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五级工资制

如题所述

岗位月薪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存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每岗位又分为五等工资。 层级薪酬中的月薪按企业整体薪酬水平定位,一般对应三级(合格)或四级(胜任)
薪酬水平定位有一定竞争力,对应四级(胜任)
薪酬水平定位偏低的,对应三级(合格) 指按照职工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作业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计发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种或单位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1) 能准确计量产品数量;
(2) 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并能准确检验;
(3) 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主观努力;
(4) 具有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较健全的原始记录;
(5) 生产任务饱满,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和产品销路正常,并需要鼓励其增加产量。
计件工资具有直接无限计件工资、有限计件工资、累进计件工资、超额计件工资等多种。
计件单价,指实行计件工资制时,企业为职工完成的每件合格产品(或某项作业)规定的工资支付标准。计件单价是根据工作物等级、相应的计时工资标准和劳动定额计算出来得,是支付计件工资的主要依据。所以计件单价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取决于正确确定工作物等级和劳动定额。
计件单价的公式:
(1) 按产量定额计算:
计件单价= 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
(2) 按工时定额计算: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
计件单价=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集体计件:
(1) 按产量定额计算:
计件单价= 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的工资标准之和
(2) 按工时定额计算: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产量定额
计件单价= 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之和×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的产品工时定额 指在工资改革中创造的一种工资支付形式,属定额工资制范畴。它把不同工种、岗位、职务所承担的生产任务、岗位职责和经济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科室、班组以至职工个人,用“分”作为通用的计量尺度,按照生产任务如产量、质量、消耗、安全等等,以及岗位职责、经济指标的完成程度加减计分,活分活值,浮动分配。它的特点是:
(1) 对职工性质不相同的劳动、千差万别的劳动贡献,用同一计量单位“分”进行换算加总,既便于多指标综合考核,又利于横向比较评价;
(2) 便于把企业内部分配同国家对企业实行的资产经营责任制结合起来,把职工个人的工资收入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起钩来;
(3) 机动灵活,适应范围几乎可及于职工全体。
计分付酬的范围:可以只对奖金分配计分付酬,实行计分奖;也可以把基本工资的一部分拿出来同奖金捆在一起计分付酬,实行半计分工资制;还可以把全部工资(包括奖金)一起计分付酬,实行全计分工资制。 1、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各种实物的发放。
最低工资的标准为发放现金的最低标准。
2、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1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2.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2.3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