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受别人情绪影响是什么症状 比喻说 你的同事 说 你的情人跟别人约会 我就火了 激动说关我啥事?

如题所述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容易被别人的话语影响心情,有时甚至只是一个无意的眼神就能被打击。

这种情况可以说玻璃心,也可以说是生性多疑脆弱。

同事喊大家一起去吃饭,开头点了其他几个人名字,没有具体点你,你就多心了,于是郁闷,以为有谁在背后说你坏话了,哪里又做错什么了。

听到别人隐约提起你名字,你一定要打听清楚,如果不是认可你的好话,又开始生闷气,觉得肯定还有更坏的话瞒着你。

其实,我们在人世间行走,长了张嘴都是讲别人的,舍不得讲自己,人人都讲过别人,也被别人讲过。(多少问题)

我们要努力不断修炼自己。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有少部分人以议论他人为乐,说话刻薄,无中生有。用放大镜来看别人的问题,就是不去挑剔检视自己。人无完人。何必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

如果容易被他人影响,只能证明我们内心不够强大,要做到忽视他们,不屑他们。

把时间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上,只要自己强了,坏人就少了。自己各方面都很厉害的那一天,那些叽叽歪歪爱说你的人自然都看不见了。

如同猴子爬树,从下面向上爬看到的都是是猴子屁股,等爬到高端再往下看时,全是笑脸。

也就是全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面对他人的言论,我们可以利用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钝敢力》一书。

他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是非常必要的,拥有钝感力的人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而敏感的人在成功到来之前已经放弃。

钝感力包含五项铁律:其一,迅速忘却不快之事。其二,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其三,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其四,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其五,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五项铁律,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

把自己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去看待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一切都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他人有意还是无意的议论,他人的嘲讽,嫉妒,都可以化作我们成长的动力。

借用一段话。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你不是神仙姐姐,不可能人人都喜欢。

调整好心态,努力多读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共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1
从小时候起,我就观察到一种愤怒,它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愤怒的人自己变得更糟糕,就好像生气的人给自己火上浇油。

后来接触心理学,慢慢发现,给我留下很深记忆的这种情绪似乎很像“自恋性暴怒”(Narcissistic Rage)。

因为这个名词字面上实在很负面,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下:此处的“自恋性”并没有任何褒义或贬义的倾向,它只是个心理学范畴的描述。

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听上去很负面的情绪。

一、什么是“自恋性暴怒”

在进一步解释这个不讨喜的字眼之前,我们先区分一下“自恋性暴怒”与通常所说的“愤怒”有什么区别。

日常生活中,愤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绪,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如果愤怒就能够渐渐平复下来,就很可能是一般性的愤怒。

如果愤怒的原因是“理想中的自己”被伤害,而且这种愤怒情绪不会平复,而是时不时就爆发一次——有这种特征的愤怒,我们称之为“自恋性暴怒”。

举一个中国家庭的日常晚餐作为例子(爸妈那一代人尤其明显)。

某天,妈妈做了一桌饭菜,爸爸回家后吃过两口就品评起来,这个咸那个淡,于是妈妈就大发雷霆,而且这顿晚饭时隔半年之后,还会因为此事吵架。

在这个事例中,妈妈认为自己某种“好”的形象被爸爸几句话打破,而且难以释怀,经常发作,这就是很典型的“自恋性暴怒”。

再次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有这种生活经历的妈妈们都有某种“心理问题”,或者有什么很负面的“心病”。

美国心理学家Heinz Kohut早在1972年“关于自恋和自恋狂热的思考”(Thoughts on Narcissism and Narcissistic Rage)一文中就提出了“自恋暴怒”的概念:当一个人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自恋受损”(Narcissistic Injury),此时用来缓解痛苦的情绪就是自恋愤怒,这是一种很普通的自我保护的手段。

因为自尊受损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是个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所有自恋性暴怒非常普遍,可以说人人都有这样的情绪,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二、自恋型暴怒有哪些导火索

首先,“自恋型暴怒”其实是“受伤”之后的一种保护机制。

如果一个人在Ta非常在乎的方面受到了他人的指责或者轻视,并且认为Ta的“自我身份认同”(Self Identity)因此受到伤害,那么即使是多年以后的某次无意的玩笑,仍然会让Ta产生类似的刺痛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某个人的“敏感之处”。

例如一个人曾经因为她的身高或者外貌受过嘲笑,那么即使长大以后她已经长得很高,或者学会化妆,变的十分自信且有气质,她仍然会对这个话题十分敏感,曾经被伤害过的痕迹是很难抚平的。

其实,长大的过程是一个三观重塑,自我价值再次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往往大部分人都可以意识到,那些曾经的嘲笑不是我的问题,我的价值不是被那些人所定义的,但因为那种“自我”、“自尊”被冒犯的感觉产生“自恋性暴怒”是很普遍的。
第2个回答  2020-10-11
具体实验
沙赫特等人将大学生试分为三组,各组都自愿接受同一种药物注射(肾上腺素,但被试不知),注射时,主试向三组被试解释的药物效应各不相同。对甲组告之药物将使你心悸、手抖和脸部发热(这正是肾上腺素的反应);对乙组告之药物将使你感到身上轻度发痒,手脚有点发麻;对丙组则不给予任何说明。药物注射后,让三组被试分别进入两种预先安排的情境:愉快情境和惹人发怒的情境(强行要求被试回答一些繁琐的问题,并吹毛求疵,横加指责)。按照这种设计得到六种不同结果。最终发现乙组和丙组的大多数被试在愉快情境中显示愉快的情绪,在发怒的情境中感到愤怒,而甲组不受情境的影响。虽然都受到同样外界环境,内部生理效应相同,但是情绪体验并不相同。由此说明外界环境不能决定情绪反应,内部生理机制也不能决定情绪反应,而个体对生理效应的认知性解释对情绪体验起决定性作用。即当现实事件与建立的内部模式一致时,也就是与过去经验相一致时,活动平稳进行,人不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反应,如甲组被试一样,他们遇到的生理效应与经验一致,因此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当现实事件与已建立的内部模式不一致时,也就是与经验不吻合时,已有的经验就会被打破,因此产生情绪反应。如乙组和丙组,他们遇到的生理效应在他们已有经验不存在,或者说不符合他们已有的经验,已有的经验必须被打破,并重新建立第二种经验,从而产生了情绪体验。因此,沙赫特认为情绪和情感是认知活动“折射”而产生的
第3个回答  2020-10-11
容易受到别人情绪影响是正常的,只是有的人放在心里,有的人放在脸上,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是成熟的表现,对别人宽容一点,你的情人也可以有别的好朋友甚至情人也可以。
第4个回答  2020-10-11
你举的这个例子换谁也会发火吧,你的同事这样说本来就不对,这已经是触及到个人底线的问题了,你的情绪反应一点问题也没有,相反适当的情绪表达是你建立与别人交往边界的好方法,我认为你不必多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