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仁格竹是成语么

RT
他的本意是什么,现在比喻什么

这不是一个成语,是一个故事,或者说是典故吧。
讲的是明朝的王守仁想要成为一个“圣贤”,然后去实践朱熹的“格物穷理”,就不停的格这个,格那个。这个典故就是讲他去格竹子的故事。他希望通过探究世间万物从中参透天理,参透“道”。
最后他并没有从竹子中参透什么,反倒是在一次次的格物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点:“知行合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7
《明朝那些事儿》中关于“守仁格竹”典故的介绍:从小就有为国靖难、做圣贤想法的王守仁,十八岁时开始苦读朱熹的书,认为那样能帮他走向圣贤之路。朱圣人用四个字指出了金光大道:格物穷理。意思就是“理”虽然很难悟到,却普遍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理无处不在,而要领会它,就必须“格”。至于到底怎么格,那就不管你了,愿意怎么格就怎么格。那么“格”到什么时候能够“格”出理呢?关于这个问题,宋明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会神地“格”,加班加点地“格”,便会“豁然贯通”。这下好了,王守仁就开始“格”上自己家的竹子了,就这么没日没夜的“格”,不吃不喝的“格”,雷打不动的“格”,每天呆呆的看着这个有“理”的竹子,终于,王大师被“格”倒了。他第一次产生了疑问:朱圣人的话是对的吗?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后来通过与一位禅师之间生的事情,王守仁终于领悟了一条人世间的真理: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在历经十九年的痛苦沉浮与挣扎后,在那载入史册的一瞬,他顿悟出了“理”。简单理解就是:万物一体,知行合一。天人本是一体的,懂得道理是重要的,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现在比喻推究研究
第2个回答  2010-10-17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
第3个回答  2010-10-20
是典故,不过要成为成语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