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

如何看待好找工作这一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受国际金融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

自1999年扩招政策出台后, 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据统计,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560万,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了 800万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 达 834万人,而2020年预计达到 874万。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却没有相应增长,特别是有效需求短期内增长十分有限。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自身素质不高、求职技巧缺乏

首先,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由于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偏差,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很多毕业生认为只有在比较高的层次就业,留在大城市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愿意到大城市、到沿海发达地区,而不愿意到到中小企业、到基层和农村去就业。

其次,自身素质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部分毕业生对自身定位很高,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但事实上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责任心差、忠诚度低,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最后,学生缺乏求职技巧。有些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很不自信,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无法真正展示自己的实力。

2、扩招政策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多

高校扩招是基于增加高级人才供给量,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而采取的战略政策。但其短期效益并不理想。自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出台后,我国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逐年增加,导致毕业生逐年增多。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115万,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874万。如此庞大的人群,必然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3、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忽视

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来调适。往往是所开的专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根据自身师资条件,专业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又或者是按招生当年的市场需要大规模的扩招某些专业的学生,几年以后市场是否能完全吸纳则很难把握。这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忽视也不容小觑。目前,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多高校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些专业课的教学,对其他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心理素质差,无法适应社会要求,由此也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8
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关健在于大学生对求职的心态,在者是假大学生,有文凭没知识
第2个回答  2021-05-18
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看得也是非常感觉你只有两对一样,也是旧也是
第3个回答  2021-05-18
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找工作有不对口的,其实可以先出来锻炼也是可以的呀。
第4个回答  2022-03-30
我觉得大学生就业就是按自己的那个专业 找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