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真的无能吗

如题所述

1. 他懂得“亲贤臣,远小人。 阿斗贵为一国之君,政治上无远见,也确实不怎么懂治国安邦,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正所谓:不能为者,何为之?他索性将江山社稷交给对蜀国忠贞不二,且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去治理。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能遵照诸葛亮说的:“亲贤臣,远小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2他知人明用。刘备在遗嘱里曾交代诸葛亮一定要好好辅佐刘禅,实际上是把一切大权交给了诸葛亮。刘禅为君,他如果想执掌朝政,独揽大权,他完全可以找一个借口杀掉诸葛亮,或把他革职查办。但他没有,因为他知道治理蜀国非诸葛亮不行,所以他也算是知人明用 3.他也忧国忧民。 虽然有人抨击他不思国家安危,不关心百姓疾苦,我看未必。当年司马懿向魏帝献策,统帅五路大军联合攻蜀,刘禅也是 茶饭不思,心急如焚,步行到相国府想诸葛亮讨教退兵之策。 所以他其实也忧国忧民。 4.至于他的”乐不思蜀”,我想有他的道理。设想一下 ,如果刘禅一心 要图谋复国大业 ,恐怕他早就被老奸巨猾的司马昭发现。而那时候诸葛亮已经病我认为可从4个方面进行辩解。 1. 他懂得“亲贤臣,远小人。 阿斗贵为一国之君,政治上无远见,也确实不怎么懂治国安邦,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正所谓:不能为者,何为之?他索性将江山社稷交给对蜀国忠贞不二,且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去治理。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能遵照诸葛亮说的:“亲贤臣,远小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2他知人明用。刘备在遗嘱里曾交代诸葛亮一定要好好辅佐刘禅,实际上是把一切大权交给了诸葛亮。刘禅为君,他如果想执掌朝政,独揽大权,他完全可以找一个借口杀掉诸葛亮,或把他革职查办。但他没有,因为他知道治理蜀国非诸葛亮不行,所以他也算是知人明用 3.他也忧国忧民。 虽然有人抨击他不思国家安危,不关心百姓疾苦,我看未必。当年司马懿向魏帝献策,统帅五路大军联合攻蜀,刘禅也是 茶饭不思,心急如焚,步行到相国府想诸葛亮讨教退兵之策。 所以他其实也忧国忧民。 4.至于他的”乐不思蜀”,我想有他的道理。设想一下 ,如果刘禅一心 要图谋复国大业 ,恐怕他早就被老奸巨猾的司马昭发现。而那时候诸葛亮已经病逝于五丈原,朝中那班久经沙场的老将 一寥寥无几,剩下的只不过是一些残兵弱将 ,哪一意孤行的刘禅会招致魏国统治者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式的血腥镇压,那 人民的生活将会是雪上加霜,更加困苦不堪。这正体现他的明理之处。 综上所述。所以,阿斗不是没有才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阿斗只是选择适合他自己的道路,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9
刘禅并不昏庸。如果面对司马昭的是你,你会如何对答?是说思念故国么!显然不可以!卧榻旁岂容他人酣睡,精明如司马昭,若是答出思念故国来,恐怕就要惹来杀身之祸了。后来投降宋朝的李后主写了那首流传千古的《虞美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迎来了宋太宗的牵机药(一种毒药,主要成分是中药马钱子,服用后人不会马上死去,而是从头部开始抽搐,最后与足部拘搂相接而死,状似牵机,因而得名。此药因为毒死了南唐后主李煜开始声名大噪),一命呜呼。两相比较可见刘禅的高明之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禅从公元211年前后入蜀,到公元263年开城投降,他在蜀地生活的时间超过了半个世纪,换言之刘禅一生六十五个春秋(207 — 271)绝大部分都是在蜀地度过的。即使刘禅再薄情寡义,对蜀地也总会生出些感情的。所以能如此自然的在司马昭面前演出这么一出小戏着实是用心良苦。中国人,尤其是古代中国人传宗接代的思想浓重,刘禅这么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刘姓一脉,使之延绵,日后若得了机会刘家还可东山再起。忍耐并不代表无能。所以权且可以将刘禅的这种做法称为“保留革命火种”嘛!如果刘禅为了一时意气,非要说“我思念故国,我要复兴大汉”。就当时的实力对比而言无异于蚍蜉撼树、自取灭亡.
至于蜀汉的灭亡也不必全部归咎于刘禅。窃以为蜀汉之亡诸葛亮要负很大的责任。首先,诸葛亮及其继任者姜维为了完成当初对刘备“兴复汉室”的承诺,一次又一次的北征耗费了大量民力物力,使原本就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蜀汉民怨沸腾。其次,诸葛亮在蜀汉采取严苛的法制,再压制各种矛盾的同时也激化了矛盾。第三,诸葛亮在处理新旧贵族的问题上,严重地侵犯了蜀地旧贵族的利益,蜀地旧贵族对于蜀汉新权贵必定恨之入骨。而蜀汉政权的先天不足也是一处致命伤。问题往往是从内部爆发出来的,“祸起萧墙”最难处置。刘禅投降曹魏也不是没有好处。投降曹魏而不是做困兽之斗可以令疲敝的蜀汉百姓少受一次战祸,为君者当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良善之心!坚持对抗曹魏固然可以博得后人的敬仰,可是历史的大势是合,不是分,顺应大势有何不可!以水云拙见,坚持对抗的结果也必然是蜀汉战败,因为蜀汉朝廷的离心离德已经是昭昭于日月了,何必自欺欺人地做出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样子来呢。即使国君刘禅夺得了英勇不屈的名声,于百姓何益!所以说刘禅的开城投降是以一己之辱换万户之安,博爱得很,这才算尽了些为君之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刘禅一个所谓的昏君做到了,那么那些所谓的明君呢!?
当然,水云并不认为投降是光荣的。识时务者为俊杰,统一是大势,站在天下大势和百姓的立场上,刘禅的投降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最后再加上几句。刘备归天,诸葛亮总揽朝政,刘禅只好做个挂名皇帝,其中的委屈想必不少,刘禅可以隐忍,在这期间未与诸葛氏发生什么大冲突,倒是不容易。诸葛亮病卒,刘禅全面接管蜀汉最高权力,上任之初进行了一系列颇为精彩的政治动作(为避免再次出现丞相专权的局面,刘禅废除丞相,设置了权力交叉制衡、各有侧重的两权臣蒋琬、费祎[音“一”]共同理政的格局),也可以说明些问题。
刘禅并不是很昏庸,最起码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一无是处。罗氏的《三国》让刘禅“沉冤”数百年,水云无力为其昭雪什么,只是希望让一切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而已。
蜀国灭亡实乃大势所趋,即使是君王也难力挽狂澜
第2个回答  2013-11-09
诸葛掌权,纵使有能,也无用武之地。
第3个回答  2018-09-10
那要看你问的是哪个阿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