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方人是怎么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如题所述

历史上西方人是怎么美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1、长枪短炮击溃大刀长矛

第一幅画是理查德西姆金(Richard Simkin)创作的水彩画。据注释,其内容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第67步兵团在大沽口炮台突破清军防线的情况。水彩尺寸为14.8x14.2 厘米。画中,英国士兵在统帅的带领下,用刺刀和步枪冲破了清军的防线。

为首的英军军官举着手枪,指着惊恐万状的清军。地上还躺着一个死去的清兵,帽子不见了,只有长长的辫子和衣服后面的红色圆形花纹格外醒目。对面的清军大营一片狼藉。

大营中的清军将领右手执剑,左手执盾,一脸惊愕之色。

仔细观察,漫画中有一个统一的现象,那就是清军人物除了长长的辫子外,都是细长的眼睛、尖嘴的猴腮和胡须。

可见,刻意塑造这种低俗扭曲的形象,在早期的西方漫画中就已经开始了。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种形象在一些西方影视作品中依然存在。可以说,这种刻意的丑化基本形成于19世纪。

2、街头扮绅士,做秀装文明

第二张是由卡特∙WHJ在1860年出版的彩色漫画,尺寸为35.6 x 26.7 厘米。与第一张靠武力攻破清军防线相比,这张绘画表现的主题是画风大转,打起了温情牌。英国人手中的枪支不见了,法国人的刺刀也收起来了,两个侵略者摇身一变成了绅士。

漫画的标题是“中国在法国和英国的指导和保护下”, 原图中还注释“英法士兵在争抢中国女人的风度”。实际上,从这幅漫画中,男士风度没看出多少。这种刻意双标的宣传,编造故事的伎俩,看来在西方文化传播中也是由来已久。

画面中,以古风的城楼为背景,中间站着一个身着不知什么朝代的有点像中式服装、年轻美艳但又长着一副西方人容貌的女子。先说这名女子头上发式跟清代女性发式倒有一点点近似,上面一根红色的簪子格外醒目。

但图中女子的妆容和形象怎么看也不像东方女性的面孔,手中还拿着一把花花绿绿的折扇,展现着在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女子形象。更离谱的是女子的衣服上还绣着像龙一样图案的纹饰。女子右侧的法国士兵为她举着一把彩色的遮阳伞,左侧的英国士兵不仅帮她抱着孩子,还挎着不知装了些什么的篮子。

为了进一步突显中国元素,画家又在孩子身上下了功夫,长长的鼠尾辫子必不可少,但同时又绘制了另一幅奇怪的眼神和眉毛,总感觉英国士兵怀中抱着的不像是儿童,倒像是一个西方神话故事中的矮人,粗壮的手臂拽着英国人的长胡子,穿着一身不伦不类的衣服。

倒是两位绅士衣着、姿势确实文明了许多,这倒是创作者自我感觉胜利的体现,但类似这种创作,仅仅是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某种想象,说确切些的话,这其实是一种带有偏见的想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