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掉佛教中的我执?

如何去掉佛教中的我执?

净空法师讲述

【二五】佛法所求的是真实智慧,唯有智慧才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其中讲般若就占了二十二年,可见其为一代教学的中心。“般若”就是真实智慧。般若经的结论就是《心经》末后所云“无知亦无得”。

佛以究竟圆满的智慧观察宇宙人生的真相,为我们说明虚空法界一切万法的本体,就是真如本性。“性”是空寂的,虽然空寂,它能现相,能起作用。但是所现的“相”,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生生世世的全部活动,尽是幻有,不是真有。这种现象不仅包括十法界依正庄严,一真法界也包括在其中。

佛经上说,“一刹那九百生灭”,《楞严经》云“当处出生,当处灭尽”,佛告诉我们这些皆是业果相续的现象。般若经所谓,“当体皆空,了不可得”,《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都是佛以真实智慧观察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所说的一刹那九百生灭,业因果报的相续相,这种说法是对三千年前大众所讲的,显示佛说法是应机而说。当时科技尚未发明,如果没有天眼、慧眼、法眼,决定不能观察到事实真相。

三千年后的今天,科学技术进步,人们可以用最精密的仪器观察宇宙人生,观察一切物体,发现一切万物都是从原子、电子、基本粒子所组成的。过去以为原子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了;近年来由于科技进步,原子可以分裂为中子、质子。随着科学仪器的进步,中子、质子又可以分解,外国人称之为QUARK(夸克),这是目前所发现最小的。是不是还能分裂?科学家认为如果科技再进步,很可能再分裂成更微小的物体。这种分法就像佛经里讲的微尘、色聚极微、极微之微,分到最后就是所谓的“邻虚尘”,不能再分了。

此种基本粒子存在的时间极短暂,不只一刹那九百生灭。这使我们了解佛所说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说明所有一切现象皆为幻有而不是真的,也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假相,是空相,即《心经》里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如果佛对现代科学家说,一定会说一刹那之中有无量的生灭,绝不只九百生灭。我们可以试作证明,现代照相机相当进步,我们用千分之一秒的快门速度,拍摄快速飞行的飞机(时速一千公里),所看到的飞机是静止不动的。若连续拍摄,会觉得飞机逐渐移动,而看出它是相续相,不是真实的。从此可以领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明了“万法皆空”。

佛告诉我们“因果不空”。因为相是果,有果必有因。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这就是十法界的来由。这个现象完全符合《华严经》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完全符合佛在大乘经上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万法皆空”,心想不空,这就是“因果不空”。

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佛在般若经上为什么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万法的体、相、作用皆空,所以教你“应无所住”。“相”决定不会消灭,但是它刹那刹那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宰就是业因,现的相就是果报,业因果报刹那不停的变化。因此这些现象相续而生,所以佛教我们“而生其心”。通达这个道理,则无论在十法界的任何法界,他的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决定没有是非人我,决定没有贪 痴慢。这样的生活就是佛菩萨的生活。超凡入圣,如是而已!

【二六】佛法、世法都不离因果,因果的理论与事实非常复杂,唯有世尊说得透彻、精微到极处。我们必须细心体会,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才能真正体会经中常讲的“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现代由于科技、资讯的发达,不但人们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就是出家人,弘法利生也必须知道与过去完全不同。譬如,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资讯不发达,一般人想闻佛法,修学佛法,必须就近建立道场。因此,在中国大陆、新加坡这些地方,大大小小的道场,几乎遍满每个角落,其目的是就近教化众生,就近提供大家修学的场所。

现代的社会走向高科技的工商业,每个人为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生活,不能不奔忙,不能不竞争。回顾农业时代的悠闲生活,再也见不到了。道场虽然很多,效用也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科技,电视、无线电的传播,乃至我们能预见的,电脑的传播,所谓的国际网路,这是一项很大的改变,很大的革命。因此,今后弘法利生不再需要大道场,甚至一个小小的房间,我们有高科技的设备,就能把佛法传播至全世界,把讲经说法的现场送至每个家庭里。我说这些话,与因果有密切的关系,道场小、开销少、花费少、节省信众财力的供养,而利用高科技发挥佛陀教育最大的效果,这是真实的功德利益。不但现前能传播全世界,而且利用科技的方法可以将音声、影像长久保存,流传至后世。这是善于利用科技的设施,以最少的人力、财力,达到真实圆满弘法利生的效果。由此可知,在现代,大道场反而是累赘,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这是佛法所不允许的。

佛教导我们生活愈简单愈好,世尊当年在世,整个僧团采取托钵制度,“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生活愈简单,愈自在,愈幸福。何况真正明了“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弭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由这种认知,这样的生活方式推动佛法,教化众生的新形式,才不违背因果,才真正做到善因、善果。我们要从此处观察、体会、学习,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佛在大乘经里常说“万法唯心”,《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观经》上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些话意义无限深广,贵在能真正体会,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则受用无穷。

【二七】世间人没有一个不重视现实,而实际上,每个人都忽略了现实。真正把现实掌握到,就是诸佛菩萨;真正觉悟的人,他们才懂得现实。在一生的生活中,或者生生世世之中,都没有脱离现实,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这是真正的幸福美满,真实的自在。它的原理就是前文佛在经上讲的这几句话。

我们举最浅显的例子来说,世间人无不贪恋财色,没有一个不想永恒的保持财色。财是财富,色是指自己身体健康,容颜焕发,也就是世间人所谓的真、善、美、慧。世间人祈求而得不到,也保不住,这就是忽略了现实,就是不懂得现实。我们看诸佛菩萨,在形象上非常鲜明的示现着一切众生所祈求的,他们全都得到,全都展现出来了。

世间拜佛的人很多,实在说,也是盲目的瞎拜,没能觉察佛的相好庄严为什么那么圆满,佛的神情表态为什么那么自在。如果能从这些地方观察、体会,这个人就相当聪明,就有智慧,所体察的都是果报。果报必定有因,世出世间法都不离因果。见果,我们就当体察因行,佛是什么样的因,得这么圆满的果报。世间人拜佛、学佛,都没有看出门道。

《楞严经》上,佛问阿难为什么要出家?阿难比一般人聪明,他说,因为看到佛的相好光明,认为这样殊胜的相好光明,决定不是父母所生的,而是修持得来的。他也想得到像佛一样的相好光明,因此他才发心出家修行。由此可知,阿难出家为的是色相。色相的获得,佛在经上讲得更清楚,《华严经出现品》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究竟圆满的相好光明是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本来就是这样的,还用求,还用修吗?佛的话说得不错,可是现代世间人,六道众生所显现的果报,实在不能令人满意,更不能令自己满意,原因是迷失自性。自性是什么?自性是真心。真心是什么?真心是清净心。这样说法,大家比较好懂。换句话说,佛菩萨究竟圆满的相好光明是清净心所显示的。

清净心是因,相好光明是果报,于是我们明白,众生把自己的相好光明丧失,就是因为把自己的清净心丧失了。若有妄想、分别、执着,心不清净,就把本具的色相破坏了。原本是不生不灭,紫磨真金色身,就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体质永远健康长寿,不会变异。经上讲的相貌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无量的相好。这些本来是自己具足的,可是现在都丧失了,原因就是心不清净,有无量无边的妄想、分别、执着,这样变坏了的。如果你真正明白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才晓得佛法重视现实。

佛教我们修行,“修行”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把我们的迷惑、执着去掉而已。佛教菩萨修行的纲领是“六波罗密”,如果再浓缩,就是一个“布施波罗密”。“布施”是什么意思?放下而已。布施是舍,是放下。把贪 痴慢放下,就不堕三恶道。把是非人我放下,就得清净自在,健康长寿。把见思烦恼都放下,就脱离六道轮回。把尘沙无明都放下,就成佛、成菩萨了。

由此可知,佛法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无非放下而已。世尊当年在世,不但以言语教导众生,他为众生作最好的示范,最好的榜样,他把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都放下,出家了。出家后的生活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们世间人看他生活太苦,太可怜!这是世人用迷惑颠倒的眼光去观察。如果是智慧的人去观察,他的感触不一样,明了唯有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得大自在,才是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他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忧虑、没有牵挂,多自在!在这个世间随缘而不攀缘,身口意三业都在教化众生,为众生作最好的榜样。

诸佛菩萨所以为天人尊敬,被尊为天人师,其意义甚深甚广。我们学佛要明白,要向佛菩萨学习,恢复我们的性德与究竟圆满的幸福。

【二八】佛经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从大处说,是无尽的虚空法界;从小处讲,讲到微尘,色聚极微,极微之微,与现代量子力学非常接近。但是科学只能观察到它的当然,不能彻底了解其所以然。这个道理在《金刚经》里都讲到了。

佛菩萨是用离念的真心,法尔任运的显现境界,所以对于现象的所以然,真实的相状,了解得十分透彻。科学家们还是用意识心,虽然他也有相当的定力,仔细观察,但不免还是落在意识的范畴里。换句话说,没有离开心意识,也就是我们在经典里常讲的轮回心,所以纵然观察得非常微细,他没有办法了解其所以然,依旧不能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掌握六道轮回,掌握十法界,这是说明科学跟佛法的确有非常接近之处,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了解事实真相的目的,就是能控制环境,主宰环境。我们在大宇宙、小宇宙中都能作主宰,佛法之目的确实如此。经典上讲的“三德密藏”,法身、般若、解脱,这三大纲领中都具足常、乐、我、净这四种德性。“常”是永远不变,“乐”是离一切诸苦,“我”就是主宰,“净”是清净。所以,我们明了宇宙,明了人生,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其目的就是掌握人生,主宰宇宙人生。也就是说,在大宇宙或者小宇宙里,自己确实作得了主宰。事实虽然如此,可是这里面决定没有意识。如果起心动念,就又落在六道轮回,就像现代科学家依旧不能离苦得乐,换句话说,他脱离不了轮回。在现前生活中,他不能得自在,得不到真正的幸福,也就是他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 、痴、慢,还有分别、执着,日子就过得很苦。

学佛彻底明白真相,知道一切法了不可得,所以他现前的生活就幸福、自在、美满。无论想法、看法、作法、说法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应。事实真相是相有,体无。所以,在相上他有种种的享受,但是不执着。不执着就与“体”相应,就与“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相应。因此,他享受幸福、快乐是正面的,而没有负面的。

世间人在形象上能得一点享受,但是付出的代价非常重,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了解一切法体空,在这里生分别、妄想、执着。佛法跟世法差别就在迷、悟之间。一念觉悟,彻底明了就是“佛法”,所谓“无有一法不是佛法”。《金刚经》后半部所说的“万法皆如,一切皆是”,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一念迷,就是执着有“我”、有“我所”。迷了就是“轮回心”,造“轮回业”。无论享受多大的福报,世间的人王,天上的大梵天王,依旧超不出轮回。纵然享受,一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在佛菩萨眼中,这种享受是得不偿失。我们学佛要明了,要清楚,现在生活在这个世间就晓得,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生活、工作,来处世、待人、接物。

佛门所谓“离苦得乐”,我们现前就得到,现前就离苦,现前就得乐。如果眼前不能离苦得乐,而说来世,将来会离苦得乐,这话没人相信。佛法的真实受用就在现前。现前种种幸福的受用,就是不执着,就是教你在心里能放下,然后烦恼不生,智慧增长,才是真正幸福美满,这是我们学佛的目的。
(待续)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o%D2%BB%D0%A6%D2%BB%B3%BE%D4%B5o/blog/item/6315802bc83cd79c033bf62e.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1
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都无可奈何。然而我们有能力改善我们的精神面貌。佛教认为这是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人类摆脱焦虑、憎恨、不满、昏沉和迷惑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

禅坐是改变我们精神面貌的手段。禅坐的修习使人能够集中注意力,培养人灵明的知觉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我们可以藉此了解自身的精神模式和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更加积极的生存状态。只要我们能够自律而有耐心,通过平静且全神贯注的精神状态可以产生镇定而充满活力的心灵。这样的经历能够使我们的人生发生显著转变,并对生活产生全新的理解和感受。

二千多年来在佛教的传统中产生了无数的禅坐的方式。所有的方式都被称为"精神的训练",但进行的方式又是相互区别的。然而,所有方式的基础却都是培养平静且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每年都有上千的人通过西方佛教会之友学习禅坐。他们通过两种基本的修行方式来培养上述的精神面貌:即观呼吸法(th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和慈悲培养法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or Mettabhavana)。

禅坐:http://chinese.fwbo.org/meditation/Meditation.htm
第2个回答  2009-04-21
第一: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把我换成阿弥陀佛

第二:修不净观和白骨观。

个人修学经验:第一种情况很好,但要有耐心,恒心、信心、
念佛得佛力加持,帮助你看破放下。真实不虚。

多深入净土经典,了解念佛真相。不仅有助于今生的悟道,而且还能一生成就圆满佛道。念佛成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4-21
一切无明都来自于我执。
所以彻底清除我执的那天,就是成佛的那天。

在此之前,我们只能清除粗大的我执。

而清除粗大的我执,无非就是去除贪、嗔、痴、慢、疑。
也就是获得出离心,去证悟空性智慧,获得无攀缘的大悲心。
第4个回答  2009-04-21
是如何去掉自己的我执而不是佛教的我执吧。

末法时代,净土成就,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念念都是佛,那还有我可念?

南无阿弥陀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