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去体制内工作?

根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新高。8月17日封面新闻报道,数据显示,有46.37%的2022年本科应届生将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工作视为好的工作机会,比例远高于互联网大厂(19.78%)、世界五百强企业(9.89%)、金融机构&咨询公司(7.69%)。via. 五环短视频

   老一辈的人认为体制内工作就是“体面”的代名词,曾经被无数年轻人不屑一顾,但是根据最新的数据来看,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择业将体制内工作视为首选。这又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意思就是不管年轻气盛时有多少雄心壮志,在被卑微打工人生涯按在地上摩擦之后,最终的归宿还是编制岗位。很多年轻人早早参透了这句“至理名言”,想法也很简单,反正最后也是要选择体制内的,干脆一步到位,这样也能少走很多“弯路 ”。于是就出现了考试现场“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其次就是各行各业都在内卷,大企业、大厂,虽好,但是也是神仙打架,工作压力更是大。加上如果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买房,生活难度系数直接翻倍。但是回老家进入体制内发展就不一样了,可以直接住在家里,生活开销也没有那么大。如果想在老家买房,房价也相对较低,于是人生就开启了简单模式。于是很多年轻人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体制内的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最后就是很多年轻人口中的 “钱多事少离家近”了。其实很多人都对体制内工作有误解,觉得工作清闲、不会加班、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工资不低。我身边的朋友很多在其中工作的,我也是深有体会,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工作需要,加班是经常的,周末也不一定能双休,有各种各样的细碎的活等着你去做,升职很难,而且工资真的挺低。只能说体制内工作不是一份十全十美的工作,有些人把它想象得过于美好,于是就有了“考体制内工作,只有上岸的那一天开心 ”这样的说法,甚至梦想幻灭之后选择辞职的也大有人在。

   体制内工作确实有好的一面,但是也就是万千工作中的一种而已,没必要过度神化。综上来说,如果想要一份基本上不用考虑公司破产、裁员、失业、下岗、拖欠工资等等这些问题的工作,选择体制内没有错。但是如果想要钱多事少离家近,那么最后大概率就只能实现一个离家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5

现在我身边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毕业,问他们想做什么工作,几乎无一例外都想进体制内工作,这到底好不好呢?

很多人毕业后,有想当公务员的、当高校老师的、进事业单位的等等,我有两个侄女马上就要毕业,都告诉我想当公务员。

这么多人想进体制无非就以下几点:

1、体制内工作再忙,压力也不会有企业大,毕竟真不用随时担心自己第二天会不会被开除,能一直工作到退休带来的内心稳定感,真不是普通企业员工能感同身受的。

在体制内工作,只要不是特别向往上走,只图安稳过一生,真的不用特别看谁的脸色,仅这一点就超过很多公司。

所以山东丈母娘、婆婆特别喜欢公务员的女婿、儿媳妇也是有原因的。(这点是我山东潍坊的朋友先告诉我的,我个人感觉不仅山东,身边的人也是如此。)

2、体制内工资旱涝保收,很有安全感,尤其这几年发生的特殊情况,更体现这一点。

因为这些年的特殊情况,身边朋友有做生意的,有因为店铺严重亏损,不得不关闭店铺;有失业的;有大幅降薪的;有找不到工作的等等,完全失去了收入来源。家里的房贷、车贷、孩子教育费用、生活费用却不会因此而不用花费。

体制内可能也有降薪情况,但至少不会出现特别大幅度的降薪,工资待遇还是依然有保障,不会直接影响到家里的基本生计。

3、不出意外,体制内的工资肯定是逐渐上涨的,退休后的工资待遇大多情况下远比普通企业交养老保险的员工工资要高。

爸爸去医院做手术,同一个病房一位体制内退休的大爷,工资10000+,而我爸是工厂工人,退休工资仅3000多,住院报销比例也不同,真的区别很大。

4、体制内因为工作原因,手里总会掌握或大或小的管理权力,自己办起事来也方便很多。

比如你是某教育局的人,别的不说,你的孩子上学总能获得最新消息。

天天和学校校长、老师打交道,大家都很熟,有时候别人需要亲自去办理的事情,你可能一个电话就搞定。再不济,去办事总能获得别人的热情接待,这也能让心情舒服一点。

甚至有时都不用打电话,一些内部规定就已经解决了外面很多人觉得头疼的问题。

比如我们这里某个非常好的公立大学附属民办小学、中学,只要是公立大学的教职工子女都可以直接就读小学,升初中。非公立大学的教职工女子,则需要进行激烈的竞争才可入校就读。(现在这所私立小学、中学要转为公立学校了。)

5、体制内的收入,总体来说都要高于外面很多普通的打工者。

身边亲戚、朋友一听你是体制内工作的人,看你的眼神都会发光,都会加上一句“好工作啊”,如果再是一些实权部门,不管你是普通基层员工,还是小领导,都会有人自动上门来套近乎。

正因如此,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对体制内的工作,尤其是公务员趋之若鹜,985、211毕业的学生都往里冲。

公务员的职责是公共事务管理,类似于小区的物管人员,他们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经济利润,就像物管人员本身不会直接创造出物业费一样,需要业主所从事的各类实体经济来创业经济价值,缴纳物业费,从而维持小区正常运转。

可是当所有人、所有行业精英都想做公务员,刚入大学就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竞争下来常常最精英的那部分人成为了公务员及体制内员工,那制造业、科技业、农业、服务业等等产业发展又该怎么办呢?

在网上看到一个内容,说现在年轻人都在逃离制造业,一边是体制内拥挤不堪,竞争激烈,一边是生产制造业缺乏人才,长期下去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这样究竟好不好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第2个回答  2022-08-25

一、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学历其实一般,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机会比较公平,是个很好的选择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进入体制内工作,其实一直以来,很多年轻人也都愿意进入体制内工作,只不过以前没有那么明显而已,最近这几年显得特别明显。

其实真正的名校就那么一些,这些名校每年毕业的学生也就是那么一些,剩下的90%以上的学校,其实都是非常一般的学校,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想要在社会上面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真的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如果你去一些企业应聘,很多企业好的岗位,非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根本就不给你面试的机会,所以这也就一定程度上面,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但是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机会不一样,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岗位,绝大多数对于学历,尤其是对于什么学校毕业,并不是特别高的要求,只要你有本科或者专科的学历就可以了。

二、在外面大公司高薪的工作,对学历和能力要求都很高,工作压力都很大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进入体制内工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去外面的大公司应聘的时候,他们这些高薪的工作,对于学历和能力要求都很高,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一般大学毕业的人根本就没有进入大公司好的岗位工作的机会。

像这些一般大学毕业的人,去外面找工作的时候,一般情况也就能找一些小公司的岗位,在这些小公司其实管理是非常不规范的,每个月的工资就是你全部的收入,很多单位都不给你缴纳五险一金,相对来说保障上面确实是太差了。

在外面的大公司里面工作,有的公司虽然说开出的工钱确实是不低,甚至有的单位给出了年薪也很高,但是在这些大公司工作,你就会发现在这些公司工作,尤其是在这些高薪的岗位上面工作,工作压力是很大的,996都已经不算什么了。

一方面是工资确实不低,另外一方面就是工作压力很大,并且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超高的生活成本,根本就不可能让年轻人在这里扎根,最多你也就是一个过客,还不如选择回老家发展,这样的话还能够得到比较体面的生活。

三、体制内基本能够做到朝九晚六,周末节假日休息

能够进入体制内工作,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跟外面大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体制内工作基本上都能够做,到朝九晚六,同时中午还能休息三个小时,这种工作我个人认为还是非常不错的。

其实在体制内的绝大多数岗位工作,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不会超过八个小时的,一般情况早上9:00到单位就已经可以了,中午12点就下班了,同时下午是3:00上班,一般情况5点多就已经下班了,每天工作的时间不会超过六个小时。

虽然说有时候任务比较重的时候,也存在加班的情况,或者是周末赶任务的情况,但是绝大多数都不会产生长期这样的状态,相比于外面的大公司而言,真的是好的太多了。

在体制内工作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各种休假制度落实还是比较彻底的,比如说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可以休假的,同时每年还能够落实年休假,相对来说这比很多大公司都要好很多。

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大家就会发现在体制内工作,其实工作压力真的不大,并且每年的假期也很多,这样算下来的话,其实是非常划算的,这也是很多年轻人都愿意找的工作,毕竟谁不愿意找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呢!

第3个回答  2022-08-26

2020年全国毕业大学生数量874万,2021年全国毕业大学生909万,首次突破900万,同比增长35万。每年毕业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

在整体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因为对自己和行业没有准确的把握和信心,还是有不少同学会选择相对稳定一点的工作,毕竟自己刚出学校,在能力和经验方面有所欠缺,能留给自己的选择也并不是很多,选择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也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稳定的未来,毕竟并不是每个人能有勇气去裸辞,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在没有足够实力和资本的情况下,“求稳”就业其实就是智者的选择。


与其说是智者的选择,更不如说是多数普通人的选择,普通家庭的孩子,其实不太愿意去冒很大的风险,他们找工作的心态,就代表了很多普通阶层。

找工作“求稳”,稳定的工作能带给自己稳定的生活和稳定的未来,能在亲戚朋友之间更体面,能符合父母对自己的职业预期。


每年都有几百万的考公和考编大军,似乎在提醒大家,在这个随时会被淘汰的时代,公务员事业单位是最好的职业,社会地位高,家里人说出去也有面子,一些人考上了公务员,甚至用“祖坟冒青烟”这种话来表达喜悦和意外之情。

这也说明了,其实像公务员这样的工作,在大家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对于这份工作的认可程度也是很高的。


都说选择大于努力,但是正确的选择永远是动态变化的,你要跟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去不断调整你的选择,现在的社会不是你选择哪一行,这一行就永远都能蓬勃发展下去,处在时代风口上的猪之所以能飞起来,那是因为这个时代需要它,所以好的就业选择一定是跟随市场和社会的。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只是在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寻求利大于弊的最优选择。





第4个回答  2022-08-25
第一,工作轻松
体制内朝九晚五,一般的体制内单位9点上班,不到11点下班,下午3点上班,5点下班,事业单位不加班的很少,工作比较劳累。一般没有就业下岗压力。
第二,工作体面
起码是国家人,多少受尊重,大小是个领导级;不像事业单位,大部分根本不把人当人看;
第三,待遇高
相对事业单位,养老国家交,享受的养老比事业单位高,现在我们这边政府单位出来的,退休工资就4千多多的是,而事业单位出来,2到3千就相当不错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