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囗红的做法

如题所述

古代囗红的做法如下:

古代口红是用朱砂做的。

朱砂是口红的主要原料。到了汉代以后,随着红蓝花的广泛种植,红蓝花取代了朱砂。这是因为红蓝花汁液的附着力强,不会轻易褪色,而且质地均匀细腻,不像朱砂总是带着粉粒。

除了女性用的口红,古代还有男性用的口脂,类似于现在的润唇膏。口脂有放在器皿中的,也有做成条状的。唐朝时,一到冬天,朝廷有关部门就会制作护肤用品,除了供应内廷,也分发给百官。

现在我们用的口红,成分也不复杂。主要成分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用油、蜡、软化剂组成的基底,使口红能够保持凝固;二是着色剂;三是防腐剂、芳香剂等。

古代口红的做法

1、摘取大量新鲜的玫瑰花瓣(颜色鲜艳的其他花朵也可以),用水洗干净并晾干水分,倒入适量白酒和柠檬汁,用石钵反复杵槌,直至杵槌出大量红色花汁。

2、将捣碎的花瓣放入纱布中挤压,去渣留汁,然后用小火慢慢煮花汁,喜欢颜色深一点,就煮的久一点,水分少了颜色就深了,如果喜欢颜色浅一点就少煮一会,或者加点白酒也行。

3、最后熬出的液体就是口红,可以放到盒子中等待凝固,也可以将木浆纸浸染到花汁中,让木浆纸染色做成口红纸,晾晒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4、或者将颜色鲜艳的花瓣捣碎,去渣留汁,将汁液加入珍珠粉调和,晒干后研磨细腻,装入盒子中等待使用,这是胭脂的做法,胭脂是口脂和面脂的统称,既可以当腮红,也可以当口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