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

如题所述

通货紧缩(deflation)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

扩展资料

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2012年7月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中国经济将进入通货紧缩。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供过于求还是供小于求?

比如某个地区每天生产10个烧饼,有人口10人,每天每人有1元钱花销,这样每人每天花1块钱吃1个烧饼,但如果生产量达到20个,于是为了吸引这10个人再买1个吃,烧饼铺老板只有降价,5毛钱一个烧饼,原来1元钱只能买1个烧饼,现在可以买2个,纸币升值了,称为通货紧缩。

你可能问,老板可以不降价啊。但是,如果不降价,老板的资金没法回笼,烧饼铺要倒闭的。

相反,供小于求,东西少了,商品就会涨价。

比如某个地区每天生产10个烧饼,有人口10人,每天每人有1元钱花销,这样每人每天花1块钱吃1个烧饼,但如果生产量只能达到5个,于是为了不让另外5元钱无东西可买,烧饼铺老板只有涨价,2元钱1个烧饼,原来1元钱可买1个烧饼,现在只可以买半个,手上的纸币贬值了,称为通货膨胀。

供过于求时,生产者积极性降低,就会减少生产,直到供求平衡;供小于求时,生产者积极性提高,就会扩大生产,直到供求平衡。

以上是经典模型。但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状况越复杂,影响通货走向的因素除了供求关系,还有其他很多,所以,会出现供过于求,反而通货膨胀的“反规律”情况出现。

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通货膨胀是供小于求。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求远大于供)。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

而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

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扩展资料:

一、以通货膨胀的剧烈程度分类

1、低通货膨胀

低通货膨胀(Low Inflation)的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可以将其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的通货膨胀。此时的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

2、急剧通货膨胀

当总价格水平(a stander of price level)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即产生了这种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3、恶性通货膨胀

最恶性的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在增长,其灾难性的影响使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

二、以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分类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其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1、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

2、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

3、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货膨胀

西方学者对通货紧缩一般都直接定义为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它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即从本质上看,它是一个货币现象,又是一个经济问题,是经济问题在货币上的表现。由于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使商品与货币流通中出现了较多的商品追逐较少的货币,导致市场上大部分商品都供过于求,商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即谓通货紧缩。这种现象往往与经济萧条或经济衰退相联系,因而通货紧缩也被理解为经济衰退之前与贯串于整个经济衰退过程中的一个经济现象。

衡量通货紧缩的经济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价格指数,一般以对居民生活影响最大的最终消费品价格指数来衡量,在美国与日本,比较注重消费批发物价指数,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比较注重消费零售物价指数。二是货币指标,根据各国货币政策侧重点的不同,有些是货币供应量指标,有些是利率指标。三是经济增长率指标,一般都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代表。通常以最直观的价格指标来判断是否出现通货紧缩,同时通过对货币指标与经济增长率指标的分析,对通货紧缩现象作出评价。

由于在定量问题上的不同理解,有些人认为价格指数上涨率或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下降,即为通货紧缩;有些人则认为价格指数上涨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甚至是负值时,才能确认出现了通货紧缩。实际上,前一个观点是从相对的角度来理解,即把通货紧缩看作是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后一个观点是从绝对的角度来理解,即通货紧缩是在一个特定数值内的经济现象。这两种观点可以统一起来的,即把这两种通货紧缩看作是不同阶段上与不同程度上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一个中性概念,它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应根据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来加以评价。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理由是,通货膨胀概念的定义必须体现因与果关系的有机统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在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在物价上涨,没有物价上涨的货币供给过多不属于通货膨胀,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属于通货膨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