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种金鱼的主要品种有哪些?

如题所述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历史上关于龙的传说数不胜数。现在还流传着“赛龙舟”、“舞龙”的民俗活动。龙奇幻的相貌与神异的行止,引起过古代文人无数的臆想。“金鱼”是我国的国粹,在民间艺术中也无数次的表现过。龙种金鱼,作为两种文化的交汇点,它的出现是令人惊喜的,可以想象龙种金鱼在历史繁荣期的盛况。

“龙”自在缥缈中,而龙种金鱼却一代一代的流传到了今天。

我国大约在明朝十五世纪中期,养殖的文种金鱼中,就发现了一侧或两侧眼球略有突出的个体。一开始基本上将这种个体予以淘汰。

但是到了1592年(壬辰——龙年,是年清太宗皇太极出生,倭夷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广州富商郭某用瓷缸深水饲养的文鱼中,发现了两眼显著突出的个体。当时将这种个体附会为龙神下凡,而传得沸沸扬扬。虽则该富商的龙神并没有繁殖出凸眼的个体。但很快有好事者将原本应淘汰的凸眼金鱼作种,培育成新种——龙睛。

古代上流社会多半是文人,很推崇“墨”色,但由红龙睛稳定出墨龙睛,居然迟至1893年,经历了整整300年的变迁才完成。

早期的龙种眼睛发育得并不好,离产地较远的北方地区,就很难得见到正品了。甚至把只凸一眼的鱼,也作为“独眼龙”进行售卖。日本当时已经引进了中国金鱼,但开始也是将眼球突出的个体淘汰掉,直到了解到中国已定型出龙种,才转而肯定出目金这个品种。

在龙种出现后仅仅4年,金鱼中的另一重要系统——蛋种,也萌芽了。并且在1726年(清世宗雍正四年)独立培育出了蛋种的龙睛,不过有关的资料现在已经相当稀少。

清光绪30年,公元1904年(龙年,是年邓小平出生)。清二帝的老师翁同和逝世,光绪帝的情绪甚为低落。而当时宫廷中饲养金鱼的把式,正好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朝天龙。该鱼最初是在光线较暗的瓷缸内饲养的蛋背龙睛中,发现了眼球向上翻转的个体。然后选择这样的个体交配。逐渐稳定出独特的品种。也有传说是将其饲养在黑暗环境中,在上方开一小孔,日久天长,代代相传而形成了这一奇特色相。此鱼取名“朝天龙”亦有仰望天子之意。

因当时皇帝情绪不稳定,清宫中的太监,将皇帝引去看鱼的时候,还战战兢兢。但是光绪帝见到新培育出的“朝天龙”后,龙颜大悦。因此这种鱼后来得到了宫廷的极大重视,不过也间接的导致了原种“蛋背龙睛”这个品种的萎缩。仅仅7年后,清朝覆灭,蛋背龙睛散落至几乎绝种。而“朝天龙”这个品种,传说一度也仅剩最后一缸。但因其独特的媚眼,最终保存了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新中国建国以后,龙种金鱼除了龙睛珍珠、望天球等罕见品种逐渐恢复元气以外,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成果——蝶尾。大约80、90年代,蝶尾在市面上普遍出现,与皇冠珍珠等品种一起,将金鱼带入了一个高潮期。特别是其中的熊猫蝶尾,为人所津津乐道。价值几乎与许祺源大师所培育的鹅头红等量齐观。

熊猫蝶尾的培育者是福建水生所的林学明,但他一直没有完全公开培育的过程。仅知道是蓝蝶尾和墨蝶尾杂交而成。原理可能是利用墨蝶比较稳定的体色遗传去稳定容易腿成白色的蓝蝶,形成较为稳定的黑白体色。不过现在国内的媒体和受众,对熊猫蝶尾的关注,一般比较集中在该金鱼创下的价格上。对该鱼的作者和产生过程并无关心。由此可见,这种鱼的风潮过后,应该没有进一步提升品质的可能性了。

龙种鱼是金鱼的代表品种,也是主要品种。其主要特征是体短,头平而宽,眼球膨大突出眼眶之外,似龙眼;鳞片圆而大,胸鳍长而尖呈三角形,尾鳍四叶。主要品种有:

(1)红龙眼:全身通红,具有龙种鱼的特征,是龙种鱼中最普通的品种。

(2)墨龙睛:通身乌黑,背部尤其显著,有“黑牡丹”之称。好的品种为乌黑闪光,像黑绒墨缎。

(3)蝶尾:具有龙睛鱼的特征,唯独其尾部似蝴蝶。

(4)紫龙睛:整个鱼体呈紫铜色,饲养得好的,还能发出耀眼的紫铜色金属光泽。

(5)蓝龙睛:体色有浅蓝、深蓝之分。游动时,锦鳞闪闪,姿态恬静、优美。

(6)五花龙睛:是由透明鳞类的金鱼与各色龙睛鱼杂交而形成的品种。

大部分为透明鳞片,小部分为普通磷,呈五色斑点,所形成的图案光彩夺目,游动时犹如飘动的彩绸。

(7)紫蓝花龙睛:是以紫龙睛和蓝龙睛杂交而成的品种,以蓝色为底色,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素而不淡,颇具风格。

(8)十二红龙睛:身躯银白,独以四叶尾鳍、两片胸鳍、两片腹鳍、两个眼球和背鳍、吻等十二处呈红色而得名。其色白得洁净,红得艳丽,十分悦目,是比较珍贵的品种。

(9)喜鹊花龙睛:鱼体以蓝色为基色,头、吻、眼球、尾鳍则均为蓝中透黑,腹部银白鲜亮,酷似喜鹊的颜色。其姿态俊俏动人,但在饲养过程中易褪色,故以其色泽稳定者为上品。

(10)熊猫金鱼:是由墨蝶尾培育而成的,具龙种鱼之特征。身体较短而圆,尾鳍蝴蝶状,除腹部和两侧各有一块银白色斑块外,头、眼、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均为黑色,有的眼睛周围还有道白圈,黑白分明,酷似熊猫。其姿态憨厚而端庄,甚招人喜爱。

(11)透明鳞龙睛:有背鳍,鳞片透明,颜色多为红、白色。

(12)龙睛球:龙睛和绒球之特征。鼻中隔特别发达,凸出于鼻孔之外,形成两个肉瓣似的绒球。在游动时左右摆动,十分动人。龙睛球根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红龙睛球、墨龙睛球、紫龙睛球、蓝龙睛球、紫蓝花龙睛球、红白花龙睛球、喜鹊花龙睛球、朱球墨龙睛等多种。

(13)四球龙睛:具有龙睛球的特征,只是鼻中隔变异为4个球凸出于鼻孔之外,由此得名。其体色与绒球的颜色相同,但也有不一致的。

(14)红头龙睛:身躯洁白如银。唯有其头顶部朱红如血,红、白鲜艳悦目,背鳍高耸,尾长而大。游动时姿态柔软,飘忽而美丽。

(15)龙睛高头:又称龙睛帽子。两眼之间的头顶部分生长有肉瘤堆,似草莓状,以肉瘤发达厚实、位置端正为上品。依据其体色,可以分为紫龙睛高头、蓝龙睛高头、红龙睛高头、白龙睛高头、红白花龙睛高头、紫蓝花龙睛高头、墨红花睛高头、朱砂眼龙睛黄高头等。

(16)红头龙睛:高头其特征基本同红头龙睛,是由其头部变异之品种即头部具有肉瘤堆,呈红色,体呈白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