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地理知识结构,形成地理知识体系

如题所述

一 注意知识的分门别类、小模块化
地理知识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初中观念的影响,会给学习地理知识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刚开始学习时,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地理知识的态度,加深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在后续的教学中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小模块知识。比如在讲“地球运动”时,就可以以地球运动作为模块。引导学生先认识地球运动的分自转与公转,然后引出自转与公转的中心、方向、速度和周期,进而再引出自转与公转的轨道平面分别是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它们的夹角为黄赤交角。拓展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引起五带范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范围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后又拓展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样就构建了地球运动的小模块化知识,为后续的复习提供了帮助。
二 去繁求精
对于高中文科的学生而言,高考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除了必修和选修而外,还要求掌握世界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知识。因此,面对如此多的知识怎样把繁而多的知识精益求精,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学习“德国鲁尔区的传统工业”时,本课中有许多的文字介绍。在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条知识线索,它首先分析了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离法国洛林铁矿区近。紧接着分析了德国鲁尔区工业衰落的原因包括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钢铁过剩,最后分析了综合整治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和美化环境。因此,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一条线索,而且德国鲁尔区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案例。在以后的试题中如果遇到分析传统工业(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面临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时,学生可以德国鲁尔区为标准有选择性地解答。这样在繁重的知识学习中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
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但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讲解这些知识时可以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使教学显得更加直观化。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如关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概念,在阐述海洋与陆地温度差异形成原因时,可以先举出物理学科中关于“比热容”的知识。对于海洋与陆地而言,海洋是液体(水),它的比热容比陆地(固体)大。所以海洋具有吸热慢放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的特点。因此对于白天而言,让陆地与海洋同时增温,将会出现陆地气温高于海洋。而夜晚由于陆地放热速度快于海洋,将会出现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这样海洋与陆地之间就会存在一个温度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教学时引入了物理学科中关于比热容的知识,所以学生在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时就更易懂,而且还加深了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一概念的掌握深度。
四 用生活实例点缀知识,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
很多人认为课本知识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其实这个想法很片面。课本知识虽然是静止的,但它所含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而且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知识多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的诠释。因此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去点缀知识,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地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如在讲“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时,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多人还区分不出偏北风和偏南风在气候上有何特点。关于冬、夏季风的特点他们把握不准,也许课堂上记住了但是一做题目时又容易出错。所以对于偏北风(东北风、西北风)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时,可以引用俗语“北风飘,冬来到”从而得出吹偏北风时是冬季,气候是寒冷干燥的。再如必修一关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三类岩石的特点,如果只是单一地用文字和图片去描述它,学生会很容易遗忘。所以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可以从自然界中找三块这样的石头,让学生亲自观察它的质地、气孔多少及其纹理结构,最后再由学生讨论分析得出三类岩石的特点。这样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就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加强知识的记忆深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