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如题所述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方法不对,导致孩子顶撞父母、不尊重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方法1:营造平等互爱的家庭环境1、营造平等互爱的家庭环境是进行良好教育的大前提。和谐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从小就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这样会使孩子知道父母也是需要别人的关爱的,从而帮助孩子从学会关心父母开始发展到关心他人。家庭成员之间必须互相尊重,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是平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观点方法上的一致性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和谐才能一致,一致才会成功。如果父母的意见不一致,就会造成孩子的投机心理。2、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和自己也是平等的,同样有自己的权利。由于孩子的经验不足,在一些问题上家长更有权力做出最终的决定,也就是说,家长与孩子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权威性。虽然父母的权威无形中造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但相对也培养出了孩子独立的个性。3、我们绝不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长的一切,父母对他的需要应该无条件地满足,他可以随心所欲得到任何东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而体会到失望感,这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家长不必害怕孩子因此受挫折,而是应该引导孩子慢慢从挫折中学习、了解自己并非万能,不可以无限制地随心所欲。方法2:从尊重父母做起,学会尊重他人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应该让他们从学会尊重父母做起,具体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要有身份意识,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只提供给他们衣食住行,更有权利对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以约束和纠正。家长在要求孩子完成某些事情的时候,应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2、让孩子学会用尊重的语气说话。很多孩子用大哭大闹的手段来发泄情绪,而有的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听之任之或者束手无策。其实,多数孩子在顶撞了父母后会感到愧疚甚至害怕。所以当孩子有不尊重家长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同时明确地跟孩子说:“你这样做伤害了我,我很生气。”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哪些影响。3、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给孩子示范尊重他人的方式。父母应让孩子懂得,表现出感激之情是显示对他人尊重的一种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我想这是一个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

我曾经也为之烦恼过。比如说我跟孩子说,这脸盆的水是给你洗头的,不可以把脏脏的脚放进去。

我跟孩子说了一遍又一遍,然而孩子依然没记住,于是当我下次又提醒他的时候,发现他又忘记了,或者说了没听,我就生气了,声音都大了好几个分贝。

但是后来我阅读了一些幼儿每个阶段表现的书,并认真地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就很好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是的,孩子或许有做错的地方,然而,我纠正他的方法并不对。

所以孩子不听话,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期望。

问问自己,为什么你觉得孩子需要听话?你对孩子的成长的期待是什么?你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我想一个可以讲道理的孩子远远比一个对父母的话唯命是从的孩子更优秀得多。

另外,再觉察一下,你生气,是因为孩子的行为不对?还是因为你觉得你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又或者是你对你的孩子的育儿教育所感受到的无能为力?

2、公正公平地真诚地与孩子沟通。

如果你对孩子不了解或片面了解就进行评价,孩子很难向你敞开心扉,这样的话,你就很难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更不说找到事情的解决方案。

3、相信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是因为我们干涉了孩子太多,而孩子无力反抗只好用这个方法来抗议。把关于孩子自己事物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在孩子需要时才提供必要的帮助。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依米,陪娃成长的喜欢学习喜欢探索的职场妈妈。育儿,有你更精彩。

第2个回答  2020-09-17

您好,怎么让孩子听话。首先我们要懂得尊重孩子,也要听听宝贝再说什么,不能要求孩子一定得听我们的话,有时家长也会做错哦,下面几点供您参考。

1.跟孩子密切相处

要了解孩子,就要多跟孩子沟通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可以通过一起玩游戏啊,从中知道孩子的喜好、内在需求,这点也很重要的喽。

2.宝宝的反应和态度,我们要及时反馈

很多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能乖乖照自己的话去做,还不能有异议。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这时候就感觉与父母沟通不好,感觉不大好,就有时有事也不会跟我们做家长的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3.同理心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的小心灵就感觉受伤了。父母却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事很快就过了,过了就没事了”,“这有什么好难受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关心体会他的感受,要是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偶尔也要站在宝宝的角度想问题哦!

4.注意说话的内容

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什么年龄段该说什么,想必做父母也要了解下哦,如果父母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相信很多孩子就会觉得很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难以进行得下去。

5.了解宝宝的需求

宝宝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宝宝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宝宝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宝宝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宝宝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家长们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来说,宝宝不同性格也不相同,方法也就不会相同。

欢迎关注信懿V,了解更多有趣有料的育儿干货。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其实大部分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孩子不听话,最后家长耐心好尽发飙,但其实我们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就算惩罚孩子,也不一定有效果。宝宝还是一样的“不听话”。
那我们该怎么办?其实做父母最先要反思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平时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当的地方。3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爸爸妈妈不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指令强加给孩子,这样会领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对于你说的话,他总是本能的说“不”。这位宝妈可以试试以下的几种做法,也许情况会有所改观:
001不要使用负面性语言

以宝宝现在的语言理解能力,他完全能听懂你的指令。不肯“听话”,很可能与你说话的方式有关。很多家长在做出指令时,习惯性地使用“负性语言”,即“你再(不)怎样……我就怎样……”。这样的表达在成年人看来很清楚,但对宝宝来说往往没什么效果。因为他很难从“反话”中抓到关键信息,反而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导致更加不“听话”。其实,家长对宝宝最有效的沟通方法是直接说出你的想法。当你有意识地管理自己说话的方式,不再使用“负面性语言”后,你会发现,少了威胁和吓唬,宝宝反而更“听话”了。
002换种说法试试看

案例1:
明确说出你的要求:如果你想让宝宝乖乖上床睡觉。那么不要说“怎么不好好睡呢,又不听话”,可以说“我希望你躺好,闭上眼睛听故事”。这样要求明显更清晰,更便于宝宝执行。
案例2:
恰当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如果你想让宝宝别在商场里乱跑。那么不要说“再乱跑马上回家,不带你出来了。”可以说“咱们要买面包,你想想货架在哪里?”前者只会让宝宝因为“马上回家”而哭闹,而后者是恰当地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案例3:
让宝宝明白他这样做的后果:如果你想让宝宝在车里保持安静。那么不要说“再嚷嚷我们就不带你了”,可以说“你这样我们没法开车,要不先在路边停一下,等你能安静的时候咱们再走”。前者只能吓唬宝宝一时,而后者可以让他明白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
003尊重孩子

很多爸爸妈妈在和宝宝交流时会不由自主摆出家长的权威。别看宝宝是个小人儿,其实他已经有了各种情绪和自尊心。良好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当你把宝宝看成成人,再多一点耐心和用心,你会发现你们的沟通会非常顺畅。

第4个回答  2021-02-10
孩子不尊重父母,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看上去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却在父母自己。知道根源,我们父母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父母需要对长辈的尊重、孝顺,要做出榜样,身教重于言教。
第一,对孩子不尊重父母的言行,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尊重父母,哪些言行是不可以的,哪些言行是红线。这些都要给孩子一五一十的讲清楚。简而言之,要做给孩子看,讲给孩子听。
第二,那就是让孩子试试看,甚至在家里可以演绎如何尊重父母的言行,然后持续的校正,让孩子真真切切懂得尊重父母那种美的享受。尊重父母是天理是不可违的,必须遵循。
这是亲子关系中的基本法则,当然做给孩子看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