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08-20
大学生就业难,我认为主要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虽然经济发展状况依然保持良好,但并不能提供太多的就业岗位,大概4、5年前我听过一个讲座,主讲老师谈到,如果要使全国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那么我国经济增长速率起码要维持在百分之十五左右;第二,由于大学扩招使得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攀升使得大学生整体质量下降,且往届未就业的大学生会与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争抢为数不多的就业岗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第三,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专科、本科毕业以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竞争,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第四,当代大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以专科、本科的学历并没有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社会经验更是不足)就迫不及待的走向社会,往往自视甚高,要求过高待遇,使得用人企业无法接受,且到了工作岗位不能静下心来积淀、钻研,跳槽现象频繁发生。
第2个回答 2020-08-20
202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874万,但这并非需要就业大学生的准确规模。教育部已安排研究生扩招18.9万、专升本扩招32.2万,预计2020年研究生入学规模将达111.4万,专升本人数约64万。根据历史数据预测,今年将有44万大学生出国深造,并有50万留学生归国就业。考虑到升学、出国以及留学生归国因素,共有705万2020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根据最新政策和招录计划,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大学生入伍等公共岗位可吸纳90万人就业。同时,智联招聘近期的问卷调查表明,有2.8%的大学毕业生(约24万)希望创业。综上,今年约有590万大学生要在市场化机构就业。
大学生就业市场整体供需增速的差距较为明显。过去一年(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智联平台上针对应届大学生发布的岗位数同比下降7.1%,而投递简历的大学生同比上升35.2%。新冠疫情暴发后的2月~6月,智联平台新发布大学生岗位数同比下降15.5%,而在智联平台投递简历的应届大学生同比上升62.7%,供需对比更加明显。虽然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控制,新增大学生岗位需求数在3月~5月的同比降幅收窄,但岗位需求增速仍然明显低于因“考研失败效应”而提高的大学生求职者增速,供需增速的差距从2月份开始急剧扩大,直到近两个月才有所收窄。
第3个回答 2020-08-20
学历要求与学历结构错配。相比于秋招和春招,当前是企业校园招聘的淡季,6月份的有效岗位需求以中低端学历为主,大专(31.9%)和“学历不限”(32.0%)的岗位比重接近三分之二。相应地,目前就业市场上明确提出至少需要大学本科学历的岗位需求比重为34.6%,这一比重远远低于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中的比重(65.6%);而明确提出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岗位比重为1.4%,也明显低于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中的比重(8.1%)。由于岗位的学历要求和职业薪酬挂钩,当前大多数就业岗位对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增加了高学历者的就业难度。
能力要求与专业背景错配。从6月份在线岗位的专业需求来看,企业最需要理工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其岗位比重达43.1%。但从仍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专业结构看,理工科毕业生比重只有38.7%。尤其是土木工程与建筑类专业,企业岗位需求比重高达9.6%,比6月份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比重(2.4%)高7.2个百分点。与之相对,企业对经管类专业岗位需求比重(33.8%)比经管类毕业生的比重(36.5%)低了2.7个百分点。其中,财务与会计专业的岗位需求比重(2.7%)比大学生求职者比重(12.1%)低9.4个百分点。6月份仍在求职的教育类专业大学毕业生比重为3.2%,比企业岗位需求比重(1.3%)低近2个百分点,在疫情对市场化教育机构冲击较大的背景下,公共教育机构吸纳教育类毕业生显得尤为必要。此外,文史哲法、医学、艺术、农学专业的供需比重大致相当。
第4个回答 2020-08-20
其实大学生和职场脱节的部分就是工作经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过特别多的案例,都说明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经过培训之后就可以上岗,也就是工作基本需要必备的技能,然后就是需要在工作中慢慢磨合的能力,比如人际交往关系,还有团队运营的能力,或者是其他的市场业务能力等等。
若是你自己用心来看的话,就会知道我们的外部环境不是很好,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出口受阻。我们国内的建设因为房产的调整加码导致中国的基建放缓,导致我们国内的经济增速下降。若是注意的话,注意到的是很多企业进行了裁员。若是看到这些的话,即将毕业的你,会不会有很多薪酬方面的要求呢?
遇到这样的环境,只能降低要求,只要有工作就好,至于是不是自己的兴趣不重要,只要能让自己暂时在这个城市里生存就好,其他的,暂时不考虑!
第5个回答 2020-08-20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学入学门槛低,造成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而社会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已趋饱和;二是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真学习,整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能力素质与工作不适应;三是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不准,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四是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生产力发展,对知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毕业几年后就面临知识结构老化的危机,如不及时更新,原来所学专业就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造成越来越多专业不对口。因此,要积极做好创业准备,没有岗位就自己创造岗位,这也是近年来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