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利用微生物发酵的酿酒原理听起来简单,世界上各文明古国也都具有数千年的酿酒史,但现代酿酒产业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是大规模工业化的产物,其中的复杂程度和科技含量还是远超一般民众想象的。
就先拿酿造葡萄酒的原材料来说,大部分普通人并不知道葡萄其实分为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两大种。我们日常吃的巨峰等品种均为鲜食葡萄。
首先酿酒葡萄果穗较紧凑,果粒较小(通常只有鲜食葡萄的一半),果皮厚,果肉少;晚熟,每年也只能结果一次。
其次,鲜食葡萄的农药控制不如酿酒葡萄那么严格,拿鲜食葡萄来酿酒有农药残留的风险,毕竟相较于摄入农药风险小的剥皮食用,自酿的破皮、浸皮过程很可能把果皮上残留的农药带入酒中。
而最本质的区别永远在内在,酿酒葡萄的含糖量和酸度都显著高于鲜食葡萄一倍左右,此外由于酿酒葡萄成熟期较长,果实中积累的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含量也较高。高含糖量带来了发酵后更高的酒精度,而单宁和多酚类则会在发酵过程中转变为醛、酸和酯等风味物质,形成葡萄酒独特的口感。
由于家庭酿制有许多因素无法控制,多余的甲醇等杂醇容易产生和累积,一旦摄入过量就会导致中毒,尤其是视神经损伤。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甲醇主要产生于葡萄果胶的分解产物,葡萄皮与籽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酿酒过程中不用果酒专用酵母发酵,腐败菌易繁殖,也会导致自酿葡萄酒甲醇含量增高。
除了杂醇,自酿过程中由于发酵不完全、品温太高、酒精度太低等原因,还容易造成生花菌、醋酸菌、乳酸菌、苦味菌等杂菌污染 。这些微生物在葡萄酒中生长繁殖, 发生不良的理化反应,不但破坏了葡萄酒原有的风味,还会造成非常大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