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金鱼的传说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9
金鱼徐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山东宁津县,其先祖以修理碗盆为生,後转而致力于养殖被称作“小红鱼”的生物。经历了多次失败後,他们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并最终在北京的济南地区赢得了声誉。传说在乾隆皇帝南巡归来,他在御花园中见到红鱼後,便命令太监梁某将养殖红鱼的技术高手从济南召至京城。徐家因此得以迁至北京,并在前门外“金银池”附近安家。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泉水和鱼坑,发展起了金鱼养殖业,“金银池”也因此更名为“金鱼池”。
徐家先祖入宫後,凭借其精湛技艺,成功养殖出了体态丰腴、色彩斑斓的金鱼,使得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并将徐家封为“金鱼徐”。从此,这一称号在京城流传开来。徐立才的祖辈,包括徐国真和徐国兴等人,连续多年在农历正月二十三後,将自家培育的上等金鱼品种送往宫中,他们的工作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奖赏。
徐家使用的养鱼容器主要是来自江西景德镇的官窑瓷器,以及特制的大型木海和灰泥瓦盆。每年寒露後,徐家会在皇宫的放生池捞鱼选种,然後在温室中过冬。徐家在“金鱼池”边繁盛起来,人口众多,被当地人称为“徐一窝”。
然而,随着宣统皇帝退位,徐家失去了向宫廷供奉金鱼的职责,生活变得艰难。为了谋生,徐家分家经营各自的渔场。到了1947年,徐家渔场遭遇了国民党士兵的破坏,但徐立才的母亲勇敢地保护了金鱼,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尽管生活艰难,徐家依旧坚持养金鱼的传统。徐世英,徐立才的父亲,以各种杂活为生,同时经营自家的渔场。1955年,徐家再次受到关注,徐立才的叔叔徐金生被委托护送金鱼赴印度,作为周恩来总理对尼赫鲁总理的礼物。徐世英也在1954年为多个大使馆提供养鱼服务,并在之后的年份里在北京紫竹院公园和天坛公园担任金鱼养殖的负责人。
到了1990年,徐世英在衡水去世,结束了一生对金鱼的养护。徐家的养鱼技艺和传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