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决策的要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管理者的任务繁多,决策是其中一项。管理者在决策时通常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但决策却是身为管理者特有的任务。所以,决策问题值得特别的讨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得是有效的决策。他们的决策是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的少数重大决策,他们致力于找出情势中的常数。并且知道什么时候应依据原则做决策,什么时候应依据实际的情况需要做决策。在决策的过程,最费时的不是决策的本身,而是决策的推行。一项决策如果不能付诸行动,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决策,最多只是一种良好的意愿。也就是说,有效的决策虽然是以高层次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但决策的推行却必须尽可能地接近工作层面,必须力求简单。

决策的五个要素

做出决策遵循五个要素: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考虑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按照问题的发生情况来说,细究起来,不只有“经常”和“例外”两类,一般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真正经常性的问题。发生的个别问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第二类问题虽然是在某一特殊情况下偶然发生,但在实质上仍然是一项经常性问题。

第三类问题,才是真正偶然的特殊事件。

第四类问题,首先出现的“经常事件”。

完成这些事件需要制定一种规则、一种政策或一种原则。一旦有了正确的原则,一切类似问题的解决就将易如反掌。

一位有效的决策者,第一步总是从最高层次的观念方法去寻求解决办法。

决策的第二个要素,在于确实了解决策应遵循的规范。决策的目标是什么?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应满足什么条件?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成目的。

决策的第三个要素,是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研究“能为人接受”的决策是什么。

决策的第四个要素,是化决策为行动。考虑边界条件,是决策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化决策为行动,则是最费时的一步。然而打从决策开始,我们就应该将行为的承诺纳入决策中,否则便是纸上谈兵。

若要化决策为行动,首先必须明确无误地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谁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特别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问题,通常最容易被人忽略,以至于即使有了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决策的最后一个要素,是应在决策中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以便经常对决策所预期的成果做实际的印证。

决策是人做的,人难免会犯错误。在了不起的决策,也不可能永远正确;即使是最有效的决策,总有一天也是会被淘汰的。

除了决策以外,我们还需要组织化的信息作为反馈。我们需要数字,也需要报告。可是如果反馈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我们又不肯亲自察看,那么我们缺乏有效性也就不该怨谁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