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华夏族是怎么演变为汉族的?

如题所述

汉族的由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汉族”究竟是由哪些人组成,一直众说纷纭。


的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说法,有说是蒙古族的血裔、甚至有说是高加”(《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但是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确切。汉朝开始对外交往中,一直称为“汉人”,而不是“汉族”。

真正汉族形成应该经历以下下几个阶段:华夏族,以炎黄二帝两族为主的族民。因为居夏水而得名“夏族”,又曾以华山为中心而得名“华族”。后来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又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战争,终于融合为“华夏民族”。


经过夏、商、周(包括春秋战国)的战乱和迁徙,是民族得到较大范围的融合,华夏族的范围进一步加大。

真正的“汉族”是从元朝开始。在元朝直接管辖地区内,蒙古族人口因占极少数,蒙古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削弱汉族以及其它各民族人民的反抗意识,把全国各族人民分别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指原居住于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落,包括兀鲁、忙兀、克烈、札剌亦儿、塔塔儿、斡亦剌等部;

“色目人”主要指回回、畏兀儿、康里、阿速、秃八、唐兀、哈刺鲁、吐蕃等各族;“汉人”,是指原在金朝统治下的汉、契丹、女真、渤海、高丽及较早被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人;“南人”,指原居住于南宋境内的各民族人民;“南人”为最下等,因为这些地区最后被统一

后来为了与蒙古族对称,一般称“汉人”为“汉族”,元朝廷也习惯于此称呼,开始在一些正式的文件中用到“汉族”。“汉族”的称呼开始广为流传,并为大家所接受。

到明朝,取消了“南人”的等级和相应称谓,与“汉人”通称为“汉族”,形成了今天的“汉族”主体。“南人”绝大部分都是汉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0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华夏族是演变为汉族,自炎黄时期之后,中原地区一直以华夏自称,但是华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而是称谓,炎黄子孙,华夏后裔也成为如今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自称。  

真正的“汉族”始于元朝。在元朝直接管辖的地区,蒙古族人口很少。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削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抵抗意识,蒙古贵族把各民族人民分为四个层次:蒙古族、色目族、汉族和南族。-蒙古族”是指原来生活在沙漠北部和南部的蒙古族部落,包括乌卢、芒古、克里、扎西耶、鞋靶、汉夷次等;

“色目人”主要指回回、维吾尔、康利、阿塞、吐巴、唐武、哈塔卢、吐雷等少数民族;“汉族”是指晋朝统治下的四川、云南的汉族、契丹、女真、渤海、高丽等先民;“南人”是指南宋各民族的人;“南人”是最低的,因为这些地方最终统一了这个地区后来,为了与蒙古族对称,一般称之为“汉人”,元朝也曾使用过,并开始在一些公文中使用。“汉族”的称谓开始广泛流传,并为大家所接受。

明朝取消了“南人”的职级和称谓,“汉”俗称“汉”,形成了今天“汉”的主体。“南方人”大多是汉族。

华夏族,以炎黄二帝两族为主的族民。因为居夏水而得名“夏族”,又曾以华山为中心而得名“华族”。后来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又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战争,终于融合为“华夏民族”。

第2个回答  2019-09-17
华夏族,以炎黄二帝两族为主的族民。因为居夏水而得名“夏族”,又曾以华山为中心而得名“华族”。后来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又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战争,终于融合为“华夏民族”。
第3个回答  2019-09-18
华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而是称谓,炎黄子孙,华夏后裔也成为如今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自称。
第4个回答  2019-09-15
自炎黄时期之后,中原地区一直以华夏自称,但是华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而是称谓,炎黄子孙,华夏后裔也成为如今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的自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