、体力劳动后不宜立即游泳

因为人在体力劳作过程中机体能量消耗多,全身新陈代谢旺盛,血液流动加速,体内产热量大增,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扩张,汗毛孔也张开,出现大量排汗,以利体热及时散发。

如果劳动后立即入水游泳,皮肤受到冷水刺激,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和汗毛孔关闭会影响体热的正常散发。

当劳动结束时,虽然肌肉紧张和心率有所缓解,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要是此时马上入水游泳,就会继续促使肌肉活动和心跳速度加快,导致肌肉、心脏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不仅容易引发腿抽筋,还会给肌肉和心脏带来一定的伤害。

扩展资料:

游泳前的准备:

一、了解不适合游泳的时间:

1、饭后。饭后不宜立即游泳。因入水后胃部受到水的压力及冷刺激,容易引起痉挛、腹痛。一般饭后40分钟方可游泳。

2、酒后。喝酒以后也不要马上游泳。因为酒精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此时身体机能低下。游泳易发生意外。

二、游泳前务必做准备活动

游泳入水前的准备活动是极为重要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功能,使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加快。

准备活动还可以提高运动系统的工作能力,使肌肉弹性及力量增加,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这对于防止游泳运动创伤有很大的作用,还可以避免入水后发生身体不适应的情况。

准备活动的内容及运动量要根据游泳姿势的不同而选择,基本原则是把参与活动的所有肌肉、关节充分活动开,活动量不宜太大。

入水前还需要用冷水擦身,以使人体适应冷水的刺激。

三、水中抽筋的处理

游泳时经常会发生抽筋现象,大部分是由于肌肉疲劳、过度紧张、水冷或动作不协调引起的。最易发生抽筋的部位是小腿和大腿,其他如手指、脚趾也常常会发生抽筋现象。

一旦发生抽筋现象。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千万不要惊惶失措,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体。对抽筋的部位进行按摩,同时要注意保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游泳小贴士:游泳前务必做准备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夏季游泳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8-10
1,首先是否成年,未成年则需要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游泳。已成年,如果不是在正规的游泳馆游泳,请不要一个人前去,如遇危险无人施救!
2,是否到正规游泳馆游泳,请不要去不知深浅与水流湍急的水域游泳,如果着遇到暗流和漩涡就会发生危险!
3,如在室外,不要在正午,或者阳光自晒的水域游泳,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对皮肤对身体都有很大的伤害!
4,要确保充分做好热身后再下水,有效避免下水后发生抽筋等意外。
5,不可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6,不可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7,如是女生不可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8,如是老人、小孩,请戴上救生圈或其他漂浮工具。
9,不可游的时间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第3个回答  2016-07-29
1.防止被晒伤,2.身材太好回头率太高。3.游泳后一个小时内一定要注意呼吸是否通畅,前一段新闻还报道了呢,一个孩子游泳后一个小时呼吸不上来去世。4.别走光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8-01
游泳前空腹,做准备运动,游泳时要喝水的话最好不要喝冷水,游泳场所应选在有人看管的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