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独立性具体内容

如题所述

  《论教育的独立性》
   作者:佚名
  摘要: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属性的重要方面,教育活动有其相对独立的问题和观念系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中国教育在加入WTO后遭遇种种机遇和挑战,而如何应对将是中国教育家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 相对独立性 中国教育 学校教育 WTO

  教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的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便是所谓的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论文中所涉及到的教育,也是指的是狭义的学校教育。谈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它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 教育具有能动性—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达到培养人的目的;⑵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和接续的关系。⑶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尽管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与教育有制约和促进的关系,但是从历史看,两者并不同步。
  蔡元培在1919年6月15日的《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里,提出了中国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中国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每一条都是真知灼见,既道出了大学教育的真理,也道出了整个教育系统应有的真理。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独立自由而且富有思想的人,而独立自由的思想又以独立的人格为前提,人的独立从教育的独立开始。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分别从宏观、微观上指出了大学应当具有独立的性质。
  1937年,庐山谈话会时,胡适曾在说到教育应该独立时提到:政治势力(党的势力)不得侵入教育。中小学校长的选择与中小学教员的任聘,皆不得受党的势力的影响。胡适对教育之重视,几乎贯穿着他的一生。他认为教育必须远离专制政府,教育若不独立,受制于一党一派,必为党派利用,成为党化教育和奴化教育的工具,成为效忠教育的牺牲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封建专制制度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要想做到教育独立、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又谈何容易!在人成为工具的时代,教育也必然成为工具,学术和思想也必然成为工具的学术和思想。封建社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封建专制的政治、经济服务,适应着它的需要的。在中国古代的夏朝时代,学校的教育目的、内容均与夏政权性质有直接关系。奴隶主为了巩固和扩大奴隶制统治,不断地镇压反抗和征伐其他部族。为适应这种政治需要,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人成为工具的同时,如何成为真正的自我,这种自我应以身体自由和人格自由为前提,以思想自由独立为内核,以身心的和谐统一为保障,而这些人之为人内在元素的获得,必须以教育的独立自由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作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致力于个体发展的活动。因此,不能完全的片面的看待教育,教育和社会是不可的分割的。在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以及教育结构的变化。在政治方面,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教育方针的制定。教育的独立性应是相对的,它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近代主张以教育拯救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潮,即“教育救国论”。它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批知识分子和开明人士曾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是因为国民缺乏文化知识,缺少教育,科学落后,主张从教育入手,以教育来改造人,拯救国家命运。教育救国论者重视教育,重视提高民族文化和人的素质,并为此而奋斗,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他们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没有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而把中国落后的一切原因都归咎为教育不良,企图通过发展教育的办法来拯救苦难的中国,这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救国方案。“教育救国”论在一定程度上在说明一点—教育决定社会发展方向。教育与其他方面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是独立这些方面存在的,我们不能把教育脱离社会,同时,也不能夸大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地理解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教育优势辐射教育影响,这是现代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强调教育与社会适应,并不是要求把学生原原本本地送到社会上去直接参与社会生活。教育应以其独特的功能把社会的要求折射到学校教育中来。
  教育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共同走过了曲折的艰难历程。其间,教育从依附状态走向了独立状态,其形象日渐丰富,社会地位日趋凸显,功能也日趋完善,然而,当我们对教育领域里出现的种种现象进行反思之后,不禁要问:教育的相对性如何在现代社会里得到真实体现的呢?我们发现的却是这样的事实:一方面,由于对教育功能的新发展使得人们对教育寄予深深的希望,但教育自身并未实现其功能,以致在实践中,教育并不能发挥人们想象的巨大作用,于是人们对教育产生了怀疑态度。另一方面,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几乎失去前进的方向,它的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部分往往不能由自己作出决定,于是教育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由于传统的一元文化背景和非此即彼的直线式思维的影响,在讨论教育问题时,往往把焦点集中在教育内部,而很少考虑到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而使教育出现怪异现象。
  现象一:对教育的恶性追捧导致受教育者素质残缺不全
  教育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的各项素质应当是在处于平衡水平,任何一种素质的过分张扬均有损于主体的全面发展。我们曾经是一个重视教化的国度,两千年多的封建教育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道德教育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教育仍然承袭了这一传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似乎不再是人们追求的境界,由于学历主义的盛行,智育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尽管此种智育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知识的灌输与复现,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校则成了考试能力的演练场。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曾经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是某些教育管理部门在教学评估上的一种误导。它的危害一是改变了现代教育的初衷,二是置学生的全面发展于不顾,严重背离了教育目的;三是造成学生身心的严重摧残,由于把学生封闭在狭小的空间,形成人格依附和心理脆弱的特点。
  现象二:教育价值理性的失落与工具理性的膨胀
  人们对其功能与作用进行了肢解,舍弃了它的价值理性,而工具理性却被无限地放大了。这是对教育本真价值的背离。19世纪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当时的大学精神饱含着人性的力量和理性的光辉辐射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使得教育成为“社会文化的守护神,是感受时代脉动的先知,更是文明的创造者,真正关系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生机”。但随后而来的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乐观,科技革命席卷世界,过分强调专业教育使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几乎成了‘文化白痴’。
  二战以后,各国相继进行了以教育民主化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改革,通过教育形成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持理解和宽容态度,是获取社会凝聚力、和平共处以及通过协商而非诉诸武力解决争端并最终实现世界和平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80年代以来,这种意识已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接纳,形成共识。许多国家也把教育决策和政策的民主化列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这说明,民主化的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倾向。
  在全球化环境下,世界范围内有实力的大学、学术机构等都在积极地寻求海外市场进行扩张。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一方面教育体制还很落后、资金匮乏且设备陈旧,另一方面人口众多,潜在消费群庞大,就很容易地成为了这股国际力量关注的中心。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教育领域也不列外。
  人们会关心这样的问题:全球化使跨国公司参与到中国教育中来,所秉承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可能跟中国的文化传统、主流价值观和伦理观念有冲突。其实,不仅在中国,在所有受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影响的国家中都存在,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保持本国教育的自主和独立性。面对这一挑战,我认为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发挥关键作用,必须对跨国公司在本国范围进行的有关活动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同时适时修改和制定合理的法律制度,从法治上进行监控。总的来说,既要吸收全球化所带来的先进科技和体制,又要同时注意保存自己国家的文化独立和教育自主性,这是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巨大挑战。

望采纳。【高考蜂背,听着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