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欠薪政府该如何作为

如题所述

最近到乡镇调研,发现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发生欠薪事件,大量职工聚集在镇政府门前讨薪,造成了社会不稳和不良的观感。一方面出于维稳压力,一方面也出于对这些困难群众的同情,基层政府往往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先行垫付工资。这种垫付工资的行为,切实解决了这些企业员工的实际困难,本也无可厚非,但据知情人反映,上述欠薪企业,不全是真正困难到发不出工资的企业,部分企业有逃避责任,恶意欠薪的嫌疑。为这些企业垫付工资,政府的做法无异于“姑息养奸”。为此,笔者建议: 1.政府应尽快出台处理欠薪问题的具体操作办法,使相应工作有章可循。由于缺乏具体规定,基层政府在面对巨大的维稳压力时,有时只能开口子。而这往往又会给企业造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印象,反过来导致欠薪事件,特别是恶意欠薪事件的增多。只有出台了明确的处理欠薪问题的操作办法,基层政府的相关工作才能更有“底气”、更加规范。恶意欠薪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2.政府对恶意欠薪行为,要多管齐下,严厉打击。对少数恶意欠薪的企业主,要组织审计、税务等部门严格审查,不能让其通过“假破产”的方式,把企业“一关了事”。要通过各种法律、行政手段,追溯其个人资产。要将其列入“不诚信”名单,对其今后投资办企业进行限制。 3.政府应未雨绸缪,提前介入,对企业的欠薪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目前发生的企业欠薪事件中,拖欠工人的工资数,少则二、三月,多则达到半年以上。而按规定,工资都应该是当月结清的。事实上这些欠薪事先都有征兆。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尽快建立“欠薪”预警网络,当企业发生拖欠工资行为时,适当介入,以提前控制风险,避免事态扩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11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