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正好能培养他哪几种能力?

如题所述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儿童在0-4岁这一时期是对秩序最敏感的时期,因为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一旦孩子所熟悉的环境消失或遭到破坏,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孩子会遭受异常的痛苦、焦虑和恐惧,会出现大人口中所谓的“任性”、“无理取闹”、“强迫症”等症状。

在2-4岁期间,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表现得尤其明显。会因为秩序的破坏而不依不饶地哭闹、发脾气,会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执拗地要求恢复秩序,甚至要求一切都按秩序重新来过。

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通常会出现如下偏执到近乎苛刻的表现:

1、孩子表现在对物品摆放位置和顺序的执著

朋友的儿子丞丞现在三岁多,最近热衷于给物品排队,连阳台上的盆栽都必须整齐地排列成排,决不允许某一盆掉队或者出位。

家里面有很多玩具车,丞丞最喜欢的事是给玩具车排队,整齐有序地排成一列、两列或者三列,专注而且乐此不疲,有时候还邀请朋友一起玩,如果朋友把车头和车尾排列反了,或者稍微有一点没排列整齐,就会立刻遭到丞丞的反对,通常丞丞会等不及朋友改正,就一边炸毛,一边把玩具车排列整齐。

朋友感叹:完全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心好累,我也想原地爆炸好不好!

2、孩子表现在对生活习惯和事情发生顺序的执著

苗苗两岁多了,她奶奶抱怨苗苗最近要求极高,什么事都要按她的规矩来,否则就开始哭闹任性耍脾气。比如洗手时一定要自己开关水龙头,有一次,苗苗刚洗完手,爸爸顺手就关了水龙头,苗苗就开始又蹦又跳地哭闹,哭得涕泗横流、满脸通红,直到重新打开水龙头,诱哄着她关掉水龙头,这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才算收场。

苗苗在晚上刷牙的时候,一定要求爸爸先给漱口杯装水,然后妈妈帮她刷牙。如果顺序错了,又会开始一场哭闹。

3、孩子表现在对物品所有权的执著

在Leo两岁多的时候,爸爸拿妈妈的平板用一下,Leo大声喊道:“那是妈妈的平板,不能拿!”,爸爸说用完就还给妈妈,Leo急得跳脚大哭,爸爸无奈,只得还给妈妈,Leo还不忘继续教育爸爸:“那是妈妈的平板,你不能拿。”

孩子出现如上类似的行为,并非是没事找事、任性、脾气大、爱哭闹,而是秩序敏感期在 “作祟”。

家长如果没有正确应对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导致孩子的秩序感不能得到满足,会对孩子造成无法磨灭的负面影响:

①当孩子处于他认为的正确秩序环境中,他就会感到强烈的安全感,反之,就会出现焦虑、对抗的混乱情绪。

②家长通过权威去强行破坏孩子的秩序感,孩子的内心被否定,从而变得缺乏主见、懦弱自卑。

③孩子的秩序感遭到破坏,会形成错误的认知,造成思维混乱,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极大。

④规则意识和秩序感无法建立,无法养成好的习惯,也谈不上遵守规则。

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的正确做法是这样的:

①耐心地观察和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尊重、包容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切忌蛮横镇压。

②花时间满足孩子合理的“执拗”,无法满足时可以变通(比如转移注意力、拥抱等),必要的安抚技巧一定要具备。

③家长需有自律意识,维持良性有序的时间和空间环境。

事实上,聪明的家长,从来不会因为孩子在敏感期出现的各种小烦恼而苦恼,而是善于利用孩子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十分关键的时期,家长需好好把握,如果能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进行正确的引导,改掉以前的坏习惯,利用孩子的秩序感培养好的习惯和各种能力,久而久之,习惯养成自然,智力和专注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这才是真正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在秩序敏感期,我们可以具体培养孩子的如下能力和习惯:

一、培养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表现在有条理,会分析,思路清晰,遇事有解决方法。

重点在于,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在孩子的一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学习力和工作能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逻辑思维能力如此重要,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得到提升的。而且,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对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般在3-4岁时,孩子开始喜欢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开始进入逻辑思维敏感期,家长需要有耐心地解释这一因果逻辑,遇到自己不懂的千万不要敷衍,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查阅资料找到答案后再告诉他。


从3岁开始,可以尝试引导和陪伴孩子玩“逻辑狗”,一来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来可以检测孩子认知的薄弱项并进行强化。在德国,“逻辑狗”一直号称是畅销50年的经典逻辑启蒙教材,一般用作幼儿园和小学的课堂教具。近些年,中国也有部分幼儿园也开始兴起“逻辑狗”教材。

日常中,家长还可以多陪孩子玩数字类游戏、走迷宫、下棋、搭积木、玩魔方等,让孩子在玩乐中培养出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智力,为孩子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保护和培养专注力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说道: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可见,专注力决定了知识的吸收能力。家长一定要注意对专注力进行保护和培养:

①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会要求所处的环境是有序的,这样有助于专注力的养成。家长也要做到自律,为孩子提供有序的环境。

②当孩子专注于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之时,我们做到安静地陪伴,不做打扰,保护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孩子专注地给物品排队时,我们只需要做到不打扰就好,不要一会儿让孩子喝水,一会儿又诱惑孩子玩其他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0
培养孩子爱整理的习惯 ;培养孩子遵守规则 ;培养孩子的思维和智力 ;
第2个回答  2021-01-10
敏感期的孩子可以培养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这是一种职场上的技能,如果运用的比较好的话,那么自己的事业也会更加平坦。
第3个回答  2021-01-10
我觉得是在于对物品放的位置的排序,还有就是习惯,还有就是对物品的所有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