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子自称什么

古代太子自称什么

皇太子自称:平时多用“本王”、“本宫”或“吾”,对下人也可谦称“小王”。另外对皇帝、皇后或皇妃时亦称用“儿臣”。

唐代时,皇太子常被左右之人称为“储君”、“郎君”;而亦有自称为“寡人”的,这个可见于顺宗为太子时同王叔文的对话,详见《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五》:王叔文者,越州山阴人也。以棋待诏,粗知书,好言理道。德宗令直东宫。太子尝与侍读论政道,因言宫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见上,当极言之。”

译文:王叔文是越州山阴县人,因棋艺任翰林院待诏,略知诗书,喜欢谈论治国方略.唐德宗命他侍奉太子。太子曾和侍读们议论政事,谈到宫市的弊端,太子说:“我见皇上时,将尽力陈述这看法.”

扩展资料

唐朝皇帝对儿子的称呼:亲昵一点可叫小名,平时可叫他的名或者称呼其排行,如九郎之类 皇太子自称:平时还是多用“我”或者“吾”。 皇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

依明代制度,太子在正式场合对皇帝自称“长子某”,称皇帝为“父皇陛下”,称皇后为“母后殿下”,臣民称太子为“皇太子殿下”或简称“殿下”、“东宫”。

而在私下,称谓又有不同。如在《万历起居注》中,万历皇帝称皇太子为“长哥”。在《太祖皇帝钦录》中,晋王世子给父王写信说“奉爷爷圣旨”,称父亲为“爹爹”,皇室内部的称谓在非正式场合与民间并无大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子 (王位或皇位继承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子 (汉语名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22
平时还是多用“我”,“吾”“余”,另外对皇帝或者皇后可用“我”“吾”“儿臣”,对下人可用“我”,“吾”,“余”,“小王”,“本王”。
至于“孤”,应该是很早以前的叫法,至少我们知道孙权这样说过,明清时期应该不会这么叫的。
君名孤寡。--《吕氏春秋·君守》。注:“人君谦称。”
养幼少,存诸孤。 又王侯谦称。--《礼·月令》
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礼.玉藻》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战国策·齐策》
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资治通鉴》
还有“本宫”,我没有查到可以自称的相关记载,不过也有别的意思。
本宫指开初以宫声为主的调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这一篇与本宫,始终不同。”
王季思 校注引 王伯良 曰:“凡琴曲各宫调自为始终,初弹之宫调为本宫本调。”
《明史》:“二月二月夹钟,本宫夹钟宫,曲名《玉街行》”。
《明史》:“十月应钟,本宫姑洗徵,俗名中吕正徵,曲名《龙池宴》”。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太子一般封王,封王之后称孤。当然,要分场合,如果对他老子称孤,他就玩完了。。。
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仅一人得此称谓,一般都是以年龄为长来确立,除废长立幼以外 。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 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与摄政的权利,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2-22
儿臣、本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