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人力资源管理

如题所述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五种观点:
  1.综合揭示论 2.过程揭示论 3.现象揭示论 4.目的揭示论 5.实效揭示论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另外一种说法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
  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人力资源专家李宏飞在她的《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中指出:中国的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质量不容乐观。学校教育,只是在知识上做了准备。而这些人要适应社会的要求,还需要社会、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二次培训。而这不仅包括技能方面的培训,还应该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而对企业来说,职业化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编辑本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末。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从时间上看,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一)科学管理阶段
  20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二)工业心理学阶段
  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13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二、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编辑本段]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原因  ◇获取
  ◇整合
  ◇保持与激励
  ◇控制与调整
  ◇开发
  ◇变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仅研究人与工作的关系不够,还需研究工作与工作、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环境等更多关系
  ◇人力资源是目前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者日渐认识到人们都有从事有意义的工作的愿望 [编辑本段]招聘管理  
   一. 目 的
  为确立人事相宜的人员配备体系,建立科学的机构、岗位、编制和职能划分,实现公司高效率、高满意度、高成就感、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
  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入最合适的岗位人选。
   二. 适用范围
  1 适用于所有到公司求职的应聘者;
  2 适用于公司内部申请调职的人员。
   三. 职 责
  1 人力资源部是人员招聘及录用程序的主控部门;
  2 各部门起协助配合作用;
  3 一般职务人选由副总经理签字批准;
  3.4 经理以上级别人选由总经理签字批准。 [编辑本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深受经济竞争环境、技术发展环境和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它作为近20年来出现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管理学领域,远远超出了传统人事管理的范畴。具体说来,存在以下一些区别:
  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致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是“工具”,你可以随意控制它、使用它,是“资源”,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你就得小心保护它、引导它、开发它。难怪有学者提出:重视人的资源性的管理,并且认为21世纪的管理哲学是“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解放管理者自己”。
  3.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有着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各组织中的人事部门逐渐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现代的管理人员应该明确:他们既是部门的业务经理,也是这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开发政策,侧重于人的潜能开发和培训,同时培训其他职能经理或管理者,提高他们对人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所以说,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不单完成企业的生产、销售目标,还要培养一支为实现企业组织目标能够打硬仗的员工队伍。 [编辑本段]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以前普遍称为人事管理,继人力资源管理之后又出现了人力资本管理的概念。有人认为把人当作资源或者资本都存在不当之处,不过,人员受雇期间人的工作能力是企业的资源,但这种资源和其它资源相比,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何道谊在《企业模式的趋势与人员能力管理》一文中提出以人员能力管理取代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并把人能管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人能的数量和质量水平的管理,提高人员能力,包括人能的建造、保持和提升,一是对人能的使用和发挥的管理,提高人员能力的发挥水平,包括有效地使用人能、发挥人能的功效,这是以人能管理为中心的人事管理的两大根本职能和价值。 [编辑本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任务  源于传统人事管理,而又超越传统人事管理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和工作任务呢?
  人力资源管理关心的是“人的问题”, 其核心是认识人性、尊重人性,强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在一个组织中,围绕人,主要关心人本身、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等。
  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通俗点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等内容和工作任务。一般说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系统:
  1.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决策系统;
  2.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系统;
  3.人力资源的招聘、选拔与录用系统;
  4.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系统;
  5.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考评系统;
  6.人力资源的薪酬福利管理与激励系统;
  7.人力资源的保障系统;
  8.人力资源的职业发展设计系统;
  9.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
  10.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系统。
  为了科学、有效地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各大系统的职能,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有必要掌握三方面的知识:(1)关于人的心理、行为及其本性的一些认识;(2)心理、行为测评及其分析技术,即测什么、怎么测、效果如何等;(3)职务分析技术,即了解工作内容、责任者、工作岗位、工作时间、怎么操作、为什么做等方面的技术。这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具体说来,现代人力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具体内容和工作任务:
  1.制订人力资源计划
  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收集和分析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方面的信息和资料,预测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发展趋势,制订人力资源招聘、调配、培训、开发及发展计划等政策和措施。
  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与财务等部门合作,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开展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核算工作。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不仅可以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身,而且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和量化的依据。
  3.岗位分析和工作设计
  对组织中的各个工作和岗位进行分析,确定每一个工作和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包括技术及种类、范围和熟悉程度;学习、工作与生活经验;身体健康状况;工作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情况。这种具体要求必须形成书面材料,这就是工作岗位职责说明书。这种说明书不仅是招聘工作的依据,也是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的标准,进行员工培训、调配、晋升等工作的根据。
  4.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选拔
  根据组织内的岗位需要及工作岗位职责说明书,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如接受推荐、刊登广告、举办人才交流会、到职业介绍所登记等从组织内部或外部吸引应聘人员以及委托像烽火猎聘公司这种国内知名的猎头公司。并且经过资格审查,如接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年龄、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审查,从应聘人员中初选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再经过严格的考试,如笔试、面试、评价中心、情景模拟等方法进行筛选,确定最后录用人选。人力资源的选拔,应遵循平等就业、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原则。
  5.雇佣管理与劳资关系
  员工一旦被组织聘用,就与组织形成了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相互依存的劳资关系,为了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就员工的工资、福利、工作条件和环境等事宜达成一定协议,签定劳动合同。
  6.入厂教育、培训和发展
  任何应聘进入一个组织(主要指企业)的新员工,都必须接受入厂教育,这是帮助新员工了解和适应组织、接受组织文化的有效手段。入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的历史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和质量管理知识与要求、岗位职责、员工权益及工资福利状况等。
  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有必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对于管理人员,尤其是对即将晋升者有必要开展提高性的培训和教育,目的是促使他们尽快具有在更高一级职位上工作的全面知识、熟练技能、管理技巧和应变能力。
  7.工作绩效考核
  工作绩效考核,就是对照工作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工作任务,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及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并给予量化处理的过程。这种评价可以是自我总结式,也可以是他评式的,或者是综合评价。考核结果是员工晋升、接受奖惩、发放工资、接受培训等的有效依据,它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检查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8.帮助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有责任鼓励和关心员工的个人发展,帮助其制订个人发展计划,并及时进行监督和考察。这样做有利于促进组织的发展,使员工有归属感,进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效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帮助员工制订其个人发展计划时,有必要考虑它与组织发展计划的协调性或一致性。也只有这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才能对员工实施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促使个人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
  9.员工工资报酬与福利保障设计
  合理、科学的工资报酬福利体系关系到组织中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员工的资历、职级、岗位及实际表现和工作成绩等方面,来为员工制订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工资报酬福利标准和制度。工资报酬应随着员工的工作职务升降、工作岗位的变换、工作表现的好坏与工作成绩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只升不降。
  员工福利是社会和组织保障的一部分,是工资报酬的补充或延续。它主要包括政府规定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节假日,并且为了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卫生,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教育、良好的劳动工作条件等。
  10.保管员工档案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责任保管员工入厂时的简历以及入厂后关于工作主动性、工作表现、工作成绩、工资报酬、职务升降、奖惩、接受培训和教育等方面的书面记录材料。
  汤盛根~~~ [编辑本段]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的,自然成了现代管理的核心。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不仅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
  张德教授曾在其著作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意义是:
  1.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并且指出: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 = 人的有效技能最大地发挥。
  2.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最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查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只需发挥自己20%-30%的能力,就足以保住个人的饭碗。但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其潜力可发挥出80%-90%。
  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发展,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人--一切为了人本身的发展。目前,教育和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实际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即国家、组织、个人来加以理解。
  目前,“科教兴国”、“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国家的方针政策,实际上,谈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只有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管理,一个国家才能繁荣,一个民族才能振兴。在一个组织中,只有求得有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人才、有效开发人才等,才能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针对个人,有个潜能开发、技能提高、适应社会、融入组织、创造价值,奉献社会的问题,这都有赖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我们不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即国家和个人来谈人力资源管理,而是从中观层面,即针对企业组织来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因此,我们更为关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一个企业的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我们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企业决策层。人、财、物、信息等,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关注的主要方面,人又是最为重要的、活的、第一资源,只有管理好了“人”这一资源,才算抓住了管理的要义、纲领,纲举才能目张。
  2.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不仅是被管理的“客体”,更是具有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如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并为企业组织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永远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课题。
  3.对一般管理者。任何管理者都不可能是一个“万能使者”,更多的应该是扮演一个“决策、引导、协调”属下工作的角色。他不仅仅需要有效地完成业务工作,更需要培训下属,开发员工潜能,建立良好的团队组织等。
  4.对一个普通员工。任何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自己适合做什么、企业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念是什么、岗位职责是什么、自己如何有效地融入组织中、结合企业组织目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人生等,这是每个员工十分关心,而又深感困惑的问题。我们相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会为每位员工提供有效的帮助。 [编辑本段]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完成的职责和需要达到的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既要考虑组织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员工个人的发展,强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包括着全体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目标任务与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与任务。显然两者有所不同,属于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任务不一定是全体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任务,而属于全体管理人员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任务,一般都是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完成的目标任务。
  无论是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其它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人力资源专家钟克峰先生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保证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3、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8
什么是人力资源?
谈到人力资源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果要回答什么是人力资源?答案肯定会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密歇根大学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Dave Ulrich认为,人力资源=能力水平(Competence)×投入程度(Commitment)。
所谓能力水平是指员工是否具备实现企业战略所需要的能力。而在我们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员工的学历、资历、经验,甚至关系等来确定员工的录用任免。诚然,学历、资历和经验对员工干得好还是不好是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是,如果把学历、资历和经验作为唯一标准的话却有失偏颇。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人虽然有高学历,但是其业绩并不是很理想;而有些人虽然没有高学历,可能只有小学文化,但是其事业却非常成功。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通过研究发现,采用Competency预测一个人在工作上是否会成功比采用其他指标更为准确有效。所谓Competency是指,能把表现优秀的员工和表现一般的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体的深层潜在特征。比如,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可能是客户服务意识、成就欲等,而不是销售技巧、业务知识等。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专门的技术比较某一特定职位上表现优秀的员工和表现一般的员工,进而发现能真正区分两者的特征。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Competency,对员工的业绩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企业在判断员工能力水平时,应该以员工的Competency为依据,而不能经验性地采用诸如知识、经验之类的指标。同样,评价一个企业的Competence水平,也应该是根据该企业员工Competency的总和来判断,而不能仅仅根据员工的学历水平、资历等来进行判断。

投入程度是指员工在工作中是否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是否会不遗余力地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一般来说,决定员工投入程度有两方面的因素:对员工的要求;向员工提供的资源和支持。任何企业都会对员工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迎合企业文化,完成工作任务,配合其他员工的工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等等。在所有的这些要求,有些要求是合理的,但是也有一些要求是不合理的,而这些不合理的要求就会增加员工的负担。比如,给员工分配的工作任务过重,或者是员工根本就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同时,任何企业都会给员工提供一定的资源和支持,比如,给员工配备相应的设备,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让员工互相协助等。

对员工的要求,向员工提供的资源和支持构成了员工工作的方程式,方程式的一边是对员工的要求,另一边是向员工提供的资源和支持。理想情况下,方程式刚好相等,员工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但在现实生活中,方程式往往会失衡,要么是对员工的要求太低,向员工提供的资源和支持太多;要么是对员工的要求太多,向员工提供的资源和支持太少。当对员工的要求比较低,向员工提供的资源和支持比较多时,就会出现员工整天无所事事的现象;而当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而提供的资源和支持不够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员工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要想让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企业必须向员工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向员工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确保方程式的平衡。

员工的能力水平和投入程度共同决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也就是说,人力资源一方面取决于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投入程度。如果能力水平比较高,但是投入程度不够,整体的人力资源水平不会很高;同样,即使投入程度很大,但如果能力水平不高的话,整体的人力资源水平也会受到影响。评价一个企业、部门或团队的人力资源,应该即考虑员工的能力水平,也考虑员工的投入程度。只有当员工的能力水平比较强,而且投入程度也比较大的时候,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才会比较高。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从人力资源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能力水平或员工,并且创造条件以保证员工能完全投入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1、获得企业所需的能力水平
员工的能力水平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致。如果光有战略,而员工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水平,企业很难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反之即使企业员工的能力水平非常高,但是如果与公司的发展不是很一致的话,可能也不会给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甚至会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背道而驰。因此,一定要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确定企业究竟需要多少员工,需要员工具备哪些能力,并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来对员工或者候选人进行评价。然后,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获取企业所需要的员工或能力水平。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招聘、培训和培养、外借、解聘和保留等方式来获取所需要的员工或能力水平。

招聘 如果员工的能力水平不能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招聘。通过招聘,可以使企业很快地获得所需要的员工。但是采用这种策略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市场上能找到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并且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使这些人才加入到公司中来。

培训和培养 培训和培养也是公司获取所需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一般在进行培训之前应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以确定应该对哪些员工进行培训,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然后,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合适的培训方式,并一定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最后,要创造条件以保证员工能把所学的内容用到自己的工作上去。

外借 有时企业特别需要某方面的人才,但是却又很难通过招聘,或者培训来解决问题。这时还可以考虑外借,比如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或外部专家、外包(Outsourcing)、建立联盟等。使用外借这种方式时,企业必须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同时,一定要学会利用这些专业机构,通过与这些机构的交往学会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过程,而不能过分依赖这些专业机构。尤其是在与咨询公司打交道的时候,必须吸收他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提供的内容。

辞退 由于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必须对现有的人员队伍进行调整;如原来能胜任工作的员工,由于不能掌握新的方法和技能而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辞退相应的员工。作为管理人员必须果断地做出这些决策,但是也一定要让员工知道为什么辞退他们,并保证整个过程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留人 能够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能力水平或者人员,无疑是一件喜事。但是,如何留住员工也是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因此,公司一方面要尽力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想法设法来保留自己的员工,尤其是关键员工。

2、增加员工的投入程度
获取公司所需要的能力水平或员工,对于公司的战略发展来说确实特别重要。而采取措施让员工能够投入地工作则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如下两方面的策略来增加员工的投入程度:

合理的要求 员工不能投入地工作,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不太合理。任何公司都会对员工有一些要求,但是公司向员工提出的要求可能超过员工所能应付和处理的范围,使得员工超负荷工作,或者根本不能应对;公司向员工提出的要求也可能根本不能给公司创造任何价值,比如让员工参加一些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的会议,递交一些没有任何用处的报告等等;或者公司向员工提出的要求可能并不是特别明确,使得员工无所适从;或者向员工提出的要求主次不分、没有重点,使得员工没有把主要精力花在重要的工作等等。要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公司采取措施来使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合理化。公司应该根据战略业务发展的需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公司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审查,并根据需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调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层级,使公司的业务流程更为畅通和简洁。同时,公司还可以借助职位分析来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并通过引进绩效管理系统来确定公司对每位员工每一阶段的要求,使得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具体化。

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一方面公司会向员工提出合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公司也应该向员工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为顺利开展工作扫除障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公司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设备和条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引进新技术、设备和流程。其次,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根据战略业务发展的需要等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定期对团队和部门工作气氛进行调查诊断,以建立良好的部门和团队工作气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以保证员工的“工作-生活”的平衡。其三,制定清晰的战略发展目标,并让员工熟悉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在公司内部应该尽量共享信息,让员工了解公司的情况,知道公司对他们的要求,以及为什么要对他们有这样的要求。然而,管理人员往往非常重视需要员工做什么,往往忽视了让员工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能让员工认同公司的发展目标,进而影响员工的投入程度。其四,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设计和再设计,让员工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并且最好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员工控制自己的工作进程。最后,员工的付出也应该得到回报,公司应该高度重视薪酬系统的建立,以保证股东、管理层和员工都能从公司的盈利中获利。 更多的人力资源知识来自 http://www.jy365.com.cn中国管理加油站,这里有很多的免费人力资源知识,希望能够对你有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18
第3个回答  2020-01-22
第4个回答  2018-12-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