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原文翻译一一对应

如题所述

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翻译: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统一;蜀地的山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钩住屋心,屋角彼此相斗。

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

《阿房宫赋》赏析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全赋运用丰富的想象,以铺叙、夸张的手法,富于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展开描写,语言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房宫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