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不仅反映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还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素质教育提出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产生了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的三种不同观点。
  1、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含义是一致的,素质教育只不过是教育目的的同义语,提素质教育只不过是在搞文字游戏,没有实际意义。这一观点可称做“同义说”。
  2、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的含义完全不同,二者是排斥的,素质教育是对教育目的的否定。这一观点可称做“排斥说”。
  3、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既不是同义反复,也不是排斥或者并列,素质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我国的教育目的过于概括,很难操作,教育目的本身存在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学校的教育目的以及教育者心目中的教育目的等多种层次,其价值判断难以转化为事实判断,在贯彻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容易出现混乱和误解,因此非常有必要使教育目的具体化,而素质教育正是这种具体化的形式,这种观点可称为“具体化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4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学生学习了十几年,就应该能实际解决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高分低能提出来的。应试教育之后,有大批学生不会解决问题。所以素质教育有一项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说法,是针对应试教育问题提出。因此需要找出应试教育问题。素质教育说法已经提出几十年,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意义。为理清基本概念,教育专家谢英新梳理了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1、身体素质教育阶段;2、精神文明与行为素质教育阶段;3、心理素质教育阶段;4、能力素质教育阶段;
1、身体素质教育
我国在1979年、1985年先后两次进行全国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普查,普查结果是中小学生“豆芽菜”、“小四眼”现象严重,因此当时继续提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行广播体操,增加体育、劳动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胖墩”、“小黄帝”盛行。因此再次强调体育、劳动课程,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已经更新迭代十数次。这个阶段可以称作身体素质教育。
2、行为与精神文明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之后,无锡学校发现学生“大背头”、“喇叭裤”、“流行歌曲”、“奇装异服”等不良习气,提出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着装教育活动,得到国家认可。共青团中央对其做法做了综合加工工作。1981年2月,国家九大部委联合做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这一时期的素质教育,指的是“精神文明与行为”素质教育。
3、心理健康素质
我国人口众多,高考独木桥导致剧烈竞争,高考指挥棒作用一直饱受诟病。并且由于教学手段有80%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急于赶进度,知识讲解不透彻;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课堂教学、学习效率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厌学,因此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恶化。这个阶段的素质教育,可以定性为是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各家学校积极筹建学生心理咨询室,试图通过干预来缓解和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4、能力素质教育
2001年高考扩招,1999年高考招生人数108万,2001年高考招生275万,大学里多出167万学生没有老师教。因此在大学里品学兼优的学生紧急留校任教。这个时期,即使是单单教知识,也出了问题。高分低能现象及其严重。因此教育专家谢英新认为,在素质教育各阶段中,其中能力素质教育最为关键和重要。
2002年硫酸泼熊,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某某,小时候听说“笨狗熊”,长大了读生物学,书里写到狗熊的嗅觉很灵敏。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成立,刘某某先后三次去北京动物园,用掺有硫酸和火碱的饮料,倒在了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先后浇了5只熊。这名学生年仅21岁,已通过研究生考试。硫酸泼熊事件引发全国媒体轩然大波,各界人士议论纷纷,指责其“高分低能”。
应试教育导致高分低能,那么什么是能力呢?
“高分低能”的意思是考试分数高,但是能力低。在“硫酸泼熊”事件中,当事人的智力一点都不低,刘同学1980年生人,据传刘同学在中科院某研究所,是一个准科学家。所以“高分低能”中的“能力”不是指的“智力能力”,而是另有所指。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7版),能力的定义是某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能力的主观条件有知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客观条件有资料和工具。也就是说,能力需要具备五个要素,即知识、经验、技术、资料和工具。
应试教育只教了能力当中的一个条件:知识。学生缺乏经验、技术,资料和工具。能力有五个要素条件,学生缺了其中四个条件,所以高分低能是必然现象。
在硫酸泼熊事件中,当事人缺乏的是能力当中的“经验”经验条件,所以他有强烈的好奇心,想要试一试到底是“笨狗熊”还是“灵敏的狗熊”。
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预计,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只有25%的印度毕业生做得到这一点,中国的这个比例是10%。中国某大学的系主任说,“中国学生能够照猫画虎地解决一个问题,但一旦需要独创的思维和自己的发明创造时,我们就没辙了。我们正在非常努力地弥补这个不足,我们正努力让我们的理工科教育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
2012年百度知道与南都周刊合作发布百度知道全民问答“中国人的教育怎么了?”
在百度知道上有超过4200万个与教育相关的问题,为什么小学生不想上学?为什么初中生为情所困?为什么高中生质疑高考?为什么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毕业后没时间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又为社会贡献了什么?中国人的教育,怎么了?
其中有2064737人在问,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有813030人在问,为何毕业才发现,很多东西跟没学一样?
素质教育定义: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应试教育导致高分低能,素质教育的定义是: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同时具备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中美贸易战之后,我国在各行各业凸显人才不足现状。因此我国各个教育阶段,急需要补充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