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是否合理正确?

如题所述

过午不食属于 佛教戒律八戒”之中的一条,是在家居士可以持守的戒律之一,比基本的“五戒”需要的修行基础要多点。佛教戒律都是为修行服务的,不是为了养生和健康什么的。所以这个问题改成“过午不食戒对修行有什么利益”误导会少点。从佛学的修行内容来看,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念、尽量断绝对外界环境的追逐是其一;用观呼吸、经行、四十二身分等专门深入的方式修定和观是其二。这样的修行生活有几个特点:由于思维活动的极大减弱,消耗的能量会减少,两餐的能量就够了;即使是初学修行者,因为他们的作息时间和世俗人玩到半夜不同,不会有到晚上饿到不行的情况;由于修行需要长时间高质量的专注,饱食之后的那种生理状况不利于修行;真正的修行者会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修行,所以他们选择了托钵乞食的方式来解决必要的营养问题,能少花点时间托钵就绝不会因为口腹之欲而多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1

关于“过午不食”的最大争议,应该是不吃晚餐有可能增加胃溃疡的风险,支持这个观点的一方认为如果不吃晚餐,一天中将有十多个小时没有食物进入胃部中和胃酸,过剩的胃酸可能直接损伤胃粘膜引起胃炎、胃溃疡。而反方则认为胃酸的分泌受到进食调节,在没有进食刺激时胃内只有少量胃酸分泌,并不会导致严重后果。前者的观点似乎较为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历过长时间不吃饭、吃饭不规律引发的各种胃部不适,而目前也有一些实验证据支持这个观点。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当受试者每周有2次以上进食时间与其本人正常进餐时间相差两小时以上时,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患病率会显著增高[1。我国上海交大仁济医院的团队也发现不规律的进餐是疣状胃炎的危险因素之一[2]。但“长期的不规律进餐”和“长期规律的过午不食”之间还存在差异,后者导致消化道疾病的风险有多大还需要更完善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而本身存在消化道疾病的人应该还是遵循一日三餐的膳食方式。反对“过午不食”者的另一个论点是现代人的作息和古代人不同,古代人日落而息,而现代人晚上还要娱乐和工作,只吃午饭无法支撑夜间的能量消耗。笔者倾向于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大概是需要评估的指标较为主观,难以清晰界定(比如,如何定义评估能量不足引起的虚弱感就相当棘手),目前还我还没有看到具有说服力的相关研究结果,目前证据表明,“过午不食”及类似的进食模式有可能对超重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有益目前有部分研究的结果提示“过午不食”——或者说一天中总的摄入热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对时段和次数进行限制的进食方式——可能有助于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治疗。2014年,捷克布拉格糖尿病中心的团队将54名糖尿病患者分为B2和A6两组,都摄入总热量和营养物质构成相同的低糖低热量膳食,不同点在于B2组每天只进食2次,而A6组每天进食6次。经过为期3个月的干预后,B2组的体重、肝脏脂肪比例、血糖、胰高血糖素等指标均较A6组有了更加明显的下降[3]。2015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者将18名糖尿病患者分为B型膳食组(早餐高热量,晚餐低热量)和D型膳食组(早餐低热量,晚餐高热量),但两组一日三餐的总热量摄入基本相等,经过7天的不同干预之后,研究者发现进食低热量晚餐的B型饮食组血糖相关指标较D型饮食组有较为显著的改善[4]。美国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国家健康及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NES),主要是让受访者回忆过去一段时间的膳食等情况并填写问卷,有研究者对2003-2012年的儿童及青少年NHNES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12-19岁的青少年,进餐次数与超重和腹型肥胖发生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5]。虽然上述研究在研究对象人数、调查方法、观察指标以及观察时长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但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较为谨慎地得出结论:在没有特殊禁忌症的前提下,即使一天摄入的总热量不变,“过午不食”或其他低热量晚餐的膳食模式也可能对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有益。在心中想象了无数读者“说人话”的怒吼之后,在下觉得还是有责任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基于现有的生理理论和研究结果,“过午不食”可能对已经患有营养过剩和代谢性疾病的人士是一种有益的膳食模式,但“过午不食”是否适合自己、具体如何实施还要经过专业人士的评估和指导,循序渐进地实践,有明显不适时应该及时中止,同时不建议本身有消化道疾病以及晚夜间还要从事较多工作和活动的朋友采取这种膳食模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