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谁的作品?

如题所述

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原文为: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预言革命春天即将来临,给生活在黑夜及困境中的人们带来鼓舞和希望。

《西风颂》是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抒情诗人雪莱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五节,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

诗中诗人把西风当作革命力量的象征,它横扫败叶、席卷残云、震荡大海,是无所不及、无处不在的“不羁的精灵”。同时西风对新生事物起了保护和促进作用,是“破坏者兼保护者”。诗人愿意做一把预言的号角,告知人们:如果冬天已经来了,呵,西风,春天还会遥远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西风颂》是雪莱“三大颂”诗中的一首,写于1819年。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

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竞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

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人民正酝酿着反对封建复辟势力的革命斗争。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

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海涅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为之振奋。

这时,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这种难以抑制的激情立刻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这时诗人正旅居意大利,处于创作的高峰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1

出处:出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中英文版节选:

The tumult of thy mighty harmonies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Will take from both a deep, autumnal tone,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韵,

Sweet though in sadness. Be thou, Spirit fierce,

甜美而带苍凉。给我你迅猛的劲头,

My spirit! Be thou me, impetuous one!

狂暴的精灵!化成我吧,借你的锋芒!

Drive my dead thoughts over the universe

请把我尘封的思想散落在宇宙

Like wither'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And, by the incantation of this verse,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Scatter, as from an unextinguish'd hearth

就把我的心声,像是灰烬和火星

Ashes and sparks, my words amongmankind!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Be through my lips to unawaken'd earth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巴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h Wind,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哦,西风啊,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写了很多优秀的抒情诗,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他在《致英国人之歌》里严厉斥责英国统治阶级,把他们叫做雄峰,指出他们是剥削英国人民的寄生虫

诗人号召人民拿起武器保卫自己 :播种吧 ———但别让暴君搜刮 ;寻找财富吧 ———别让骗子起家;纺织吧 ———可别为懒人织棉衣;铸武器吧 ———保护你们自己。

除《致英国人之歌》外,他的政治抒情诗还有《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西班牙人民发起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西风颂》一首,诗人鼓动劳动人民要认识自己的力量,起来改变自己的奴隶处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西风颂》是雪莱“三大颂”诗中的一首,写于1819年。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

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竞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

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人民正酝酿着反对封建复辟势力的革命斗争。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

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海涅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

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这时,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这种难以抑制的激情立刻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这时诗人正旅居意大利,处于创作的高峰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希望对你有帮助:雪莱的《西风颂》全名:珀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生卒: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珀西·比希·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92年生于苏萨科斯郡一个贵族家庭,12岁被送进伊顿贵族学校受教育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第二年因发表《无神论的必然性》小册子被牛津大学开除,不久到都柏林参加爱尔兰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1813年发表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抨击封建制度的专横无道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引起了英国资本主义阶级的仇视,1818年被迫侨居意大利。1818年发表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借用东方的故事歌颂资产阶级革命,抨击欧洲反动的封建势力。1819年完成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采用古代神话题材,表达了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必将获胜的信念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同年完成的诗体悲剧《钦契一家》取材于意大利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反抗暴君的思想,是雪莱最具创造性的作品之一。雪莱还创作了《致英国人民》、《1819年的英国》、《暴政的假面游行》等政治抒情诗,强烈谴责封建统治集团的罪行,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斗争。雪莱在《云》、《致云雀》、《西风颂》等抒情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品想象丰富,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在英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雪莱在1822年7月驾小艇旅行途中,偶遇风暴,溺水于斯佩齐亚海湾,时年30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2-22
雪莱说的。雪莱,全名珀西·比希·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你说的这句是他的《西风颂》,原句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本诗构思于佛罗伦萨附近阿尔诺河畔的一处树林中,并基本上在那里写成。那一天狂风骤起,它温暖又爽人,收尽了将倾泻为秋雨的氤氲水汽。不出我所料,到了日落时分,暴风雨开始了,起先夹有冰雹,还伴有阿尔卑斯山以南地区所特有的声势浩大的雷鸣电闪。
第4个回答  2014-02-22
出自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诗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