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的起源、发展

漫画最早起源于哪里?几年几月出现的漫画?

  【起源和发展】
  漫画二字起源于日本,最初用“漫画”二字的叫做葛饰北斋,其人于德川时代,约合我国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北斋”漫画为漫画的开山老祖。
  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并注明为漫画,这是中国最早称之为漫画的作品。
  西方漫画源自英国,19世纪法国画家杜米埃在西方漫画史上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
  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漫画发展至今天,已嬗变成了三种形态,即讽刺幽默的传统漫画、叙事的多幅或连环卡通漫画、探索性的先锋漫画。
  讽刺、幽默的传统漫画我们平常总会看到。
  卡通漫画是借鉴卡通手法、风格而编画的连环漫画。
  先锋漫画——至今在国际上仍然没有清晰的定义,一般指介于传统幽默的传统漫画、叙事的多幅或连环卡通漫画、探索性的先锋漫画。
  漫画与前卫艺术之间的边缘艺术形式,或者说是受当代先锋艺术催化而生的一种新的漫画流派,强调在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上的探索功能,对传统漫画具有“颠覆性”。
  朔本求源,漫画自诞生那天起,就标志着它高贵的艺术血统,据史料记载,早在十五世纪的欧洲一些夸张变形人物形象就出现在绘画作品中。有史可查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和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画家威廉•贺加斯在他们的素描稿和油画中频频出现一些夸张变形人物造型,尤其是贺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时髦婚姻》、《性格与漫画》等,标志着近代西洋漫画的形成。而有"现代漫画之父"之称托马斯•罗兰森。他虽然受到贺加斯很大影响,但在人物造型上以及立意上更具有现代意识的漫画特征,奠定了现代西方漫画的风格。
  也许是漫画的夸张变形特征,以及指桑骂槐的隐喻性,在它萌芽期就成为教派之间斗争中血不见刃的利器。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它又承担起政治派别斗争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讽刺漫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漫画逐渐向多元化拓展。虽然20世纪以来漫画家继续用其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不过随着个性化社会的到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于自身生活和感觉的体验,曾经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漫画,发展成为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幽默画,更加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漫画不断派生出不同风格和内涵的漫画艺术作品,使漫画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提及现代漫画的时候,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所指的不仅仅是政治讽刺的漫画了。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应该说讽刺漫画是当代漫画发展的鼻祖。
  十七世纪的欧洲,在英国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一批优秀漫画家筑起了英国现代漫画的黄金时代,诞生了大讽刺漫画家威廉•贺加斯。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一些大都市纷纷创刊漫画杂志,漫画家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他们用讽刺幽默的画笔描绘都市生活以及为市民宣泄心中的情绪,深得人们的喜爱。1841年英国伦敦《笨拙》(Punch)讽刺杂志创刊,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掀起了批判风潮,而这股风潮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中国、日本也感染了这股热潮。
  由于漫画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科学精神的影响,以人为本、关注人性。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各种类型的漫画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个时期出现了幽默漫画、多格漫画、长篇连环漫画等等。而漫画的成功商业运作,当数二十世纪的日本和美国,漫画已成为这两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他们把十九世纪一支独秀的漫画开山鼻祖英国远远地抛再了后面,并开创现代漫画的新纪元。
  什么是漫画的属性?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它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绘画,它与其它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艺术。
  (一)萌芽期:1945-1949年,以陈炳煌及出版《新新》月刊的新高漫画集团成员 四大编辑陈家鹏、王花、叶宏甲、洪晁明及漫画专栏的作家:包括陈定国、梁梓义、华王儿等笔名可称为台湾本土的第一代漫画家,而此时期的代表作还包括了:漫画家王朝宗创作的《水浒 传》 为台湾光复后第一本连环漫画单行本。1949年经历二二八事件后,台湾漫画也一片沉寂。
  (二)兴盛期:1946-1960年,随国民党中央政府迁台之前辈漫画家如梁又铭、梁中铭带 来了各类丰富的漫画,也启开了两岸漫画交流的先河。中央日报、新生报、日日新报于此一时期各版面提供了为数极多的时事评论的报刊漫画:政治漫画家如朱啸秋、陆庆祥、友心、亚文、斌 人、马得的画作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另外,张有为的四格单元《刘郎奋斗史》是自传式的题材、廖未林的《咪咪先生传》、牛哥的《牛小妹》、陈弓的《阿华》则为当时儿童漫画的代表作。至于连环漫画如陈海虹的《小侠龙卷风》、叶宏甲的《诸葛四郎》、陈定国的《吕四娘》、刘兴钦的《阿三哥》、《大嬏婆》等脍炙人口的连环漫画缔造了空前纪后的漫画黄金时代。而此一时代 后期孕育出的漫画家还包括了林文义、洪义男、许淞山、游龙辉、杨进士等持续推动儿童漫画的创作。
  (三)哀颓期:1961-1981年,由于1952中央、新生两报的漫书版相继停刊,转 载外国漫画的风气取代了本土的评论漫画虽然为台湾漫画引进了国际观,不过也间接影响了本土漫画发表的创作园地。另外,国立编译馆于1963年的漫画审查制度最为前辈漫画家诟病争议,尤其对于日本漫画的盗版漫画及媢俗的文化移植及市场导向,甚至对文化教育影响,至今皆为优质漫画的最大隐忧。
  (四)转型期:1974-1982年,此一阶段的主要特色在于漫画推广活动的办理及国际 漫画文化的交流,前者以台北市新闻处于1974年举办之中国当代漫画展为例,参与的漫画家多达八十九人且观赏民众亦达十五万人次。另中国漫画学会于1986年接受美国亚洲学会推荐李阐等为期三梯次为期一个月的访美漫画交流活动与行政院新闻局于1987年主办的李表哥及国际漫画比赛开启了漫画家国内外交流的先河。值得注意此一时期的漫画期刊如《漫画剧 场》《皇冠漫画周刊》《欢乐漫画半月刊》《汉堡漫画》《漫画捷豹》都以专栏或连环漫画的形式提供本土漫画家非常多的发表园地。此一时期发表儿童漫画的漫画家主要如邱若山、邱若龙、 孙家裕、敖幼祥、麦仁杰、洪德麟、刘兴钦、郑雅铃、刘宗铭、王金选、王平、王金选皆已崭露头角。
  (五)成熟期:(1983年-)此一时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画的多元化与连环漫画的流行、 漫画理论的研究、漫画人才的培训与奖励及国际观,而于1998年成立的台北市立图书馆则首开了公共图书馆以漫画为馆藏特色的先河。
  【日本漫画史概述】
  日本是个漫画大国,从日本第一部漫画的诞生发展到现在漫画杂志与单行本的发行量占杂志和图书发行总量的45%,囊括科幻、探险、政治、经济、恋爱、体育、历史、科学、宗教、幽默玩笑、文艺小说、奇闻逸事、纪实报告文学等等多种题材。漫画,已成为日本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休闲。
  从第一部日本漫画打入中国开始,中国的读者们开始接触到了日式漫画,开始为其细腻的画风、夸张但不失美感的造型、独特的分镜和绝佳的故事内容深深吸引。日本的漫画界发展至今已根据其表现手法与故事内容分为多种不同类型,也于不同领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漫画大师。
  —开创的时代—
  日本漫画界一直将12世纪的鸟羽僧正觉犹(1053-1140)当作祖师爷,他所绘画的《鸟兽戏画》被日本政府列为四大国宝绘卷。12世纪,绘卷戏画开始流行,各种绘卷的诞生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绘画形式。17世纪江户时代初期,京都、大阪的绘师绘画的身材修长的鸟羽绘(以鸟羽僧正的名字为头衔的绘画派系)成功地造就了新时代的浮世绘画风。1760年,日本著名的浮世绘师葛饰北斋首次将漫画一词用于画作上,他的《北斋漫画》闻名世界,甚至为欧洲的绘画界带去震撼。
  1861年,英国漫画家查尔斯•华格曼前往日本任《伦敦图画新闻》的特派员。翌年,他创办了一份10页左右的漫画志——《日本笨拙》。这本以时事漫画和风俗漫画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为日本的漫画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21年后,法国漫画家乔鲁吉•毕戈在旅日期间出版了《团团珍闻》、讽刺画集《TOBAE》以及其他杂志等。这两位欧洲漫画家为日本漫画的革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风格影响着日本新生代的漫画家。
  —明治维新的新漫画—
  1900年,《滑稽新闻》、《东京泼克》、《时事漫画》、《大阪滑稽新闻》等纷纷创刊,这些模仿西式漫画的批判式口吻、幽默感以及造型的新漫画成就了当时的漫画时尚。明治时期(1870-1911),日本现代漫画开始兴起,日本漫画史上著名的北泽乐天在先人的基础上确立了日本现代漫画。1906年,北泽创办了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这本刊物的诞生标志着日本现代漫画的开始。大正时期(1912-1925),漫画大师冈本一平首创了故事漫画并一举成名。由此开始,故事漫画开始风靡。1912年,以冈本为中心的10位漫画家成立了“东京漫画会”并于1915年举办了第一次漫画展。此后,平均每年都会举办1-2回展出。大正时代的日本漫画界在他们的主导下显得相当活跃。
  —幽默与偶像—
  1923年,日本第一个漫画偶像诞生。他是由桦岛胜一刊登于《日刊朝日俱乐部》的《阿正的冒险》中的角色。一年之后,漫画大师麻生丰刊登于《报知新闻》上的幽默长篇漫画《满不在乎的爸爸》引起极大的轰动,这部漫画给经历了东京大地震后的人们带来极大的鼓舞。由此开始,幽默漫画开始大量出现于报纸、刊物中。由于其极高的受欢迎度,越来越多的漫画家开始投入这一类型漫画的创作中,幽默漫画的阵容开始日益壮大。
  1924年,正力松太郎就任《读卖新闻》的新社长,为了向新市场挑战并争取更多的读者群,他特别设立了漫画部,将麻生丰、下川凹天、实户左行、堤寒三、柳濑正梦等人招入旗下,并于同年10月发行了4页的彩页附录。时至昭和初年(1925年),漫画的受欢迎度已达到顶点,连载漫画已逐渐成为日本漫画界的新模式。
  1925年以后风花雪月派和无产者派开始兴起,他们的画风与故事成为当时漫画界的一大特征。1926年-1936年,少年漫画开始大放异彩。田河水泡的《黑流浪汉》、岛田启三的《阿吉历险记》成为日本全国少年们争相传阅的经典之作。而横山隆一的《健少爷》、《小阿福》不仅获得少年的喜爱,更吸引了大批成年人翻阅。
  随着漫画创作队伍的壮大,日本的漫画界迎来了漫画改组的时代,漫画家纷纷成立团体。1932年,创作《漫画人》的漫画家近藤日出造、杉浦幸雄、横山隆一等20人建立了“新漫画派集团”。由此开始,许多志同道合的漫画家们开始组建团体,日本漫画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新漫画的时代—
  1945年,由于缺乏纸张,漫画的出版数量开始减少。从1946年到1950年,战后的新价值观打乱了之前的传统和秩序,各种漫画因此应运而生。此时的日本漫画界出现了一位为日后的日本漫画带来深远影响的大师。他就是手冢治虫。1946年,手冢治虫的《新宝岛》的问世是日本漫画迈出成为现代主流映象漫画的第一步。他将电影运镜的手法运用于漫画,为漫画映象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1947年,《漫画少年》创刊,这本少年漫画刊物成为当今漫画巨匠们的摇篮。曾在此刊物上发表过作品的作者有藤子•F•不二雄、藤子不二雄A、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松本零士、手冢治虫等。
  1949年,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创刊,少年漫画开始迅速发展。时至今日,《少年JUMP》已成为日本漫画界出品优秀漫画的巨头之一。这一时期,杉浦茂的荒诞漫画、横山泰三的社会评论漫画拓扩了漫画类型。而手冢治虫初期的三部优秀科幻作品《前世纪》、《大都会》和《未来世界》也于此时登场。另外,山川总治的《少年王者》和福岛铁次的《沙漠的魔王》进一步完善了漫画类型。
  —动画时代—
  50年代,日本逐渐从战后的混乱中复苏,日本的漫画也开始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1959年,讲谈社的周刊《少年MAGEZINE》、小学馆的周刊《少年SUNDAY》等杂志纷纷创刊。同年,东京电视塔建成,电视开始影响着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
  随着电视娱乐的突飞猛进,许多深受欢迎的漫画作品被改编成动画,动画化的成功同时促进了漫画的发展,时至今日,日本的动漫画已是不可分隔的两大领域。一部优秀的漫画作品势必会制作成动画,而一部热播的动画也会物色漫画家为其执笔绘制漫画。
  —迅速发展—
  1965年-1975年是日本日本漫画迅速发展的10年。各种不同类型的漫画开始正式划清范围,各种适合不同类型漫画刊登的杂志也相继创刊。各大杂志社开始出版分别适合中、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甚至各阶层的社会人士的漫画杂志,漫画开始受到社会的注目。
  1964年,因为“新漫画派集团”的核心人物近藤日出造等人的极力呼吁,日本漫画家协会由此诞生。日本漫画家协会的宗旨是维护漫画家协会会员的权益,为文化作出贡献。1972年,“日本漫画家协会奖”正式设立,并被誉为最有权威的奖项。由此,日本漫画界开始出现各种漫画奖项,如“文艺春秋漫画奖”、“小学馆漫画奖”、“讲谈社漫画奖”、“读卖国际漫画奖”、“手冢奖”、“赤冢奖”、“藤子不二雄奖”等。
  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随着一些小说作家加入漫画脚本的创作,日式漫画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而正统少女漫画也开始呈现上升之势。这一时期著名的少女漫画家有中满智子、细川知荣子、西谷样子、水野英子等等。她们的作品开拓了少女漫画的新题材,少女漫画也由此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赶超上少年漫画。而池田理代子的《凡尔赛的玫瑰》更是将少女漫画推上了高峰。、
  —步入成熟—
  80到90年代,日本漫画进入成熟阶段。此时的漫画流派无论在画风、题材还是故事情节等方面都呈现多样化,各大杂志社也基本确立了其地位和出版方向,旗下漫画家们各显其能,日本漫画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许多漫画周边产品也相应地得到发展,如玩具、模型等等。日本漫画事业体制已基本稳定,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系统。
  每年,日本都会举行各种漫画欣赏和漫画巡展,为读者展示更多优秀的漫画作品以及发掘培养新一批的漫画人才。漫画的出版也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发展到了租界版、单行本、单行本完全版、精装版、文库版等等多种出版形式。
  如今,虽然动画、游戏的迅速发展为漫画界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的漫画家的加入,日本的漫画界依然会蓬勃发展,继续为喜欢日式漫画的读者创作更多优秀而精彩的漫画作品。
  [编辑本段]【中国新漫画的兴起】
  【内地漫画】
  新漫画不是中国本土的,但这个词是中国原创的,而大家都很熟悉的漫画大致可分为新漫画和讽刺漫画。
  海外新漫画进入中国内地是在1981年,但那时还没什么网络,能清楚新漫画到底是什么的中国人一个也没有。
  在此我要特意拎出四部在中国影响很大的动画:《圣斗士星矢》《龙珠》《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它们都是根据主流的少年新漫画改编的作品,原作分别是车田正美先生、鸟山明先生、井上雄彦老师和青山刚昌先生。随着日本新漫画发展近百年,少年新漫画无疑已经成为了新漫画中的主流。少年新漫画都是积极向上的,主角都是一些很单纯的、并且发展空间巨大的四有少年,偶尔也有些比较另类。(我还要扯一下,《浪客剑心》是少年新漫画,谈不上青年,看它连载的杂志类型也能知道。但根据它改变的动画《浪客剑心追忆篇》是绝对的青年动画,并不适合儿童观看。)通过我举的动画我只是要说明,“动漫”这个词很有问题。先不管它的漫是指漫画而不是新漫画,所有有人气的动画都是改编自人气本身就很高的新漫画,也就是动画离开了新漫画就不存在发展,新漫画是基础。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原创的,但能被称之为经典的动画 ,即使是《cowboy bebop》 《evangelion》(《evangelion》没原著,本词条原作者说的原著是后来的衍生漫画版,《evangelion》的创意是庵也秀明(导演)看了一个介绍胎儿与母体连接的A10神经的电视节目后萌生的)也都是有原作的,只不过新漫画原作被动画压了下去,但若没有原作,《cowboy bebop》 《evangelion》也不会存在。听说貌似(没貌似)《高达》是原创的,但我没看过,抱歉,我只看过《高达seed》,看完后觉得没我想的那么大气,简单得说就是不怎么样(纠正一下作者,高达seed可是不少高达粉们不认同的所谓新高达是高达走向女性向(腐女们的YY源泉)与商业化(娱乐化,迎和年轻人口味)的开始(吧?)不怎么样是当然的,老高达可是很有内涵很恢宏大气的).............不过如果《高达》系列是原创的话,那它就是所有动画中唯一的原创经典,除此之外,别无二家(依然纠正,原创片子虽然从比例上看低但数量还是很多的,比如忘念扎姆德,鲁鲁修,黒之契约者什么的)。

  【台湾漫画】
  台湾漫画在廿世纪初,日本统治的时代即发行过《台湾泼克》期刊,如同时期的台湾文学 一样,受到皇民文化的影响。唯约于1930年代初期成名的台湾漫画家,包括陈定国、王朝基、陈光熙、许丙丁等虽在日本统治下,其创作对本土的意识浓烈,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根据洪德 麟的说法:1954年由漫画家陈炳煌创作的《鸡笼生漫画集》为台湾第一个出书的漫画家。根据李阐的说法,将台湾漫画史初分为:
  (一)萌芽期:1945-1949年,以陈炳煌及出版《新新》月刊的新高漫画集团成员 四大编辑陈家鹏、王花、叶宏甲、洪晁明及漫画专栏的作家:包括陈定国、梁梓义、华王儿等笔名可称为台湾本土的第一代漫画家,而此时期的代表作还包括了:漫画家王朝宗创作的《水浒 传》 为台湾光复后第一本连环漫画单行本。1949年经历二二八事件后,台湾漫画也一片沉寂。
  (二)兴盛期:1946-1960年,随国民党中央政府迁台之前辈漫画家如梁又铭、梁中铭带 来了各类丰富的漫画,也启开了两岸漫画交流的先河。中央日报、新生报、日日新报于此一时期各版面提供了为数极多的时事评论的报刊漫画:政治漫画家如朱啸秋、陆庆祥、友心、亚文、斌 人、马得的画作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另外,张有为的四格单元《刘郎奋斗史》是自传式的题材、廖未林的《咪咪先生传》、牛哥的《牛小妹》、陈弓的《阿华》则为当时儿童漫画的代表作。至于连环漫画如陈海虹的《小侠龙卷风》、叶宏甲的《诸葛四郎》、陈定国的《吕四娘》、刘兴钦的《阿三哥》、《大嬏婆》等脍炙人口的连环漫画缔造了空前纪后的漫画黄金时代。而此一时代 后期孕育出的漫画家还包括了林文义、洪义男、许淞山、游龙辉、杨进士等持续推动儿童漫画的创作。
  (三)哀颓期:1961-1981年,由于1952中央、新生两报的漫书版相继停刊,转 载外国漫画的风气取代了本土的评论漫画虽然为台湾漫画引进了国际观,不过也间接影响了本土漫画发表的创作园地。另外,国立编译馆于1963年的漫画审查制度最为前辈漫画家诟病争议,尤其对于日本漫画的盗版漫画及媢俗的文化移植及市场导向,甚至对文化教育影响,至今皆为优质漫画的最大隐忧。
  (四)转型期:1974-1982年,此一阶段的主要特色在于漫画推广活动的办理及国际 漫画文化的交流,前者以台北市新闻处于1974年举办之中国当代漫画展为例,参与的漫画家多达八十九人且观赏民众亦达十五万人次。另中国漫画学会于1986年接受美国亚洲学会推荐李阐等为期三梯次为期一个月的访美漫画交流活动与行政院新闻局于1987年主办的李表哥及国际漫画比赛开启了漫画家国内外交流的先河。值得注意此一时期的漫画期刊如《漫画剧 场》《皇冠漫画周刊》《欢乐漫画半月刊》《汉堡漫画》《漫画捷豹》都以专栏或连环漫画的形式提供本土漫画家非常多的发表园地。此一时期发表儿童漫画的漫画家主要如邱若山、邱若龙、 孙家裕、敖幼祥、麦仁杰、洪德麟、刘兴钦、郑雅铃、刘宗铭、王金选、王平、王金选皆已崭露头角。
  (五)成熟期:(1983年-)此一时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画的多元化与连环漫画的流行、 漫画理论的研究、漫画人才的培训与奖励及国际观,而于1998年成立的台北市立图书馆则首开了公共图书馆以漫画为馆藏特色的先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2
依据大美百科全书描述漫画的起源,可追溯公元3000年前埃及画家创作出的娱乐卡通或动物 简笔图,而17世纪英国销售极佳的宣传画册Punch and Judy则可谓世界第一本漫画书,至於西 元1910则进入欧美漫画的黄金时期,直至近年更蔚为风潮。

我国近代的漫画家至民国初年首推丰子恺,漫 画(Comic )一词,根据1943年定义 :『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后,广为现代辞书所沿用增修。例:《国语日报辞典》、《王 云五小辞典》皆提到『漫画为含有讽刺、幽默、教育意义的简笔画』。至於英文漫画名称的说法,笔者归纳如次:(一)Cartoon是卡通的总称(包括漫画及动画)。(二)Caricature是讽刺画,特指肖像漫画(或称似颜漫画)。(三)Comics泛指漫画的总称:包括幽默漫画、单元漫画、连环漫画。(四)Comics Strip指多格漫画或称单元漫画、连续漫画。本文所指称的漫画在泛指英文的Comics总称。就形式上包含单幅漫画、多格漫画、连环漫画。

台 湾 漫 画 史 概 述

台湾漫画在廿世纪初,日本统治的时代即发行过《台湾泼克》期刊,如同时期的台湾文学 一样,受到皇民文化的影响。唯约於1930年代初期成名的台湾漫画家,包括陈定国、王朝基、陈光熙、许丙丁等虽在日本统治下,其创作对本土的意识浓烈,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根据洪德 麟的说法:1954年由漫画家陈炳煌创作的《鸡笼生漫画集》为台湾第一个出书的漫画家。根据李阐的说法,将台湾漫画史初分为:
(一)萌芽期:1945-1949,以陈炳煌及出版《新新》月刊的新高漫画集团成员 四大编辑陈家鹏、王花、叶宏甲、洪晁明及漫画专栏的作家:包括陈定国、梁梓义、华王儿等笔名可称为台湾本土的第一代漫画家,而此时期的代表作还包括了:漫画家王朝宗创作的《水浒 传》 为台湾光复后第一本连环漫画单行本。1949年经历二二八事件后,台湾漫画也一片沉寂。
(二)兴盛期:1946-1960,随中央政府迁台之前辈漫画家如梁又铭、梁中铭带 来了各类丰富的漫画,也启开了两岸漫画交流的先河。中央日报、新生报、日日新报於此一时期各版面提供了为数极多的时事评论的报刊漫画:政治漫画家如朱啸秋、陆庆祥、友心、亚文、斌 人、马得的画作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另外,张有为的四格单元《刘郎奋斗史》是自传式的题材、廖未林的《咪咪先生传》、牛哥的《牛小妹》、陈弓的《阿华》则为当时儿童漫画的代表作。至 於连环漫画如陈海虹的《小侠龙卷风》、叶宏甲的《诸葛四郎》、陈定国的《吕四娘》、刘兴钦的《阿三哥》、《大嬏婆》等哙炙人口的连环漫画缔造了空前纪后的漫画黄金时代。而此一时代 后期孕育出的漫画家还包括了林文义、洪义男、许淞山、游龙辉、杨进士等持续推动儿童漫画的创作。
(三)哀颓期:1961-1981由於1952中央、新生两报的漫书版相继停刊,转 载外国漫画的风气取代了本土的评论漫画虽然为台湾漫画引进了国际观,不过也间接影响了本土漫画发表的创作园地。另外,国立编译馆於1963年的漫画审查制度最为前辈漫画家诟病争 议,尤其对於日本漫画的盗版漫画及媢俗的文化移植及市场导向,甚至对文化教育影响,至今皆为优质漫画的最大隐忧。
(四)转型期:1974-1982此一阶段的主要特色在於漫画推广活动的办理及国际 漫画文化的交流,前者以台北市新闻处於1974年举办之中国当代漫画展为例,参与的漫画家多达八十九人且观赏民众亦达十五万人次。另中国漫画学会於1986年接受美国亚洲学会推 荐李阐等为期三梯次为期一个月的访美漫画交流活动与行政院新闻局於1987年主办的李表哥及国际漫画比赛开启了漫画家国内外交流的先河。值得注意此一时期的漫画期刊如《漫画剧 场》《皇冠漫画周刊》《欢乐漫画半月刊》《汉堡漫画》《漫画捷豹》都以专栏或连环漫画的形式提供本土漫画家非常多的发表园地。此一时期发表儿童漫画的漫画家主要如邱若山、邱若龙、 孙家裕、敖幼祥、麦仁杰、洪德麟、刘兴钦、郑雅铃、刘宗铭、王金选、王平、王金选皆已崭露头角。
(五)成熟期:(1983-)此一时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画的多元化与连环漫画的流行、 漫画理论的研究、漫画人才的培训与奖励及国际观,而於1998年成立的台北市立图书馆则首开了公共图书馆以漫画为馆藏特色的先河。
第2个回答  2021-01-26

漫画物种起源与进化——我们来自哪里,去往何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