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找马投简历时,不小心被领导发现了,怎么办?

如题所述

在给出办法前,我们先分析一下,骑驴找马被发现,为什么会不安?

对于旁观者来说,发现就发现,有什么好不安的,但对当事人来说,往往伴随着一些没来由的忐忑,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种心理呢?

1.一种背叛公司的内疚感

为什么内疚?小雷觉得,骑驴找马是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行为,用市面上的话说,就是脚踩两只船,是一种背叛,这种背叛就会带来内疚,觉得对公司造成了伤害,在自我评价上,觉得自己错了。内疚感的出现,就是在为潜意识里的自我是非判断,承担责任。

在这种自我评判的,背叛公司的内疚感影响下,小雷就会有以下的表现:

    理直气不壮。本来,小雷骑驴找马,归根到底,是公司对她不仁在先,但因为薪资的保密制度,这个原因,小雷无法正大光明地说出来,显得理亏;心神不宁。在内疚感的影响下,小雷会心神不宁,不知道公司对此事的看法,怕对自身产生不好的影响。

内疚感是一种自我意识情绪,也是一种道德情感。心理学家说:“无意识的内疚感能量级几近死亡,对人的生命力有着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小雷的这种内疚感,让其产生不安情绪,想要寻得一个“怎么办”的答案,就可以理解了。



2.一种秘密被发现的示众感

古代有一种刑法,叫游街示众,可见,当你想要维护的形象、秘密等被示众,就会不安甚至恐惧。示众感,通常是在突然的情况下,帷幕后面的真相被揭穿所带来的惶恐。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这样的场景:

    同事在背后说你坏话,结果一传二去,被你知道了,同事面对你的时候,就会有示众感;你在老板背后吐槽,以为他不知道,结果发现他什么都知道,你会有示众感;老板让你保守薪资秘密,你却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泄露出去了,你也会有示众感。

正如小雷在网上投递简历,本意并没有想让公司里的人知晓,但公司人事经过布局,掌握了小雷的真实心理,有些秘密你不希望被人发现,或者被指定的人发现,却意外让人得知,这种示众感带来的不安,是非常强烈的。

3.一种妄想被穿小鞋的迫害感

临床心理学上,有一种症状,叫被迫害妄想症,是一种慢性进行且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妄想为主的疾病。在骑驴找马被公司发现的时候,往往也会产生这样的症状,缺乏对公司的基本信赖,其特点在于使用“否定作用”、“外射作用”来处理其心理困难,而导致系统化之妄想。具体表现为:

    敏感猜忌。因为想跳槽的心思被发现,就会觉得公司要开始采取措施,一句话、一个举动,都是一种针对,担心被穿小鞋;无法看清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看法,这种时候,人往往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到公司其他人的身上,认为他们就是这样想的,比如小雷会认为同事会觉得她这是一种想要涨薪的手段,但其实大家可能完全没往这个方向想;担心失去主动权。本来,骑驴找马,一旦形势不对,小雷可以马上停止,但如果公司知道了,那么主动权在谁手里,就很难说了。

在迫害感的影响下,问题一日没有解决,就一日不能安心工作。



4.一种做选择的紧迫感

什么是紧迫感?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小学生刚放寒假的时候,觉得有大把的时间,寒假作业什么的,先都放一边,随着开学时间的临近,就会觉得,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做作业了,得抓紧了,这就是紧迫感。通俗地讲,就是时间被压缩,一种等不起的感觉。

小雷在知道同事的薪资之后,想跳槽,但出于现在行业形势的考虑,又没有最终下定决心,一直在犹豫。如果公司没有知道这件事,那么小雷完全可以等到找到合适的工作再提离职,可以说是无缝连接,没有损失;但现在公司知道了,就到了一个选择的临界点,需要小雷做出决定。

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选择,反派指着主角问,你先救哪一个,没有时间等,你必须很快做个选择。所以,对于小雷这样的情况来说,选择很难,时间很短,紧迫感就逼出了不安。



二、那么,一旦公司发现你骑驴找马的事实,怎么做才好?

要解决这种不安,其实很简单,把问题解决就好,那么,如果骑驴找马的事实被发现,怎么做才好呢?我认为,只需要做对一件事就可以,那就是主动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回答好三个问题即可。

1.做对一件事——主动沟通

成功=主动+沟通,这是曾经被刊登在报纸上的一句话,是美国一位书店经理,通过验证得出的。而管理学专家也曾指出,沟通要有效,就得主动。关于职场沟通,有三种常见的表现:

    我不问,你不说,往往引起误会我问了,你不说,就会引起隔阂我不问,你说了,就会获得信任

这个“我”可以设定为是公司,一般指老板、人事等,而这个“你”可以设定为自身,比如小雷,这三种表现力,唯一能取得相对较好结果的,就是主动说,可见主动沟通的重要性。骑驴找马被公司发现,主动沟通过也有两种形式:

    一是公司未约谈,向小雷的情况一样,只是口头暗示,那么要主动提出沟通的必要;二是公司已经约谈,那么,在沟通中,不要等着公司问,而是主动说明一些情况。

这两种形式,都是为了尽可能的把主动权拿在自己手里。



心理学上认为,人与人的沟通,有五个层次:

    一是单纯问候。比如,今天天气不错,午饭吃什么,沟通有着安全距离,但也没有过多的情感交流;二是信息分享。 比如,同事和你分享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信息,比如分享对老板指示的理解等;三是价值观交流。比如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是各种观点的碰撞,比如公司的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工作价值的判断依据等;四是谈情绪和感受。比如小雷对薪资的不满,感受到的委屈等;五是交换秘密。脱下伪装,诚实的沟通,把真实想法说出来,小雷就适用于这种,交换秘密是最主动的沟通。

当你骑驴找马的秘密被发现,索性,就开诚布公,与公司交换秘密,这是主动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那么交换什么?这就涉及到我们接下来谈论的,回到好三个问题!

2.主动沟通中,回到好三个问题

好,现在假设,我们已经做到了主动沟通这一步,已经和领导或者公司人事面对面了,那么,交换的秘密涉及到哪些内容?这里,你只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一道选择题:是否真的要离职

首先,是一道选择题,即你的真实意愿是什么?不是冲动之下的意愿,而是综合主客观条件,权衡利弊之后,你的真实意愿。一般,会有三种:

    是的,要离职,且意愿坚决,无可改变;不是,只要公司满足特定的条件,就不准备离职;看情况,离职或者不离职,依据市场外界的机会而定。

这道题,会直接反馈给公司几个信息:你的坚决程度,你的诉求,谈判的可能。双方是试探的过程,比如小雷,她就属于第二种,只要公司能够满足薪资的要求,和同时期的同事一致,她就可以打消离职的念头,这种情况下,就是可以谈判的。而第一种坚决型的,会让公司觉得谈判没有意义,要准备好替代者;至于第三种,最好不要提,会让公司觉得你没有忠诚度。

所以,就骑驴找马这件事本身来看,选择第二种,是最佳的。



(2)一道问答题:选择骑驴找马的原因是什么

接下来是一道问答题,占的比重会比较大,是对原因的解析,或者说,是最终的诉求:

    产生离职想法的原因是什么?于小雷而言,是觉得受委屈了,能力比同事强,薪资却少了1/2,这是主要原因;令人产生离职想法的其他问题有哪些?在小雷这件事上,反映的是公司薪酬制度不透明,每个人的工资要保密,但是工资的档级要公开,以及评判的标准等;为什么选择骑驴找马?可能是离职的决心没有那么强,也可能是希望有个准备再离职,但你在诉说的好时候,最好表示,是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冷静一下,比如估量一下自己的市场价值,评判一下公司是否真的在薪资上亏待了自己。

在这些原因的背后,答案就是诉求,只要你的诉求正当合理,公司就会考虑。关键是,你自己要把这个问题回答好了,从公司的利益角度,以及自身的利益角度,来阐述。一般来说,到了这个阶段,你表达了你的诉求,公司也了解了相应的情况,两项得益。



(3)一道判断题:最终的决定是什么

最后,还有一道判断题,你要作出最终的决定:

    公司答应诉求,就留下,努力工作,发挥价值;公司不答应诉求,也留下,改进不足,和公司共同进步;公司不答应诉求,就离职,没有商量的余地;公司答不答应诉求,都要离职,出现的问题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在沟通中,你要告诉公司,你最终的一个可预测决定,这能够去掉你的内疚感、紧迫感,你把为难的选择权抛到公司手中。

我可以告诉大家,小雷最终的结果,她主动找人事进行了谈判,考虑到小雷的贡献,以及薪资一块的不合理,公司最终给她涨薪,让其与另一个同期的同事保持相同的薪资。同时,公司还对薪酬架构进行了调整,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总结

我们要始终记得,工作的选择是相互的,所以当骑驴找马的行动被发现,由此带来内疚感、示众感、迫害感和紧迫感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做对一件事,那就是主动沟通。既然已经知道了,就开诚布公地回答好三个问题,是否真的要离职,原因是什么,最终决定是什么?

只要你做到了这些,就骑驴找马这件事而言,不安感就不存在了,心中的压抑感和委屈感也发泄出来了,基本上,你就不存在“被发现了怎么办”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9
这个时候要向领导解释清楚,并且给领导保证以后自己的态度。
第2个回答  2021-03-09
蒙混过关。领导没有此事言行举止的存在感,那就蒙混过关了,不用操心尴尬。
第3个回答  2021-03-08
我们可以选择马上离职,毕竟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好的,而且也会让老板看自己越来越不顺眼。
第4个回答  2021-03-09
如果领导没有找你谈话,你就当做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