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体现了唐太宗开明,开放的政策,对促进民族融合,和唐朝强大都有积极意义

扩展资料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9

意思:自古以来,世人都以中华的礼仪与习俗示为高尚与尊贵,而轻贱胡人那种混乱的伦理制度与习俗,而朕(我)却不分汉胡两者的区别视为同等,所以胡人皆视朕(我)如父母一样尊敬。

原句——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其中:"中华"指的是中原的汉族。"夷狄"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性的称呼。以汉族为中心其地为中华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各以方位称: 东为夷, 西为戎,南为蛮, 北为狄。

反映了唐太宗没有“华夷之辨”的思想,对蛮夷放松了警惕。唐朝很多皇帝都象唐太宗一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蛮夷控制了东方藩镇大权。最终引起了“安史之乱”。断送了唐朝的前程。把强大繁荣和平的唐朝变为衰弱萧条年年战争的唐朝。唐朝的后150年和五代的50多年里,年年打仗,民不聊生。

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扩展资料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参考资料:李世民 (唐太宗)-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09

意思:自古以来,世人都以中华的礼仪与习俗示为高尚与尊贵,而轻贱胡人那种混乱的伦理制度与习俗,而朕(我)却不分汉胡两者的区别视为同等,所以胡人皆视朕(我)如父母一样尊敬。

原句——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其中:"中华"指的是中原的汉族。"夷狄"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性的称呼。以汉族为中心其地为中华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各以方位称: 东为夷, 西为戎,南为蛮, 北为狄。

反映了唐太宗没有“华夷之辨”的思想,对蛮夷放松了警惕。唐朝很多皇帝都象唐太宗一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蛮夷控制了东方藩镇大权。最终引起了“安史之乱”。断送了唐朝的前程。把强大繁荣和平的唐朝变为衰弱萧条年年战争的唐朝。唐朝的后150年和五代的50多年里,年年打仗,民不聊生。

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1-06

1、释义:自古以来,世人都将中华的礼仪与习俗视为高尚与尊贵,低贱的胡人伦理制度与习俗十分混乱,而朕却不分汉胡两者的区别将二者视为同等,所以胡人皆视朕如父母一样尊敬。

2、出处: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3、字词解释:①"中华"指的是中原的汉族。"夷狄"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性的称呼。

以汉族为中心其地为中华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各以方位称: 东为夷, 西为戎,南为蛮, 北为狄。

②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扩展资料

唐太宗:不借才于异代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右仆射封德彝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

意思是,治理天下政务繁重,你不举荐人才,我把任务交给谁呢?封德彝回奏道:“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辩解说不是自己不尽力,而是没有发现特别优秀的人才。

对于这种推卸责任的托辞,太宗十分生气,就对他说:“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意为,古人治理国家都是取当世之才,哪有到几百年前去借用人才的道理呢?你不尽力荐才已属失职,怎么能诬说我大唐天下没有人才呢?

一番话把封德彝批得无地自容。这里李世民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一世之才足够一世之用”,取当世之才而治天下。

太宗的观点恰恰反衬出有的朝代人才凋零的一个重要原因,即统治者目中无才或者是眼光太窄,不能广泛地发现人才。

参考资料人民网-唐太宗李世民“不借才于异代”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意思是:
唐太宗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只有我能对他们一视同仁!

其中:"中华"指的是中原的汉族."夷狄"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性的称呼.以汉族为中心 其地为中华 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各以方位称: 东为夷, 西为戎,南为蛮, 北为狄
反映了唐太宗没有“华夷之辨”的思想,对蛮夷放松了警惕。
唐朝很多皇帝都象唐太宗一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蛮夷控制了东方藩镇大权。
最终引起了“安史之乱”。断送了唐朝的前程。把强大繁荣和平的唐朝变为衰弱萧条年年战争的唐朝。唐朝的后150年和五代的50多年里,年年打仗,天天死人,民不聊生。
更令人痛惜的是:中国北方经过了200年从此称为经济文化的落后地区!中国的经济文化转移到战争比较少的长江流域来了。
这个教训要牢记
国自古以来就有大汉族主义情节,历代帝王都是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唐太宗李世民吸取了魏晋以来"五胡乱华”的失败经验,对少数民族实行剿而抚之的政策,包容一切,这可以在唐朝任用的官吏中看出,如突厥杰出将领阿史那斯摩等,李世民的那句话是不是出自他的本心不得而知,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太宗的一视同仁的态度。
另外,别忘了,太宗的母亲源自鲜卑独孤氏,老婆长孙皇后也是鲜卑大贵族,这点关系不可不提,当然,这点是后人认为的,千古一帝当然不止这一点觉悟的

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