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传 为什么传言会传,怎样制止

如题所述

本篇说明传言易错,常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妄听轻信,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不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而必须根据事理人情去进行慎重审察,分清其是非真伪。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表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这篇短小的议论,中心突出,论理有力,逻辑严密。文章为了论证“传言不可以不察”这个中心论点,首先说明传言易错,很有“察”的必要;然后泛举史实,说明“闻而审”的好处,“闻而不审”的危害,从正反两面对比阐述了“察”的重要意义;接着连举三个具体实例,承前说明传言易错,“闻而不审”的害处,从而表明“闻言必熟论”“验之以理”,才能弄清是非真伪,进一步有力地论证了“传言不可以不察”的中心论点;最后在反复举例证明的基础上,从道理方面进行总结,提出根据事理人情来对传言进行慎重地审察,就能明辨是非,得其实情。文章中心十分突出,论证非常严密,逻辑性很强,颇有说服力。在论述的过程中,举用大量的史实事例为证,不仅使论点显明易解,道理深入浅出,而且论据凿凿,使论理雄辩有力,不容置疑。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传闻不可以不审察,否则就会犯下大错误。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例子,举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夫得言不可以不察”同时进一步的提出分论点来阐明该观点,提出“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等为主要的两个分论观点。第三部分通过对上述部分的论证总结观点,并且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文章大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察传》主要篇幅集中在论证的过程,因此第二部分为篇幅的主体,第二部分有两段,两段皆采用先例后论的方法,使用总分的结构,先提出分论点,再从不同侧面举例论证。两段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段采用的是正反举例论证,作者通过齐桓公、楚庄公的例子证明表达“审之也”的效果,选取吴王、智伯的例子从反面证实“不审也”的后果。第二段在提出分论点之后,采用先叙后议,先破后立的方式,结合论点举出三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例如拿“夔一足”来说事,孔子否定了夔只有一只脚的说法,而且哀公似乎也知道夔是人,还是乐正,但是不知从哪里听说夔只有一只脚,问孔子夔是不是只有一只脚。孔子最后引用舜对夔的评价,指出夔能调和乐律,“以平天下”,像夔这样的高人,有一个就足够了。孔子并没有从正面否定鲁哀公的观点而是通过引用其它观点,从反面否定哀公的看法,以理服人。如果说鲁哀公的例子是一个反例的话,那么宋君的事例就应该是正面的解说,世上所传奇闻怪事很多,但听到的任何传闻,都应该认真地考察一下,看它在道理上是否讲得通。要谨言慎听,不要盲从。第三个例子更进一步的肯定分论点的正确性,子夏不盲从于史书的记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实际考察、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肯定自己的正确性。由此得出结论,凡是听到的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
《察传》在最后一部分说: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强调思维及其语言表达有其确定性,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之一。由于名、辞多有同音、同形而异义,象形而辞不同等现象,一旦把多义词的不同意义混淆、错用,或者把具有歧义结构的言辞交付交际实践,或者把笔形相近的字词张冠李戴,就容易导致表达丧失确定性,从而造成彼此的误解,以至言语交际无法正常进行。然后,作者又给读者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察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作者并没有过多的强调个人的感受和看法,而仅是通过不断的举例解说,以理服人。文章结构清晰,语言质朴无华,似有“言有尽而意无限”的意蕴。
对于这篇文章内容,后人还从中总结了两句成语。“三豕涉河”《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涉河”比喻文字的讹误。另一个是“豕亥鱼鲁”(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认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可以算作《察传》对于后世成语扩展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