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历史上哪些朝代曾以道教为国教?

道教为什么会受到诸位皇帝的青睐,发展成国教?

首先道教从来没有单独做过中国的国教出现过,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其标志是五斗米和太平道的出现,南北朝时期经过陆修静,陶弘景,葛洪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逐渐成为了与佛教并列的国教之一。但在唐宋时期,道教的发展相当繁荣昌盛。特别是唐朝时期,唐太宗想找出一个德高望重的祖先作为吹嘘自己家族的资本,所以册封老子(李耳)为道教教主并封他为太上老君,并向天下正式确立以道教为国教,尊奉道教,位居佛教之前。

北宋时期宋太祖和宋太宗尊奉道教,道教在宋真宗和宋微宗掀起崇道热潮奠定了基础,甚至因为沉迷道教而说神仙保命,暗示自己被授以天命,乃真正的天命之子,北宋时期符箓道法兴盛,以茅山宗实力最为强盛,内丹学经全真教张博端,陈抟等人的发扬而昌盛。

12世纪金朝时期,不愿屈服于金朝的汉人在河南,山东建立了新道教,并以“苦己利人”“全精”“全气”“全神”和“三教合一”等特点,逐渐包容合并了刘德仁建立的“真大道”萧抱建立的“太一道”,开辟了道教发展的新篇章。

明朝皇帝对道教都尊崇的态度,朱元璋尊崇城隍和土地,在全国建立了成百上千的城隍庙和土地庙,明成祖自称为真武大帝的化身,明代宗,明宪宗,明宪宗都任命道士为礼部尚书在这之后,道教的特点是世俗化和民间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3
道教在唐宋时期一度被尊为国教,而且地位还排在佛教之前。之所以受到皇帝的青睐,是因为道教能掩盖他们无能的事实,后来更轻信假道士,导致国破家亡。
第2个回答  2019-07-03
唐朝,老子李耳被李渊和李世民为祖宗,当时的道教被为国教。明朝的朱元璋,相当年在山上就是一个道教传播者,坐上皇帝宝座后,直接立为国教。
第3个回答  2019-07-04
唐宋时期都是把道教的地位抬得很高,尤其是唐朝的时候,以道教始祖老子为祖先,以道教为国教,方便自己的统治。
第4个回答  2019-07-03
唐宋时期,道教在我国十分繁荣。唐朝初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李渊大力推行道教,希望借助道教的力量得以征服人民,巩固自己的政权。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以道教为国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