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美学原理》书摘-自然美

如题所述

一 自然美的性质:

1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如颜色、形状、体积以及对称和谐、典型等。

  代表人物:赫尔德 费舍尔

2 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代表人物:黑格尔

3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4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代表人物:朱光潜

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孔子“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王夫之“两间之固有者……”,

王国维“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

宗白华“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石涛“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二 和自然美的性质有关的几个问题

  1 是否所有的自然物都是美的

  2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否有等级的分别

    “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美必然受到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活动的具体情境的影响。

  3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自然美>艺术美:朱光潜、车尔尼雪夫斯基

    自然美<艺术美:黑格尔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理由在于艺术美是心灵产生的,其实自然美也是心灵产生的,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照,是无所谓美的”。

    总之,从美作为审美意象这个层面,即从美的本体这个层面,自然美和艺术美没有高下之分。

三 自然美的发现

自然美是历史的产物,自然美的发现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

在西方,自然美的发现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在中国,自然美的发现开始于魏晋时期。

宗白华“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

总之,自然美的发现,自然美的欣赏,自然美的生命,离不开人的胸襟,离不开人的心灵,离不开人的精神,最终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

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山川映入人的胸襟,虚灵化而又情致化,情与景合,境与神会,从而呈现一个包含新的生命的意象世界,这就是自然美。自然美是历史的产物。

四 自然美的意蕴

  自然美的意蕴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必然受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脱离社会文化环境的所谓体现纯然必然性的意蕴是不存在的。

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生态美学 天人合一

  中国画家的花鸟鱼虫的意象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

  生态美,就是体现“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