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氧气主要来源

如题所述

植物的光合作用。
氧气,化学式O?,相对分子质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液氧为天蓝色液体。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产生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跃,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07
光合作用不是地球再生氧气的主要来源

人们都知道早晨的空气比较新鲜,地面氧气含量比较高;傍晚空气比较沉焖,地面氧气含量比较低.

现行的理论认为地球的氧气来源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氧气的主要来源.

但是植物学家发现植物在夜里是消耗氧气的,植物只是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夜里植物是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这个发现就使自然规律与现代理论产生如下的逻辑矛盾:

为什么通过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不能使地球傍晚空气新鲜起来,地面氧气含量得到提高?

为什么通过黑夜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不会使地球早晨空气产生沉闷感觉,不会使地表氧气含量降低?

也许有人会说白天人类的生活活动消耗的氧气大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所以还不能使地球傍晚空气新鲜起来,地面氧气含量得到提高.可是假如是这样,地球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啊?

通过上面矛盾的演绎,得出的唯一解释就是:

地球的再生氧气主要来源在于地球电场电流活动对水分子的电解活动.

地球早晨空气新鲜是因为地球电场早晨天空空域相对地球带负电,使地表有较强的吸收氧气负离子的能力,使地表氧气浓度得到提高.

地球傍晚空气沉闷是因为地球电场傍晚天空空域相对地球带正电,使地表有较强的吸收氢气阳离子的能力,使地表氢离子浓度相对提高并容易诱发雷电等氧化活动,使地面空气显得比较沉闷.
空气中的氧气占21%的比例。
参考资料:百度搜索
第2个回答  2007-02-07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植物夜间的呼吸作用只能消耗少部分氧气,夜间温度低新陈代谢慢,如果植物制造的氧气等于它本身消耗的那植物怎么能通过转变二氧化碳来积累有机物呢?
第3个回答  2007-02-07
细菌分解和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远小于光合作用)
地壳中含有大量的氧元素,但都是化合态的。光合作用把化合态的氧元素转变为游离态的。但是一开始地球上的氧都是由细菌分解的来的,后来才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占主导。
第4个回答  2007-02-07
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一定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