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2、沙俄(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1858年5月中俄《瑗珲条约》。沙俄强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中国的6 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11月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强占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10月中俄《北京条约》条款签《勘分西北界约记》

扩展资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这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侵华战争。

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

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腾出手来镇压太平天国,勉强维持了其统治。《北京条约》刚一签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政府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2年1月,清政府对太平天国事件确立了“借师助剿”的方针,引用外国军队来帮助其镇压内乱。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的统治得以继续维持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国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中国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

但是,广大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他们在英法联军所到之处,奋起进行保卫祖国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鸦片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7

主要有两个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军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沙俄(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1858年5月中俄《瑗珲条约》。沙俄强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中国的6 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11月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强占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10月中俄《北京条约》条款签《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强占中国西部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1881年2月中俄《伊犁条约》。沙俄通过此约及1882年—1884年的5个勘界议定书侵占伊犁西面霍尔果斯河以西和北疆斋桑湖以东地区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