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欧洲人不午睡还能满血状态工作,原因是何呢?

如题所述

原因超简单:因为不吃米饭。中国人尤其南方人从小吃到大的米饭(white rice)是万恶之源,因为米饭是所有主食里面GI值最高的之一。别小看GI (Glycemic index / 升糖指数),这可是比卡路里还要重要的食物指标。GI越高意味着食物转化成血糖的时间越短。血糖迅速升高会促使人体将多余血糖转换成脂肪。然而,血糖升得快降得也快,于是很快又饿了。高GI食物会使血糖大幅波动,是糖尿病和肥胖的一大诱因。那么高GI食物为何让人犯困呢?因为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转化血糖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每天两顿米饭,意味着每天减少两个小时的有效工作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9
欧美人只是不在固定时间睡午觉,因为他们可以想睡就睡。在欧美城市里,草坪是他们天然的床铺,午休、聚餐、会议、锻炼、甚至避难,都可以在草坪上进行。对很多不想掏钱去咖啡馆、不想在拥挤的商场里休息的年轻人来说,写字楼附近的草坪是最好最便利、而且免费的休息场所。其实困了就躺下睡是人之本能。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的研究中提醒我们,睡眠这项本能,很大程度上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战时期大兵们见缝插针地补充睡眠,不论地点场合;在极寒的火地岛,原住民习惯围着火堆集体入眠。
第2个回答  2018-11-19
中国人平均每年的工作时间在2000-2200小时之间,同期英国的平均水平仅为1677小时。尽管平均工作时长已经从8、90年代开始下降了很多,但每年仍有超过60万中国人因为工作过劳死。最辛苦的就是农民工,2013年中国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8.5小时,其中近85%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4小时,也就是说他们周末也要工作。过度劳累,他们也是你在公共场合看到的最多的午睡人群。不只是农民工,在如今的一线城市,“家住城东南角,去西北角上班”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人们普遍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中午‘饭’困了,睡哪儿?”回家是不可能了,通勤成本太高,在办公室将就将就?趴着睡长此以往不利于血液循环,还会影响消化、视力和脑供血。
第3个回答  2018-11-19
‍‍中餐普遍比西餐致困。主要原因是中餐主食中碳水更多,且饮食习惯上,主食占摄入比例也大于西餐,烹制上中餐也常用更多的油。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欧洲人和美国人不午睡下午还能满血状态工作?」因为他们西餐为主,西餐没有中餐那么致困。‍‍
第4个回答  2018-11-19
饮食结构。中国人饮食高GI,这很容易使人犯困,而欧美人在饮食结构中这个问题比较小。具体解释就是,吃了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后,我们体内的血糖值会快速上升,刺激大量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会使食物中的色氨酸进入脑部转化为血清素,继而代谢成褪黑激素。其中,血清素和褪黑激素都是稳定情绪、促进睡眠的脑内荷尔蒙,这就是午后催生睡意的元凶了。但食困症跟基因、人种的关系不大,欧美人吃了中餐后也会无精打采。甚者还有出现“食物昏迷”(food coma)的问题,需要依靠大量咖啡补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