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理孩子压岁钱的问题

如题所述

快过年了,晶晶妈却有点发愁。过年难免带孩子走亲访友,亲友们见到活泼可爱的孩子,大都会掏出小红包给孩子塞“压岁钱”。遇到这种场面,不收吧,驳了亲友的面子;收吧,回礼又是个难事:当场就回?以后再回?回多少合适?或者干脆就不回?晶晶妈可为难了。 作为孩子的父母,您是怎么处理别人给孩子压岁钱的问题的?您认为怎样应对才合适? 读者观点1:两种压岁钱收,两种不收 江苏省滨海县机关幼儿园 梁晓玲 父母以外的人给孩子压岁钱,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出于对孩子或大人的真挚感情,希望通过压岁钱表达一份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这种情形大多出现在亲朋好友中,他们真心希望孩子接受他们的心意,如果拒绝会让他们感到失望。 二.出于一种礼尚往来的需要,通过给孩子压岁钱以期融洽大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孩子家长的同事或邻居中间,给孩子压岁钱往往成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他们也会希望孩子收下压岁钱。 三.主观上并不想给孩子压岁钱,只是出于习俗或碍于情面,不得已而为之。此种情形往往会出现在一些与家长泛泛之交的人或孩子的远房亲戚身上,他们心里并不情愿。 四.通过给孩子压岁钱,达到从孩子家长的特殊身份中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此类压岁钱往往数额较大,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行贿。他们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收下。 对于第一、二种压岁钱,我认为可以让孩子安安心心地收下,这样做可以借助传统习俗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或者调节大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于第三种压岁钱,我认为不收也罢,但是应当找到一个较为体面的拒收理由,以免使大家都感到尴尬;对于最后一种压岁钱,应当坚决拒绝,这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需要。 读者观点2:把压岁钱变种“压岁礼物” 南京师范大学 梁志彬 当您正在面临给“压岁钱”的烦恼时,其实对方正在面临着收“压岁钱”的困惑呢。我建议,把“压岁钱”的观念变一变,试试用“压岁礼物”。 三岁以前的宝宝对钱是没有概念的。一枚硬币或一张纸币,只是意味着可以坐一次超市门前会唱歌的车,所以,“压岁钱”对孩子是没有多大意义和乐趣的。钱不能带给他们快乐,可其它的很多东西能够,比如:图画书、益智玩具等等。 “压岁礼物”不可过于贵重,太贵重了,双方又得去权衡礼物的价钱了。在过年访亲拜友的时候,带上精心挑选的礼物:一本书或一件玩具送上门,把真正的快乐带给孩子们,同时也把这种新的“压岁”理念传递给孩子的父母们,让他们也来一起分享,这样美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通常的礼物外,你还能通过多种“压岁礼物”形式让大人小孩过得都有意义。比如在春节里,选上一个好日子,约上您的亲朋好友一起来个郊外游,把传统的“户内会友”改为“户外party”,费用由您负担,把买礼物的钱用来买车票门票午餐。孩子会对这样的一种别开生面的活动欢呼雀跃的。这种无形的礼物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新年馈赠吗? 读者观点3:通过“压岁钱”教孩子学习礼尚往来 南昌钢铁厂宣传部 周其珍 去年过年,爱人的同学来家玩,进门一阵寒喧后,他就忙着给孩子压岁钱。儿子一时不知所措,一脸茫然地求助于我。客人拽着儿子不让走,而儿子则一面捂着口袋往后退。我想:不收下,肯定会让客人尴尬,不如先收下,事后再伺机返回。于是,我就让儿子大方地把钱收下,并让他谢谢叔叔。这样,大家都释然了。 事后,儿子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你不是教我‘公鸡叫,母鸡叫,别人的东西不能要’吗?那你怎么还要我拿别人的钱?”我向他解释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礼尚往来的习俗。虽然,今天我们收下了“压岁钱”,但这礼我们是一定要还的。巧的是,事隔两个月后,这位同学的女儿过生日,于是,我们带上儿子,买了一份精致的生日礼物,为他女儿送上了一份美好的祝福。通过此事,儿子从中学到了礼尚往来。 “压岁钱”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中情感传递的一种方式,一种载体。 读者观点4:“红包改革”——情谊体现在平时 陈米欧 晶晶妈遇到的事非常普遍,我家也常常遇到,确实是一件很令人为难的事情。 前年春节,我妹妹全家人来玩,硬要给我2岁不到的孩子压岁钱,我和妻子都说不必给,但显然当时是盛情难却。恰好我妹妹也带了4岁的儿子来,我就瞅了个机会,示意妻子去包个红包还礼。等到妻子准备把红包塞到小外甥的口袋时,我妹妹红着脸硬是不肯要,但是几番“挣扎”过后,也就默许了。 这样的情节不只是春节,其他的节也时有上演,兄弟姊妹以及长辈等,来来往往,大家都像完成一件任务似的,早早谋划、细细商量,送多少,还多少,名堂挺多,我和妻子都觉得没有意义。 今年我和妻子商量,干脆大家都别送红包了。我们分别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约定,过年红包互免。但是,这并不是就此不要来往了,我们同时声明:平常大家觉得有合适的礼物,要留心为对方购买。想不到,我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前不久,妻子到南京出差,就特地为我外甥带了一套正版的学习光碟,我妹妹高兴得不得了,连连说“这样好这样好”。这样,今年我家不用想着“红包问题”了! 读者观点5:收到压岁钱,正是教育孩子的契机 广州市光大同福幼儿园 陈翠珊 过年贺喜的时候,给小孩一个红色的利是封,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商业发达的广东,更成习惯。这是大人们对孩子们的良好的祝愿,就是望孩子们“快高长大”。作为孩子的母亲,因为习惯的薰染,所以总是随顺风俗。大人正好用这种风俗习惯,当作教育孩子的一个契机。 首先,可以借机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交往。孩子收到压岁钱时,我尽量让孩子明白,大人不是无缘无故给他钱,而是对他成长怀着希望,用压岁钱对他健康快乐、长高长大表示的心意。所以接到压岁红包,一定要谢谢亲戚朋友,一定要说一些祝福的话。同时,也让孩子明白,我们也要派发压岁红包给别人,也希望别的孩子快快长大,祝别人幸福快乐。 其次,可以从中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孩子跟大人去市场,会直观地感知钱能买到东西。但是,钱是怎样的,孩子并不懂。我便抓住这个时机,结合压岁钱,教会孩子认识人民币的面额。同时告诉孩子,钱是有用的,要珍惜,要有计划地使用。 第三,培养孩子独立支配压岁钱的能力。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压岁钱自然是大人代管。到会走路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尽量告诉孩子,红色利是封里的压岁钱,是亲戚给他的,应当由他自己好好管理。我们找了一个奶粉罐子,让他把自己的钱放在里面,叮嘱他自己保管好。现在,孩子有时自己去商店买文具、玩具和食品,大多是用他自己的钱。五岁以后,孩子会隔一段时间数数自己剩下多少钱了。 总之,我把压岁钱风俗,当作教育孩子的重要契机。现在,孩子知道压岁钱的内涵,其中有祝愿,有文化,有讲究,也就知道它的份量,就更懂得珍惜它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6
《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规定,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
《民法通则》第18条第1款“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不是应该,是必须,严重点说你这是违法行为,监护人没有权利没收任何的被监护人的财务
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如果给了压岁钱家长可以随意没收的话,那么我们的传统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压岁钱里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鼓励,如果收走压岁钱的等于收走了祝福与鼓励,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家长陷入了一个误区,别人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自己也要给别人的孩子压岁钱,没收孩子的压岁钱是应当的,但是,你可以看看以前的家长,哪里有没收孩子压岁钱的,其实你们只是把孩子当成了称面子的桥梁而已
大人给孩子发“红包”属于赠与性质,与孩子之间形成的是赠与合同关系,“红包”一经孩子接受,赠与合同就依法成立。有的父母认为,他人给孩子压岁钱毕竟只是名义上的,孩子只不过是充当了大人之间人情往来的桥梁。实际上,这是个认识误区。红包给了孩子,其所有权就属于孩子了,家长无权予以没收。
你们没收孩子压岁钱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想法,过年,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他可以让孩子们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看电视,打游戏,不做作业,但是,真正让孩子开心的,莫过于孩子能拿到压岁钱,记得儿时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压岁钱拿到就上交,然后平时拿到个10元就乐的上天了,这样使得孩子们长大后对钱几乎没有概念。长大点的孩子们在拿到压岁钱前就已经计划好了,这些钱要怎么花,怎么玩,可是当你们没收了孩子的钱,你们想过没有,他们也是人,他们的成长已经到了有感情的地步,你们没收了他们的财产,他们却不能与自己的长辈争吵,夺回财产的那种感觉你们想过没有,而这个时候,他们有了感情,但是思想却未完全成熟,只考虑到了你们夺走了自己的财产,并没有想到你们或许是为了他们好,你们间接的造成他们的叛逆心理加剧。这些小的举动(我是说这些举动加起来,并不是说仅仅没收压岁钱),在叛逆期可能使得孩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造成他们的自卑,造成他们的暴躁,甚至逃学等等,这个时候,说不定会使得孩子们接触不良少年,踏上不归之路
我说了这么多,希望家长重视孩子的感觉,他们已经有了感情了,还有他们会思考,你们该做的,不是没收他们的财产,而是引导他们使用自己的财产
我打了这么多字了,除了第一两段,纯手工,希望你能看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