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是什么?

如题所述

身处在一个大家庭中,感觉颇深,上有长辈,下有晚辈,长辈越多越是抑制个性的发展,封建的传统思想观念一代传一代,长辈与长辈之间都形成了一种定性的观念,他们对晚辈的要求完全是固定的,必须朝他们的认为对的方向去走,而且三番五次地向晚辈灌输着他们的思想,直到你接受为止。 长辈具有完全的偏见,在他们看来你具有某方面的优点,是符合他们的想法的,他们就会因此而认为你是优秀的,比如学习,或礼貌方面。他们就会以此为榜样去教育其他晚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身发展比较优秀的一面,在别人看来是优点,但若是长辈们不顺眼就相反说这是缺点,如老实,他们认为是呆板;如聪明,他们说狡诈,。正常的家庭的小孩有父母,爷爷奶奶,一般其他亲戚是比较少介入家庭教育。只有两套思想观念在引导后辈,当孩子长到18岁后,基本接受了,懂得了如何去处事待人。这时,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性格也基本定型了,家长只需对其作些正确的引导便可。有些长辈教育晚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起码的道德观念18岁后都已经懂得了,性格趋向定型了。这时再对孩子进行定性要求很不好,如今的青年基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懂得待人处事的方法,无须长辈无休止的灌输教育。这样反而会让晚辈们反感。有些年青人的做法,长辈不理解,这也情有可言,本来就存在代沟。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应该是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他们,不应该是“你应该如何如何”。在这方面母亲会做的比较好,这也是母爱的伟大之处。以上是孩子在双重思想教育下的压力,若是再加上了亲戚朋友,无形中又给孩子增加了好几重压力,这样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就完完全全丧失了,他们会害怕与亲人接触,他们是生活在条条框框里面的,失去了自由,每个行为动作都受到监视,这样的孩子容易得心理疾病。而长辈却还以为他们是用心良苦,其实相反是画蛇添足的,多余。应该在孩子接受正常的道德观念教育后,朝他们自己的兴趣或愿意的方向发展规律,不至于总是有孩子离家出走的新闻报道。 美国的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此。在孩子18岁后,父母就让他们独立生存了,他们能做到,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原因就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太落后了,如此的思想,如此的教育,能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中国今天缺少发明创造,总是在模仿着,为什么?我们不禁感叹了,都是“爸爸妈妈”们惹的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