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者最主要的罪行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者最主要的罪行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者的主要罪行是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在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在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攻打进了北京城,清朝咸丰无奈之下逃往了承德。

九月十八日,英法联军攻陷了通州,到了二十一日,清朝军队和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开始了激战,但是由于清军统帅僧格等人的临阵脱逃,导致了清朝军队全军覆没。

十月十八日,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城以后开始在圆明园内抢夺财物以及焚烧圆明园,英法联军在抢夺玩圆明园里面的财务以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三天三夜,使得京郊皇家园林全部付之一炬。

并且由三百多名太监和宫女们葬身火海,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和中法《北京条约》以及《天津条约并且承诺割让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一共一百五十万公里领土,这场战争才得以平息。

扩展资料:

1860年,英法舰队卷土重来,猛烈的炮火摧毁了大沽炮台,陆军登陆后即攻陷天津。但住在皇宫女人堆里、已30岁的咸丰皇帝,信心却非常坚强。

看见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国书译文上,有自称朕的字样,不禁冷笑,在一旁批注说:夜郎自大。下令僧格林沁,要他对英法联军迎头痛击,把丑类全部歼灭。

然而,僧格林沁兵团没有力量支持咸丰的冷笑,不断败退,天津与北京间军事重镇杨村(失守,英法联军距北京只剩下80公里,咸丰除了在报告上批一些大言不惭的话外,别无他法。

最后,只好声明愿意接受《天津条约》。可是,当三国正要签字时。英国代表巴夏礼忽然提出可怕的条件,那就是在条约批准换约时,所有的国书都要由使节亲自呈送给对方国家元首

那就是说,外夷蛮官竟然企图跟天朝皇帝面面相对,这简直比使节进驻北京的要求更使得咸丰暴跳如雷,因为那些夷狄在面对面时一定拒绝下跪,这会让咸丰很没有面子。

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咸丰的弟弟奕欣亲王发现毛病就出在会讲中国话的巴夏礼一个人身上,他认为如果把巴夏礼排除,英法联军便失去了灵魂。

于是他下令逮捕巴夏礼,跟巴夏礼同时被捕的随从人员,共39人,囚在北京监狱。中国传统式的监狱是恐怖的,后来,当清政府被迫把巴夏礼释放时,只剩下34人。

逮捕巴夏礼促使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僧格林沁兵团在距北京15公里的八里桥地方崩溃,咸丰逃出北京,逃到北方为避暑之用的热河

英法联军这时反而停止前进,提议再度谈判,为的是恐怕谈判代表奕欣亲王也跟着跑掉,他们便找不到谈判对象了。

奕欣完全屈服,把巴夏礼释放,在北京城上竖起表示投降的白旗,迎接英法联军入城。这不是北京第一次对外国陷落,却是第一次对欧洲国家陷落,而这敌人的总数不过只有一万六千人。

英军为了报复巴夏礼所受的虐待和他的随从们在监狱中的惨死,把一股怒气出到北京郊外中国皇帝豪华别墅圆明园上,纵火焚烧之。

圆明园是清政府用中国人民的血和泪筑成,作为皇帝一个人和他周围女人们专用的游逛和娱乐场所,现在化成一堆瓦砾。

逃到热河的咸丰羞愧而沮丧,他发现仅只在大臣的奏章上批一些大话不能赢得胜利,他授权给他弟弟奕欣亲王。

答应英法联军所提出的全部条件,只求联军早日退出北京。奕欣,这个20余岁、面色苍白的青年,又气又怕,终于战战兢兢地跟英法联军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鸦片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18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者最主要的罪行是焚毁圆明园。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
第2个回答  2020-09-06
啊,这该死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16-02-17
烧了清皇室的私家园林圆明园。
楼上的全是拷贝,我来点干货,英法联军烧圆明园,而不烧故宫的原因是:
二鸦期间,清政计把圆明园作为关押英未能使者的地点,习惯性的虐囚导致多人死亡,而且有蛆在尸体和活人的伤口处爬。
英法联军获胜者,清庭政府“北狩”实为逃跑,无人与英法谈判。
为督促清庭与英法谈判,并能满足部分英法军官的贪欲,加惩罚清庭虐囚,英法联军在龚自珍孙子的策划与带领下烧了圆明园。但主体尚存。
清帝退位后,许多北京公民自发性把的石材搬回自已家里使用。
至到张学良在北京为自己修宅子时,还大量偷运了园子的石材。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火烧圆明园 (英文:Burning Old Summer Palace,法文:Burning vieux palais d'été),历史上圆明园遭到劫掠曾发生两次,第一次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再次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即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对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进行强烈地谴责,正如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