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进行初中思品课教学的

如题所述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特别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是思品教学的精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教学方法与经验。现提出来与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教学研究的同仁们共同商榷。
1、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联系思考题,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对教材内容做到初步理解。
教学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新课程的要求。所以,本人每教学一节课前,都要深入课本研究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思考题,上课时把思考题用电子白板或者小黑板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自主学习本节内容,对本节的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第一节“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时,我先通过青少年的美好生活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美好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诱惑,引导学生思考:1、观察自己身边到底有哪几方面的诱惑?2、这些诱惑中哪些是美好的,哪些是不良诱惑?3、想一想这些不良诱惑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危害?4、面对这些不良诱惑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学生带着这些思考题去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只要把思考题弄清楚了,教材内容也就初步理解了,学生初学内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分组讨论、相互探究、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在学生初步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辨明教材内容的内涵与外沿,我把学生按座位就近分成四人一组,组织学生结合思考题及教材内容进行充分讨论,自由发表个人的见解,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让小组同学帮助解决,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适时加以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互相探究,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刻含义就能基本理解清楚,如果各小组还有疑难问题,或者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我让各小组长记下来,在下一个环节中提出来,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3、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探究教材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相互提高的互动过程,我在学生互相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各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展示给全班同学,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让学生举手发表各自的见解。再让其他同学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认识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以简要讲解,对于知识表述正确的给予肯定,如有不全面的地方给予补充,总之使学生对整节教材内容有个全面完整的理解。当然,对学生未提到但又比较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提出疑问,帮助学生理解认识,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学生对教材内容就能全面理解了,但对其精神实质未必完全明白,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成长实际讲清本节内容的实质所在,如我在教学“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一节时,告诉学生不良嗜好对我们的成长极为不利,轻者有损身心健康,重者会使人懒惰、不求上进,荒废学业,最后将成为社会的废人,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社会的罪人,所以每一个青少年都要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坚决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克服一切不良嗜好,确保自己健康成长。
4、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教师、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共振,使学生所学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变成自觉行动的准则。
思品课是培养学生高尚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坚强的心理意志,明辨真、假、美、丑的是非观念,这才是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因此,每学一课结束时,我都要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谈谈这一节你学到了哪些做人道理,今后你将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教学“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一课时,我提示学生学习本课后,你认为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做,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说不进网吧,不看“黄色”影像;有的说,不参与大人玩麻将、打扑克挖坑等,有的学生干脆指出沾赌的游戏坚决不围观;有的学生说不相信迷信,看相、算命一概是假的,自己不但要抵制,还要说服家人破除迷信;还有人说吸烟、酗酒对自己成长有害,坚决不沾,更不用说毒品了。通过以上共同议论,学习这一课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当然,要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一切做人道理都能认同,并付诸实践,教师平时还得多与学生交朋友,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与教师产生共振,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所讲道理才能相信并接受,这便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心里效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