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教研方法

如题所述

1、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教科研是竞争力,教科研是生产力。一方面,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知识学习的需求,都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这种差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我们为师者缺少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决策缺乏针对性,我们未真正按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是主要原因。要缩小这种差异,顺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使教育的本质回归,真正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的教科研是支撑,它能形成教育发展的造血机制。
另一方面,教育质量和效益是动态的,教育事业的每一项进步或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通过不懈努力的研究实现的。今天的研究是明天的质量,教育每引进一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方法,都需要我们更新原有的知识,吸收并创造新的知识,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背后是一系列教育学假设的变迁, 以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理论作支撑的这些变迁:一是课程设计假设的变迁,从整体的部分开始 ——>从整体开始扩张到部分;二是课程实施假设的变迁,严守固定教材——>重视学生的问题和动机;三是课程内容组织的变迁,从文本——>超文本;四是学习观的变迁,从学习基于重复——>学习基于建构;五是师生观的变迁,从单向——>互为课程资源;六是教师角色的变迁,基于权威——基于对话;七是知识观的变迁,从永恒不变——不断变化;八是学习方式的变迁,单独学习——合作学习。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要求,教育质量的内涵不断丰富,我们只有不断的有效研究,吸收新教育信息、调整发展理念、强化发展能力、整合教育全员智力、发挥教育全员潜能,才能应对自由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基于此,我们为师者的教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教育和我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是进一步优化教师能力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凭经验教书的“教书匠”已难以适应今天教改的需要,教师原有的能力结构适应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体现为“六重六轻(忽视)”:一是重“教”轻“导”的能力;二是重教材分析的能力,缺乏教材拓展、整合的能力;三是重操作轻反思的能力;四是具备控制的能力,缺乏激发创造思维的能力;五是重演绎教案的能力,依据学生的问题、动机和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设计”的能力和机智;六是重教师“表演”的能力,轻师生交往互动的能力。等等。显然,这种能力的缺陷是适应不了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
反思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合作能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现代教师的原型应是学者型、专家型。
呵呵,不光是中小学吧,只要是老师好像都得教研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