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铁上看不到45岁以上的中年人,他们失去工作之后都去哪里了?

如题所述

我也想过自己的45岁,在我的印象里,45岁以后是平稳的代名词,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面对职场纷争也会更坦然。

直到前几天公司招保安,来面试的多是些被辞退的基层,也有曾经的白领,近几年裁员已经成了企业缩减开支的主要手段,45岁以上的基层更是被裁的主力军,上有老下有小,身体又不比年轻人,他们能做的也只有低薪通用岗位或者居家附近的“三性”(替代性、辅助性、临时性)岗位了。

除了继续找工作,曾经做过高管,有一定能力的人也会选择“跳槽”。手握能力和人脉会让他们跳到年薪更高的公司,对于他们来说,失业也是个契机,毕竟跳槽已经是他们职业生涯里的家常便饭。

除了跳槽,部分高管也会选择创业。之前做过管理层,积累了足够资金、经验和人脉,遇到合适的项目他们便会大展拳脚自己做老板, 可这创业的结局也好坏参半,有的人生活越来越好,赔光家底的也不占少数。

45岁被迫失业,还有一个去处就是投资。到了45岁哪怕是失业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资金基础和投资经验,部分失业者不继续找工作或者创业,通过投资也能让自己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当然,45岁失业后去开滴滴、送外卖、出苦力的人也不在少数。都是为了生活,不能有好的去处和选择,便只能低下头来找营生,纵然是被裁,找出路也还是其次,最难的是迈过自己心里这道坎。毕竟为了工作奔波了大半辈子,猛然被裁下任谁心里都会有落差。

很多失业的中年职场人也会从此一蹶不振,从此消沉,可见相比着急找新的出路,调整心态才是首要,那么如何顺利过渡这段艰难时期,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第一,认清现状,降低预期

我们首先要知道,大部分年龄稍长的失业者,都很难找到与原职位相当、专业对口的工作了,薪水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幅。企业的招聘门槛也多在35岁以下,这就说明45可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多。

更何况在新兴行业大肆崛起的背景下,人到中年,技能早已落后,再想重新找与自己相匹配的工作也难了,如果还一味地坚持曾经的“高标准”,就很难找到工作。

失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清现状,认清现状不只是看清当下局势,更是看清自己降低标准,第二次职业生涯才能更顺遂。

第二,找准定位,寻求转型

人到中年,体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不上年轻人的,可年长也有年长的优势,相比年轻人,经验丰富、成熟稳重都是优势。

再次进入职场时我们要尽量避免新媒体这样年轻人扎堆的企业,尽量往咨询服务、业务顾问这种看重经验的行业转型,相信在新的行业里也定能寻个出路。

总之,在第二次选择职业时,要尽量扬长避短,选择与优势相匹配的行业,不要头脑一热跟风选择,丢掉自己的优势,这更容易使我们陷入被动。

第三,谨慎选择,降低风险

对于中年人来说,失业可以算得上是塌天大事,因为试错机会越来越少,可以选择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面对选择更要慎之又慎。

上有老,下有小是大多数中年人的现状,相比里子和面子,更重要的是一家老小的三餐温饱,与其妄想顶着高风险赚大钱,不如踏踏实实寻求机会,毕竟,如果失败,想要再次翻身也就难了。

总之,中年之后的失业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摆正心态爱,稳扎稳打总能平安度过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3

地铁上没有超过45岁的工作人员,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升官了,就不在一线干了;二是体力跟不上了,就到二线了;还有一个是身体出状况了,就打道回府了。回家的那些人,有从事一般性职位的,也有一些可能会提升一下,自己当老板。一起看看吧!

一、升职了以后,不大出现在一线了

45岁是一个门槛,无论在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这个年龄的人,要是在一个地方不动,属于工作了将近二十年了。

要是在一个公司里,干了20年还是一个小职员,说明这个人的工作能力的确不咋地。要不然,怎么也是一个部门的小领导了。

要是一个小领导,自然不会经常出现在一线上。当领导,事情自然就多了起来,不再盯着车厢那点事了,事务性工作就多了。

迎接检查需要写表格,还要写日志、周报,这些工作要是交给一线员工去做,未必能做好,只能自己写。这其中,可以稍加润色,让领导知道自己很忙碌,这也是为了以后的能更进一步。

工作自然也要做,检查车厢相关隐患,还有车厢的卫生等方面,但不会经常出现在大众面前,大家不会知道,也不会关注。

他们工作时间,更多是在固定的地方办公,而不是在车厢里。他们真正到车厢检查,应该是上面有检查任务了,或者是有人下来检查,他需要提前捋一遍,以确保万无一失。

大家能够看到的,只能是那些年轻人,在车厢里工作的工作人员,一个是检票员,一个是餐车员,当然,也有可能是安全员。

他们是为大家直接服务的,而45岁以上的老员工,跟大家打交道,就少了很多。其中有些人,是体力跟不上的。

二、体力跟不上,只能在二线

过了45岁,体力明显跟不上了,这也是45岁是道坎的原因。这个年龄的人,生活上相对稳定,也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知道没有什么奔头了。

在职位提升上,要是这个年龄没有提干,那么,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情吧。他们没有了晋升通道,那么,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要是跟年轻人拼,后劲就不足了。

他们面对乘客的时候,已经没有当初的热情了。更多的是将这个作为一份工作,而乘客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他们可能跟不上乘客的思维了。

要是他们还在一线,与乘客的互动不会很好,那么,乘客投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而中年人还觉得委屈,明明很努力,却被投诉了。

而站点为了保证优良率,就会将中年人撤下来,换一些年轻人顶上,这样可以锻炼一下年轻人,还可以跟乘客互动,尤其是女性乘务员,跟乘客互动会更有优势。

中年人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没有了冲劲。行为上就会显现出来,站点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将他们从一线的位置上换下来。

到后勤上,做点其他工作,也是可以的。毕竟是老员工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到了二线,工作压力减轻了,还可以提升站点满意度。

这里没有否认老员工的意思,有些老员工,的确不大适合在一线冲锋陷阵了。有些订票软件或者app,老员工根本玩不转,要是不能解决乘客需求,可能会增加投诉量。

站点为了安全起见,就让老员工干好后勤工作,也是对老员工的保护。老员工也不用那么劳累,可以多陪陪老人孩子,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对于一些老员工,不想在站上工作了,一下子买断了工龄,就可以回到老家了。有些人觉得,这样会更加自由一些。

三、回家之后再找工作,也是一种生活

很多人离开家乡多年,心中依然希望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在外工作了很多年,等到不惑之年了,工作也就那样了,不如回到家乡看看父母,陪伴一下家人。

作为一个成年人,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年轻的时候,在外打拼,没有时间回家,过了中年,也应该在父母需要的时候,回家看看了。

有时候,父母是不愿意麻烦子女,因为子女的工作都忙碌,有些病,就夫妻之间照顾一下。中年了以后才知道当年父母恩,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照顾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父母可能觉得这样会耽误孩子,但中年之后,就算不陪伴父母,也需要陪伴家人。中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孩子上学或者找工作,都需要钱。找到工作以后,还要帮助他们结婚,买房子就是一件大事。买断工龄的钱,未必付得起首付。

还是要找份其他的工作才好,除非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否则,找工作很难。当下的经济形势虽然不错,但想找到心仪的工作,可不容易。

一个月5000+的工作,很多人在争,就算中年人争到了,付出的辛劳,肯定不少。要不然,老板也不会开这个钱请人。

要是没有这样的工作,一个月3000+的工作,在城里生活,基本上是温饱。因为还要补贴一下孩子和老人。

中年人,回到家里,也是很难的。我老公,就是从铁路上下来的,因为受伤。虽然给了一些钱,但这算是我们养老的钱,就没动。

他回来以后,孩子上高中,感觉能考上大学。毕业以后怎么找工作?要是结婚,还得有嫁妆,配辆车是肯定的。这些钱,从哪里来?他就出去找了一个工作,算是临时的。

临时工就是有一天没一天的,一个月拿回来,有时候是三五千,有时候是一两千,补贴家用吧!

想想当时要是没有受伤,说不定就可以干到退休了,只能往后想了。中年人要是找工作,只能是那种临时性或者辅助性的工作了。

四、找到辅助性工作

有些人会觉得中年人,正当时。在农村,45岁绝对是劳动力。但城里就不行了,很多技术性工作,中年人无法胜任。当然,正儿八经本科毕业的或者有技术专长的,人家依然很吃香。

像我老公那种一般性工作,被替代的可能性极大。他能做的,只是帮忙搬运一些东西,偶尔是一些安装门窗之类的工作。

这些工作,有时有有时没的。还有就是到厂里给人看门,有人说,这个工作一般是六七十岁的人才做的。

那是之前的印象了,现在看门要求可多可严了。看门主要是晚上,防止有些人进来干坏事,一晚上只能睡几个小时,两个人轮班。

要是遇到坏人,不仅要打电话通知领导,还要上前制止。要是六七十岁的人,上前制止,基本上会被撂倒。

而两个四十多岁的人拿着警棍或者其他器械,他们就会担心。这也是老板雇他的一个原因,钱并不多。

中年人只能做这种工作了,要不然,他们还能干啥?除非有技术。要真有技术,站点也不会让你买断工龄。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人才。

有些人,心眼活,买断工龄以后,用这笔钱投资自己,提升自我,来实现跃层。自己当老板,也是不错的。

我一个朋友,已过不惑了,突发奇想,要当老板。就自己投资一个小厂子,招了七八个人,干了起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年收入几十万。

人家属于那种有实力,有智力的人,我老公就不大行。守着这些钱,不敢用,就知道存银行。他出去打工,让他跟我朋友学学,他说没有那个脑子,学不来。

没有办法,说了也不听,只好随他吧!看到他每天那么辛苦,只挣那点钱,挺心疼他的,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醒悟。

过了中年,真的很难,无论是再就业还是生活。希望孩子们能看到,多体谅一下家里的难处,而不是就想着自己。

写在最后:

年轻的时候,不努力,觉得在站点就可以干一辈子,等到中年的时候才知道,有一门技术,才行。真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没有好的工作,就不会有好的未来。中年人是这样,年轻人也是这样。作为中年人,希望年轻人能超越我们,及早努力,找到一个好工作,同时爱护好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第2个回答  2021-12-12

中年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受教育程度高或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交通工具基本上是私家车或者在单位附近定居,不必要坐地铁。另外一类呢,就是地铁相对来说也是一种新新事物,对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中年人来说,以前习惯了乘坐公交车的人来说,乘坐地铁程序复杂而且进出也比较麻烦,甚至不知道这么乘坐或者换乘,所以他们也尽量坐公交车也不坐地铁。

45岁以前,家庭负担少,年轻力壮,加上对职业发展的仍有顾虑,所以就有选择如何能与自己愿望吻合的职位和公司,而这些公司大多都是远离居住区的工业园或者商业区,这样就有选择适合他们住宿费用负担而不得不在远离办公场所(工作地方)的住宿。45岁以后,上有老下有小,加上职业也基本确定了,也就选择附近的公司,以便照顾老小为主。

45岁混到了中高层的。企业中能见到年龄大的,基本上绝大部分都能混到中高层。这些人经验丰富,水平也足够,在私企外企还是挺吃香的。

45岁还是普通员工的。如果是社会招聘,基本上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因为要一个四五十岁的人,还不如要个刚毕业不久的,能力差不多,工资还便宜,加班没问题,好管理。所以45岁以上还是普通员工去面试,要么降低工资,要么去不好的企业。

45岁虽然是普通员工,但是在企业干了很多年。这类员工在大公司比较多,这些人可能学历不高,能力不强,但是在企业兢兢业业做了很多年,人缘也好,通常公司都不会裁掉,会保留这样的员工,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1-12-10

地铁上不是没有45岁的中年人,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罢了。而45岁之后的中年人,也没有如同网络上传播的一般已经结束了职场生涯。一部分45岁之后的中年人成为了企业的中高层,还有一部分和年轻人一样,依然做着基层的工作,依然在为了生计奔波。当然了,财务自由不上班的也不是没有。

45岁的人真的不坐地铁吗

45岁的人也会乘坐地铁,但是对于中年人来说,特别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一部分人是不愿意去挤地铁的,因为大城市的地铁真的很拥挤,相比之下,自己开车还是舒服很多的。当然了,乘坐地铁的也有很多,可是没有人会把年龄写在身上,只为了证明自己是个45岁还在乘坐地铁的中年人。

45岁失业之后的人都去哪里了

45岁失业很正常,和20岁、30岁失业是一样正常的。一般来说,有一些人脉的45岁以上的中年人,可以依靠自己的人脉,以及工作多年所拥有的经验重新找到工作。而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就是不断的投简历找工作罢了。当然了,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不喜欢照片45岁以上的中年人,但是不代表中年人已经彻底失去了职场竞争力。

这个问题首先就是错误的,毕竟45岁并不是一个人职场生涯的结束,我们退休还要50、60不是吗?所以大家也不要焦虑,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年龄段的活法。但是请千万不要看不起45岁还坐地铁,45岁还失业的人。生活本身就已经如此艰难了,为什么我们普通人之间还一定要相互倾轧呢?谁都会有45岁的那一天,那么不如让我们一起改变职场环境,给45岁以上的人也一个更好的职场环境不好吗?

第4个回答  2021-12-10

中年,这个词本来给人的感觉是经验丰富,事业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加了几次变迁。疫情以来,我国的就业环境对上班族很不友好。因为到了45岁,将面临巨大的工作危机。因为对除了管理层或技术太强,难以替代的人来说,很容易被优化,转移到社会上,不好听的说法是被公司开除弃了。


到了45岁就很难再找到工作了。很多公司有明确的要求,要招聘45岁以下的,特别是互联网公司。有数据显示,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从27岁到33岁不等,33岁以上都很少,30岁以下占大多数。所以,地铁上看不到45岁以上的中年人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么,中年人失去工作后都去哪里了呢?

外卖配送行业

外卖虽然不太体面且劳累,但是进入门槛低,赚钱多。美团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60%的全职骑手每月超过收入5000元。当然,再辛苦一点的话,月收入会更高。所以,外卖骑手也成为了很多高龄上班族的首选去向,甚至高学历者也在做外卖,7万名硕士成为骑手。

代驾行业

现在说实话,我觉得代驾真的比自己打车贵。有时候只需要几十元的打的费,但是代理驾驶却可以贵上一半多。在大家看来,代驾太贵了,赚钱也太容易了吧。那么这些代理司机一个月到底能赚多少钱?

做代驾的朋友说了实话,现在他每个月,也就是5600元的收入而已,自己买一辆折叠式自行车,晚上利用业余时间代驾,和锻炼身体差不多。因此,失业的中年人想每天赚200元,代理驾驶很容易实现。

个体工商户

现在市场上有人每天跑各地的批发市场,就是专门帮助一些小商家把东西带进来。基本上每件商品5元,产品价格比自己去外地进货便宜得多。失业的中年人开始摆地摊,或者和市场上的跑货人合作。

如果不想做这种工作,还可以选择自己做小老板,摆小吃摊卖早餐或夜宵。其实很多摊位不显眼,但赚的钱并不比白领少,月收入不菲,甚至有些店家可以买下几套房子。但是这个行业的门槛有点高,首先要有一点本钱,更重要的是手艺好,否则吸引不了顾客,而且很累。毕竟要早起摸黑,但是时间比较自由,想休息的话可以随时休息。

事实上,有很多行业不太限制年龄,比如工厂、建筑工人、或者蔬菜销售,但这些行业门槛低,面子不好看,所以很多人不喜欢去。尤其是高学历的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这种低门槛的行业。但是大环境就是在45岁被裁员,找工作困难的时候,很难不屈服于命运。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45岁以后的职场危机真的很难避免,大部分的中年能只能去干一些基础的行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