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传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1. 求《吕氏春秋·察传》原文及翻译

一、译文: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

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二、原文:春秋时期 吕不伟编订《吕氏春秋·察传》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扩展资料

《吕氏春秋·察传》介绍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 主张,后面也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和“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

2. 察传的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3. 求《吕氏春秋·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4. 察传的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5. 【察在古文中的意思例子最好是课本上的】

察 詧 chá %26lt;动%26gt; (形声。

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examine;look into;scrutinize;observe] 察,复审也。

——《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

——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明察,知晓 [observe;see clearly]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

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调查;考察 [investigate]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分辨 [distinguish] 观物弗之察矣。

——《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

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

——《新语·道基》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remend]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

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

——晋·李密《陈情表》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察 chá %26lt;形%26gt; 明显;精明 [apparent;evident;obvious]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clean;spotless]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察为明 cháchá-wéimíng [astute on petty things;be keen in trivial matters;take fault-finding for *** artness] 以苛察小事来显示精明 察访 cháfǎng [inquire;investigate;look into;go about to find out] 调查访问 察觉 chájué [detect;perceive;bee aware of] 发觉,看出来 我已觉察出小陈神色不对 察看 chákàn [observe;watch;look carefully]∶细看以求了解情况 察看地形 [place on probation within]∶犯错误而给予的处分。将犯错误者继续留职,以观其是否改正错误 开除公职,留厂察看 察纳 chánà [examine and accept] 审查采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 察言观色 cháyán-guānsè [check what one says against what he does;observe the words and gestures of *** .;watch a person's every mood]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其心意 察 chá ㄔㄚˊ 仔细看,调查研究:~看。~核。

观~。考~(a.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b.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和思考”)。

~觉。~访。

~勘。~探。

明~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郑码:WDRB,U:5BDF,GBK:B2EC笔画数:14,部首:宀,笔顺编号:44535445411234。

6. 翻译段文言文 《南史 姚察传》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吴国(汉朝时的诸侯国)太常卿(官职名)姚信的第九代玄孙。

他的父姚僧垣,是梁朝的太医正(医官名)。姚察很小就有灵性,六岁就能背诵经书一万多字。

不爱好游戏和豢养宠物,勤奋学习,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了。姚僧垣精通医术,在梁代很出名,内外两宫所获得的赏赐,都回来分给姚察和他的兄弟们,作为他们出外求学的资本。

姚察用这些财务积累图书,因此他的知识日益广博。姚察十三岁时,梁简文帝(萧纲)当时还是太子(东宫,太子代称),注重文学修养,就把姚察带到宣猷堂(宣猷堂,宣讲经典的殿堂)聆听(学官)讲经并参与辨论,被儒家学者们所称赞。

等到简文继承皇位的时候,更加优待他。起初做南海王(诸侯国)刘国的左常侍(官职名),兼任司文侍郎(官职名)。

后来又兼任尚书驾部郎(官职名)。遭遇梁朝亡国战乱,跟随父母亲回到乡下老家。

在战乱期间,勤奋读书学业依然没有荒废。梁元帝(萧绎)在荆州登基,封姚察为原乡县(今浙江湖州境内)县令。

后来辅助史官写作,撰写史书。太建(梁元帝年号)初期,提拔为宣明殿学士。

不久升为通直散骑常侍(官职名),政聘他作为使者出使北周(朝代,宇文觉所建)。祖籍江东德高望重的老人原先住在关内的,都非常仰慕他。

沛国人刘臻偷偷到姚察的使馆求解汉书不懂的地方十多处,姚察为他分析,都有经典史据可靠。刘臻对他的亲近们说:“(姚察)的弟子一定没有徒有虚名的。”

姚察自己在高官的位置,从来不结交外人。曾经有一个他的学生不敢给他送厚礼,送给他一段南方的布,一匹花色的布。

姚察对他说:“我身上穿的,最多是麻或蒲草做成的布,(你送的)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没有用。既然想表示尊重我,只要我不讨厌你就够了。”

那个学生又谦逊的请他(收下),姚察发怒把他赶出来,从此以后没有敢向他送礼的。陈代灭亡以后进入隋代,封姚察为秘书丞(官职名),另外主持编写梁、陈两个朝代的史书。

又任命他在朱华阁做长参(官职名)。隋文帝(杨坚)知道姚察日常缺乏蔬菜,特地单独把他召入内宫,赏赐给他水果蔬菜,指这他对大臣们说:“我听说姚察的学问品行当今没有人比得上的,我推翻陈朝只得到这么一个(有用的)人。”

仁寿(隋文帝年号)二年,朝廷下诏封姚察为员外散骑常侍(官职名)、晋王的伴读学士。隋炀帝即位以后,封他为太子内舍人(职位名)。

在改革衣着服饰,删减上朝礼节等问题上,参与商议并回答皇帝的询问。大业(隋炀帝年号)二年,在东都(洛阳)去世。

姚察非常孝顺,崇尚人道伦理,虚心谦逊,不因为自己的长处蔑视别人。专心致志的写书,头发白了也不感到厌倦。

他所编撰的《梁史》、《陈史》,虽然没有写完,隋朝开皇(隋炀帝年号)年间,隋文帝派中书舍人(官职名)虞世基索要没有完成的原本,继续完成。姚察临死的时候,告戒儿子姚思廉继续编写。

姚思廉在陈朝为衡阳王府法曹参军(官职名)、会稽王主簿(官职名)。

7. 关于“察传”的作文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这是《吕氏春秋》中《察传》篇中的一句话,之所以提起这句话是因为昨天是高考的第一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之间,网络对高考作文的传播,充分验证了这话的含义.6月7日的高考是全国瞩目的日子,而每年的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却又是瞩目之焦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自然更加关注作文的题目是什么?所以从上去十点,我就坐在电脑前搜索关于2012年高考作文的信息,搜索过程中就发现了,有借机用“2012高考作文题”来赚点击率的网站,这些人利用别人的关心高考的人群来达到赚取点击率的目的,其行为颇为令人不齿.过了一会,眼见各地的作文一一被贴出了,虽然简单,但大致不差.同事在手机上看微博,说辽宁的高考题是“怎样抢救海参”,第一反应肯定是有人接机炒作,绝不可信.因为这种题目根本不符合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认知程度,所以不再考虑之内,这是容易辨别的.接着等天津的作文,等到十一点左右,凤凰网站的教育频道上,抢先贴出了一个天津2012的高考题.天津——给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这个题目虽然简单,但远比“海参”靠谱一些,跟着各大网上都贴出来这一则,有的注明转自某某网站,有的干脆连来源都不注明.吃过饭后,发现,搜狐教育上的天津的作文题目变了 2012高考天津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一下子等来了两个天津作文的题目,哪一个对?来不及核对事实,把两个题目都抄下来,下午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抄在黑板上,都分析了一下,虽然是两个题目,但其中还是有共通之处的.所以,也不是很费力气.但有学生马上就说手机上有说某某报纸声称,自家早已破解了高考题目的基本主旨,我告诉学生,那也是一种炒作,即便是压中同样的材料,命题者的考察方向不同,那也是不同的题目,不能一概而论.下午,等到回家,通过中央台的新闻,终于确定了是后者.但时至我在电脑前打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依然有很多网站和同行在误传天津的2012年高考题.虽然我并不是求福之人,但当我想我们初闻某事之时,还是,等一等的好,毕竟察传最好的武器是时间.。

8. 求吕氏春秋 察传译文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