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氧气是从哪儿来的

如题所述

地球的大气层形成初期是不含氧气的。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充满了甲烷、氨等气体。

大气层氧气的出现源于两种作用,一个是非生物参与的水的光解,一个是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

生物的光合作用对大气层的影响巨大。它造成了大气层由还原氛围向氧化氛围的转变。使得水光解产生的氢气能重新被氧化为水回到地球而不至于扩散到外层空间去,从而防止了地球上的水的流失。同时光合作用也加速了大气层氧气的积累,深刻地改变了地球上物种的代谢方式和体型。大气层含氧量在石炭纪的时候一度上升到了35%。氧气含量的增加造成了依赖于渗透方式输氧的昆虫在体型上的巨型化。在石炭纪曾出现过翼展2英尺半的巨蜻蜓。

扩展资料

地球在形成初期,没有多少氧气。氧主要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形式存在。由电场或紫外线分解水只能产生很少的氧。氧气的大量出现是由于地球上的一种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并缓慢积累下来的。藻类等绿色植物可以依靠阳光和二氧化碳制造氧气。随着绿色植物的大量出现,地球上的氧气越来越多。6500万年前,氧气曾经达到空气的35%,又很快降到17%。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氧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7

氧气的出现源于两种作用,一个是非生物参与的水的光解,一个是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

地球的大气层形成初期是不含氧气的。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充满了甲烷、氨等气体。大气层氧气源于两个过程:非生物参与的水光解和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生物光合作用对大气有很大的影响。它使大气由还原性大气转变为氧化性大气。

水光解产生的氢可以氧化回地球而不扩散到外层空间,从而防止地球上的水流失。同时,光合作用也加速了大气中氧气的积累,深刻地改变了地球上物种的代谢方式和体形。石炭纪大气中的氧含量上升到35%。

氧气含量的增加造成了依赖于渗透方式输氧的昆虫在体型上的巨型化。在石炭纪曾出现过翼展2英尺半的巨蜻蜓。


扩展资料:

氧气的发现:

普利斯特里从布莱克煅烧石灰石对CO2的发现受到启发,普利斯特里使用凸面透镜来浓缩阳光,使一些物质燃烧或分解并释放气体。1774年8月1日,普里斯特利终于成功产氧,成为化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普利斯特里从实验中得出,这种气体具有助燃和呼吸的功能。这些性质与普通空气相似,但效果更强。然而,普利斯特里误解了新气体错误地用燃素说来解释,并把制得的氧气称为“脱燃素空气”。由于运用了错误的理论,这种命名是不恰当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7

地球上的氧气出现源于两种作用,一个是非生物参与的水的光解,一个是如蓝绿菌等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

生物的光合作用对大气层的影响巨大。它造成了大气层由还原氛围向氧化氛围的转变。使得水光解产生的氢气能重新被氧化为水回到地球而不至于扩散到外层空间去,从而防止了地球上的水的流失。

同时光合作用也加速了大气层氧气的积累,深刻地改变了地球上物种的代谢方式和形态。大气层含氧量在石炭纪的时候一度上升到了35%。 氧气含量的增加造成了依赖于渗透方式输氧的昆虫在形态上的巨型化,在石炭纪曾出现过翼展达一米的巨脉蜻蜓。



扩展资料

氧气主要用途

一、冶炼工艺

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提高产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富氧也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

二、化学工业

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三、国防工业

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四、医疗保健

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地球上的氧气笼统的来说就是从以前的火山运动和地壳运动慢慢积攒来的。还有海洋深处的细小微生物如远古蓝藻这类微生物的作用造成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壳剧烈的运动形成的,

一、镍与产甲烷菌

前几年,外国注明专辑康豪瑟尔教授通过分析水成分检测到38亿年前早期地球上的海洋里的镍含量,他们发现在距今27亿年前到25亿年前,也就是“大氧化事件”开始的时候,镍的数量出现了急剧的下降,这个时期因为地壳降温导致镍水平下降,地壳降温也意味着有更多的镍通过火山爆发的形式进入海洋,镍含量下降有效降低甲烷生成,促使地球上的氧气迅速增多。

二、风化

有科学家对印度奥里萨邦

辛布霍姆稳定地块的土壤样本进行分析,证实了这一时期至少形成于30.2亿年前,发现岩石化学风化作用导致土壤形成,而且当时古土壤中含有较高大气氧指数。而这一风化过程早于氧气形成,同时侧面证明了风化,引起了氧气的积累。

三、火山爆发


太古代地标的火山爆发事宜氧气为动力,但是慢慢地太古代地表火山活动的次数变得很少,到了元古代以后,陆上火山活动增加,产生的氧气不再全部被还原,从而使得氧气积累下来。

第4个回答  2020-09-19

地球上最早的原始大气只有极少量的氧气。氧气来自太阳紫外线分解水。当时,地球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没有臭氧层。太阳的紫外线可以穿透大气层到达低空,把水蒸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产生部分氧气。但地球大气中的这部分氧气很小,不能形成臭氧层,有效地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大约33亿年前,一种能够产生氧气的原始生命出现了。这是蓝藻。蓝藻的体内含有叶绿素,它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能量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随着蓝藻在水中不断释放氧气,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正在增加。在大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地球空气中的氧含量已经达到了现在的1%左右。这时,大气中已经形成了臭氧层。在臭氧层的保护下,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可以在陆地上生存。

随着蓝藻在水中不断释放氧气,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正在增加。在大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地球空气中的氧含量已经达到了现在的1%左右。这时,大气中已经形成了臭氧层。在臭氧层的保护下,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可以在陆地上生存。植物占据了土地,地球上的含氧量急剧上升。

在石炭纪,地球上的含氧量一度达到35%。石炭纪的高含氧量造就了大量的巨型昆虫。后来,地球的含氧量继续波动,最终维持在目前水平的21%左右。但一些科学家已经证明,地球上的大部分氧气不是来自绿色植物,而是来自地球的内核。来自地球内部的氧气占地球总氧气的三分之二,而来自绿色植物的氧气只占总氧气的三分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