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实事求是地看待父母

一个人是否真正成年,看的是心理成熟度,其中重要一点是是否学会实事求是地看待父母。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天和地,依赖父母是孩子的本能;长大后我们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但又有多少人能说自己已经真正成年,从心理上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

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交给父母决断,这是孝顺吗?反抗父母的指挥,这是叛逆吗?实事求是是做人做事的法宝,但要实事求是地看待父母真得很难。

书里的“有毒”父母有不作为型、操控型、酗酒型、虐待型等等,普通人的我们有着普通人的安稳,可能少有遇到极端的行为,但没有人是完美的,客观看待父母,是成长之路上的重要修行。有多少人在父母的不断埋怨中丢失了走向心理独立的勇气?

突破自我,奔向自由和幸福

我重点翻了翻后面半部分内容,苏珊·福沃德写得非常接地气,非心理专业人士都可以看懂,也很靠近内心。

“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任的人,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人们在情感受到威胁或攻击的时候往往反应最为敏感,一触即发。这种敏感反应会出现在他们的每一段关系中——与恋人、与上司、与孩子或与朋友。但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这种反应最为强烈。”

“如果不能认清主要的责任方,你就会一辈子把这个重担背负在自己的肩膀上。如果你一直因此而责怪自己,你的内心就会永远充满耻辱和自我憎恶,你就会不停地惩罚自己。”

如何认清责任、克服恐惧、突破自我,奔向自由和幸福是《原生家庭》后半部分的内容主旨,要点很多,我分享书中一个小技巧。

如何有效管理愤怒。

1. 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愤怒意味着你需要做出改变。

2. 表达出你的愤怒。比如用力捶打枕头;对着惹你生气的人的照片大吼大叫;独自在车里或在家里时,假装和生气的对象说话;和你信任的人聊聊你有多生气——你不必为发泄愤怒去暴力伤害或言语侮辱任何人,但为了自己的身体和积极应对愤怒,你必须要发泄出怒火。

3. 增加运动量。将愤怒转化为运动可以帮助你释放出内心的紧张情绪。

4. 不要让愤怒加深你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请你大声说:“我很生气。我有权利生气。这样的感觉既没有错,也没有使我变得卑劣!”

5. 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愤怒可以帮助你认清自己在亲子关系中愿意接受什么,不愿意接受什么,帮助你定义自己的边界和极限。

愤怒是人对于不公正待遇的一种正常反应,悲伤、痛苦等情绪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正常反应,正确认知它们,学会应对它们是我们突破自我,走向成长的必修课吧。

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并不是那么简单,但当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看待父母,处理好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和父母的关系,或许我们的小家庭,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这是《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带给我的最大启示。
相似回答