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战争中的俘虏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如题所述

冷兵器时代,没枪没炮,没有高科技手段,.战争就是大规模的肉搏战,拼的就是人,交战双方基本上是谁人多谁能赢。纵观历代战争,以少胜多的例子寥寥无几,,基本上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些运气,以多胜少,倒是一种常态,人类历史就是通过战争往前推进的,那么有战争就会有特殊的人群——战争中的俘虏,俘虏也大致分成三类:敌军的首领,敌军的士兵,还有敌军的百姓,那么俘虏怎么处理是个大问题。处理的不好后患无穷,处理得当可以如虎添翼。对于俘虏的处理,也无外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杀,一种是留,那俘虏应该是如何杀又如何留呢?


首先,我们先说战争中为何杀俘虏。

现对于现代,古时候人力物力资源相对匮乏,俘虏也是人,杀了不可惜吗?其实杀俘虏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军粮不足

.两军作战粮草先行,粮草对于军心太重要了,交战中由于粮草短缺,引起战前士兵内讧倒戈,输掉的战役有的是。有时候粮草少,自己的士兵勉强够吃,抓来的俘虏不杀,还得给他们吃粮食,如果俘虏没吃没喝,俘虏很可能暴乱,最终得不偿失。如果放了,又如同放虎归山,所以干脆就杀了。战争中粮草供应不上,战士们饥饿难耐,野草吃完吃战马,战马吃完吃俘虏,甚至把战俘的尸体做成肉干以便行军打仗携带。在东晋十六国时,前秦有个将领名叫仆登,他的部队最骁勇善战,仆登经常激励下属,你们想要吃饱肚子,就要竭尽全力杀敌,早晨打了胜仗晚上就有肉吃。他们还把吃的尸体叫做“两脚羊”如何不让人感到恐惧万分!


二、有些俘虏不是心甘情愿的投诚的,他们是被逼无奈,负隅顽抗到最后被活捉的,对于这些人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

有些极端的将领,他会下令将对方将领的头颅割下挂在旗杆上、城墙上以示威慑,还有的拿头颅登记在册,作为以后邀功请赏的凭证。

而最残忍恐怖的一种方式叫做”京观”.京观的“观”字与“阙”字意思相同,是门楼的意思。它是用人的尸体或者头颅一级一级的垒起来,垒一个巨大金字塔,然后盖土夯实,筑成高冢,用此来纪念战胜者的丰功伟绩最重要的还是震慑敌人。

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只会纸上谈兵赵国将领赵括,在长平遭遇号称战神”的秦将白起,一场恶战,造成四十五万赵军被俘投降,《史记》记载“悉数坑之”。

秦军坑杀活埋了四十多万的赵军,仔细想想谈何容易,几十万的赵军如何乖乖的束手就擒,还有那需要挖多大的坑才能盛下这么多人?,如果先将其杀死再筑成土堆则容易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战败的俘虏一般都是关押起来,然后来充当本国的劳动力,有些会选择劝降。
第2个回答  2020-12-13
要么是就地坑杀。要么就压回自己的国家,要当奴隶。或者是当场收兵,成为自己的士兵。
第3个回答  2020-12-10
一杀,二留。留下来的有的充当苦役,有的组建敢死队,有的拿来交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