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军的方面军是什么编制?有多少兵力呢?

如题所述

我们都知道,日军在二战时期的军事编制很奇葩,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家的军、师、旅、团、营的编制,日军部队的基本编制为: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亚战场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日军人数也不断暴增,巅峰之时,日本几乎所有适龄青壮年都加入了军队,日军人数近千万。随着几十万、上百万人参加的大会战不断爆发,最高一级只有2万余人的师团编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军的军事作战需要。

因此,在师团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指挥,日寇军队中开始出现“军”、“方面军”甚至“总军”这种编制。“方面军”,就是介于“军”和“总军”之间的一种编制。日军的“军”和其他国家的“军”级编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编制并不固定,人数也更多。

通常来说,日本军级编制,辖有数个师团,甚至直接辖有数个旅团。例如,驻扎华东地区、长期作为日寇在华机动兵力的第11军,就曾辖有六个师团,总兵力近20万。

而在日军“军”一级编制以上的编制单位,则是方面军。而在方面军这一编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日本的华北方面军了。华北方面军也是日寇全面侵华战争后设立的第一个方面军,华北方面军辖有两个军,主要目的为控制中国华北五省。

日军从1937年开始,一共筹建了21个方面军,在日本战败投降之时,仍有17个方面军。由于日军“军”一级单位的人数就不确定,因此日本方面军所统辖的兵力,彼此之间差异也十分巨大。

例如,隶属于满关东军的日本第一方面军,辖有第三和第五两个军,同样隶属关东军的日本陆军第三方面军,则辖有两个军和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和两个师团。总兵力显然比第一方面军更多。

而我们最熟悉的华北方面军,抗战期间,华北方面军长期辖有第一和第二两个军,同时直辖两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总兵力约20余万人。日军大部分方面军的编制都是如此,辖有2到4个军、数个师团及混成旅团,总兵力在20万至40万之间。

至于日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强大,除了日军士兵营养丰富、训练有素、身体强壮、被武士道和军国主义洗脑后悍不畏死之外,还有日寇完善的工业体系,充足的后勤补给和先进的武器有直接的关系。

日军的装备相对于中国军队,如果说步枪等轻武器,中国与日寇尚可一比的话,那么在重型武器,如火炮、坦克、飞机等方面,中国完全没有可比性。因此,每当大的战役和会战爆发之时,日军飞机、坦克、大炮轮番洗地,中国军队毫无还手之力,尚未与日本士兵短兵相接,中国军队已经伤亡惨重,自然不是日军的对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