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健康有多重要?你是如何改善的?

如题所述

肠道是人体的加油站、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排毒器官。
肠道是人体的加油站,人一生中摄入的食物大约是70吨,是体重的1000倍,这么多食物都要通过肠道处理,可见肠道每天的工作是多么繁重,尤其是小肠,99%的营养是通过它吸收的。

肠道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70%以上的免疫力来源于肠道。

肠道中有500万亿微生物,有的对人体有益,叫有益菌;有的对人体有害,叫有害菌。

有益菌会分泌一些对身体有用的激素和酶,如果把这些激素和酶通称为药物的话,人体自身就可以产生上万种药物。
1、肠道不好 增加患癌风险
肠道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决定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胃肠道分泌的几十种激素细胞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壁,参与不同功能的调节。一旦肠道不好,会惹来各种肠胃疾病,小如便秘、腹泻和阑尾炎,严重的甚至会惹来大肠息肉、大肠癌、直肠癌等疾病。
2、影响容颜
坏菌在肠道繁殖会让有害物质无法排出,而混入血液里循环全身,使青春痘、干燥情形严重,新陈代谢变差,减肥计划难实现。
3、降低抵抗力
人体肠道内有超过500种不同的菌种,益菌能够调整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衍,使肠内功能正常化,然而,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会使肠道内有害菌增加,肠内环境恶化,免疫力低下,细菌及病毒很容易侵入。
4、记忆力降低
饮食习惯可以影响脑部辨识的能力,假如营养不足,脑部的能力也会随之而减慢发展,影响记忆力。进行节食的女性如果未能均衡地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她的脑部能力会比没有进行节食的女性较弱。
5、精神消沉
当你感到情绪低落的时候,也许是你的身体缺少维他命B和C,也可能缺少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的矿物元素。肠胃不好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
6、会影响人体老化程度
人体除了生理年龄、心理年龄,还有“肠道年龄”。所谓“肠道年龄”,也可以称之为“人的第三年龄”,也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实际上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有益菌与有害细菌之间势力分布变化的阶段反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4
(1)吃好一日三餐

工作再忙碌一日三餐都要按时吃,很多人都有不吃早餐的习惯,这个坏习惯需要改掉,经常不吃早餐会让肠道处于空的状态,长期如此对肠道是不好的,还会引起低血糖,也增加患上其他疾病的风险。

吃饭要做到细嚼慢咽,不能吃过快,过快进食容易让食物在肠道内堆积,不及时排出体外会增加肠道负担,造成肠道蠕动减慢,而食物中的营养也得不到吸收,时间一久身体也会缺乏营养。细嚼慢咽能让食物得到消化和吸收,更有利于肠道健康。

(2)上班族要经常活动

上班期间每一个小时最好起来走动几分钟,可以减少久坐时间,让肠道得以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上班休息间隙可以跳绳,跳绳是很好的有氧运动,不占用太多上班时间,还能消耗热量,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肠道健康。

(3)适当补充益生菌

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菌处于平衡状态,肠道才会健康,当肠道中的致病菌比有益菌还多时,各种肠道问题也接踵而来。上班族可通过补充益生菌帮助维持肠道健康,通过补充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当益生菌占主导地位,能抑制有害菌繁殖,从而维护肠道健康。

上班族即使工作再忙碌也不要忽视肠道健康,肠道健康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保护好肠道对人体健康才有利。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也祝愿所有人能健康快乐生活。
第2个回答  2021-12-14
肠道是最大的消化器官,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至关重要,想要调理肠道,可以从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两方面进行,饮食上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粗粮、杂粮、新鲜蔬菜水果,注意细嚼慢咽。生活习惯上注意早睡早起,尽量少熬夜,饭后站一会儿再坐下,还应该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饮食习惯
调理肠胃应该多从饮食上改善,吃饭时应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吃饭时不能够暴饮暴食或者过饥过饱、过冷过热,吃饭一般吃七到八分饱即可,太饱的话会消化不良,对肠胃的负担很大,长久下去使肠道功能减弱。选择食物时,应该多选择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五谷杂粮,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帮助肠胃蠕动。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油炸食物很难消化,会加重肠道的负担。
2.生活习惯
平时保持规律的作息,尽量不熬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还应该多去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促进肠胃道的蠕动。
还可以经常以适度的力量按揉腹部,以体外力量刺激肠蠕动,有助于缓解腹胀、肠道积气等。
第3个回答  2021-12-14
众所周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肠道内都有一大群微生物栖息并构成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肠道内栖息微生物的大多数对人体健康并无害处,反而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益,这类微生物被称为肠道寄生菌。而越来越多的研究也显示,肠道微生物与肠道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维持肠道微生物的稳定与平衡对维持我们肠道健康极为重要。而其中食物更是影响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那我们要通过食物使我们的肠道更健康呢?

首先,多吃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品。在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中,碳水化合物是改善肠道微生物组的最佳膳食成分。而属于碳水化合物类的膳食纤维是关键的营养素,其对人体肠道的组成、多样性、丰富度具有重要的影响[1]。膳食纤维是可食用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有助于增加与功能相关的健康肠道微生物群,有利于缓解便秘、促进益生菌的生长。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25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金针菇、秋葵、绿叶蔬菜等来为机体补充膳食纤维。

除了纤维食物外,我们也可以补充益生菌来改善消化。益生菌是活的有益细菌集落,最常用的种类属于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家族,来源主要有饮食补充剂和食物如酸奶。这些细菌是胃肠道中可帮助消化食物的其中一种细菌。如果胃肠道细菌的不平衡可导致不同的胃肠道疾病。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有益细菌来保持肠道菌群平衡。

而前文所提到的油脂和蛋白质,虽然是我们必须每日摄入的食物,但是要注意均衡搭配,用合适的方式去烹饪,才能有助于肠道的健康。其中高脂的食物尽量还是减少摄入,因为高脂饮食会导致肠屏障保护功能菌(乳杆菌属、双歧杆菌以及普氏菌属等)的丰度明显减少而产硫化氢和内毒素脂多糖的破坏肠屏障功能的盐酸盐还原菌的丰度明显增加,这种肠道菌群的失调使得肠道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2]。
总结起来就是多吃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品,如金针菇、秋葵、绿叶蔬菜等,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比如煎炸食品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饮用带有益生菌的酸奶来保护肠道健康。
第4个回答  2021-12-14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以帮助调理肠胃不好,在日常的生活中改变习惯,非急性的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
肠胃不好多是慢性,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的良方就是靠养,是急不来的,主要靠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得到改善,食物应以软松为主。
饮食也是可以有效的改善肠胃不好,一般在出现肠胃不好的时候,胃消化不好的人就会感觉自己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特别是在晚上多吃,还会因为胃部滞胀而影响入睡,硬的纤维类的东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议少吃多餐。
如果还没到正常的时间,可以补充一些食物,不宜过多,一定要记住这不是正餐,正餐还是要按正常来吃,食物以软松为主,一些比较韧性爽口的东西不宜多吃,因为这些东西最难消化,汤最好是饭前来喝,饭后喝也会增加消化困难。然后还要戒掉刺激性食物,肠胃不好的人应该戒烟,酒,浓茶,咖啡,碳酸性饮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最伤肠胃的,平时注重饮食护理,对肠胃是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