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劝人舍弃爱欲的经文有哪些?

比如“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这一句 
越多越好

去除贪爱最好的方法是修习不净观。
佛陀在南传巴利三藏《大念处经》中说到:
「再者,诸比丘,比丘思惟这个身体,从脚掌思惟上来及从头发思惟下去,这个身体由皮肤所包裹,并且充满许多不净之物:『在这个身体当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液、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液。』」

像经文所教导的这样,以正念观照身体中各种不净物的修行方法称为不净观。这种修行方法是外道所没有的,只在佛陀出现于世间时才有。这种观身不净的正念能带来下列的利益:
一、 大悚惧(mahasamvega);
二、 大瑜伽安稳(mahayogakkhema);
三、 大正念与正知(mahasatisampajabba);
四、 获得智见(banadassanapatilabha);
五、 当下的安乐住处(ditthadhammasukhavihara);
六、 现证智慧与解脱之果(vijjavimuttiphala- sacchikiriya):即证悟阿罗汉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07
每部经都有劝人舍弃爱欲。
第2个回答  2010-10-08
无量寿经:“爱欲荣华 不可常保 皆当别离 无可乐者”“实当念佛 截断狐疑 拔诸爱欲 杜众恶缘。”
第3个回答  2010-10-07
  《杂阿含经》节录
  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盘。
  佛告聚落主:“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爱欲为本,欲生、欲集、欲因、欲缘而生苦……。若有四爱,念无常变异者,则四忧苦生;若三、二,若一爱念无常变异者,则一忧苦生。聚落主!若都无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即说偈言:
  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
  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华不著水。
  众生随爱想,以爱想为住;
  以不知爱故,则为死方便……
  若知所爱者,不于彼生爱;
  彼此无所有,他人莫能说。
  爱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能为众生障、为盖、为胶、为守卫、为覆、为闭、为塞、为暗冥、为狗肠、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住来流驰,无不转时。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只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众生谁所生,云何常驰求?
  于生死轮转,何者为怖畏?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众生从爱生,心意驰不停;
  众生处生死,苦为大怖畏!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往昔已曾见,婆罗门涅盘;
  嫌怖久弃舍,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撰集百缘经》节录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能离恩爱者,永断无怖畏。

  《大庄严论经》节录
  色缚于凡夫,五阴悉羁系,
  生能缚于物,死缚亦复然;
  今身至后世,未始不系缚,
  轮回羁缚中,数数受生死。
  佛说聚会者,必当有离别。
  一切有为法,悉皆是无常,
  无常火炽然,烧灭于三有。
  爱我者极多,我爱亦不少,
  我今皆能舍,如此爱著等。
  生死黑暗处,轮回险阻中,
  亲亲更相恋,恶见于乖离;
  无常无悲愍,破坏使别离,
  恩爱无别离,不应求解脱。
  展转相亲爱,相恋转善厚,
  毕竟必别离,以是因缘故,
  智者求解脱,都无所遗恋。

  《无量寿经》节录
  复有众生,虽种善根,
  供养三宝,作大福田;
  取相分别,情执深重;
  求出轮回,终不能得。

  如众流归海,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如火焚草木,无有厌足时,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凡人为一法,受尘自污,迷惑忧愁,没无端际,吾见其不得无上吉祥之道

  《解忧经》节录
  尔时,世尊告苾刍言:“众生无数,轮回无边,如蚁循环,无有穷尽。众生贪爱,无明障闭,如陷泥中而不能出。过去有情,轮回住复,数不能知。苾刍!所有大地之土,都聚一处,和为泥丸,大小如豆,数彼众生无始劫来所生父、母、子、孙,每一人下一泥丸,如是泥丸下尽,父母、子孙数不能尽。苾刍!如是无边轮回众生,贪爱无明颠倒,陷爱欲泥中,生死轮回,不知其数。是故令汝,学断轮回。”

  但为贪欲闭在痴狱,没生死河,莫之能出

  爱别离苦,能为一切众苦根本。如说偈言:
  因爱生忧,因爱生怖,
  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爱因缘故,则生忧苦,以忧苦故,则令众生生于衰老。爱别离苦,所谓命终。

  三界轮回淫为本,人道住返爱为基。

  使人愚蔽者,受与欲也!

  夫为道者,如被干草,人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人系于妻予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浊水 以五彩投其中,致力搅之,众人共临水上,无能睹其影者。爱欲交错,心中浊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受欲垢尽,道可见矣!……

  人随情欲,求于华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月灯三昧经》节录
  贪爱淫欲甚鄙秽,能生苦恼丧天趣,
  习欲之人离多闻,名为损减智慧者。
  耽著爱欲为盲人,便能伤害于父母。
  亦复能害持戒者,是故应当弃舍

  《宝云经》节录
  (菩萨)如是增长宿世修集善业因缘,常作是念:“苦哉,世间!痛哉,世间!无安立哉,一切世间!久遭重病,痴暗无明。何以故?欲因缘故;是故,我今不当于如是等困厄世间,求受五欲。夫淫欲者,唯是妄想颠倒而已,于三苦中谬生乐想,是故如来处处经中,种种因缘,具说淫欲多诸过失,殊可患厌。所谓淫欲,如炙肉□肉 俱燋,如舐刀刃贪味伪舌,如毒蛇头具四种毒,如猪在厕臭秽不净,如彼痴狗而啮枯骨,其口出血,谓之为乐,亦如猕猴黏著瞝胶。”是故菩萨当生厌离,剃除须发,而被法服,于正法中如法出家,往无家地,而慕精进,未得令得,未证令证,未至令至。

  《圆觉经》节录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化生、湿生, 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使得开悟。

  ◎贪欲之人,无有厌足,求于欲境,忧苦艰难。得已守护,缠缚倍增,死堕地狱,受大剧苦。求静虑者,常于如是色欲怨家,不应相念,况亲近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